天天看点

半岛记者受邀参加青岛市卫健委宣传教育培训班

作者: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爱科

作为一名有着8年医疗口跑口经验的行业记者,12月7日,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社健康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鑫鑫受邀参加了青岛市卫健委宣传处组织的宣传教育培训班,会上,她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带来了《医疗新闻的采写技巧》的讲座,干货满满。她说,8年来,自己在跑口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借此机会把自身最真实的经历和最真切的感悟浓缩成最精华的东西拿出来分享,与大家共勉。

半岛记者受邀参加青岛市卫健委宣传教育培训班

“医疗新闻是重要的民生新闻,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素来是社会热点,也是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开篇,王鑫鑫就强调了医疗新闻的重要性,鉴于此,如何写好写活医疗新闻就成了摆在医疗战线宣传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要注意医疗行业专业性强、难点多、矛盾多的特点,更要把握好报道的尺度,谨言慎行,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多提供有温度、有人性、有态度的医疗新闻。

半岛记者受邀参加青岛市卫健委宣传教育培训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她引用美国新闻学家奈尔文.曼切尔的经典名句,结合自身多年的跑口经历,分别从处处留心“扒”新闻、日常积累“取”新闻和及时反馈“抢”新闻这3个方面,采用理论支撑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告知大家如何挖掘医疗新闻素材,让原本晦涩干硬的知识传达变得通俗易懂、活泼生硬。她提出“每个医院都是一座新闻资源的富矿,千万不要身在宝山不知宝,新闻敏感则是治疗‘身在宝山不知宝’的良药。除了医院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外,每一个医生和护士也都可以成为那个优秀的采矿人。”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半岛记者受邀参加青岛市卫健委宣传教育培训班

讲座过程中,她引经据典,“新闻姓‘新’,明天的新闻是金子,今天的新闻是银子,昨天的新闻是垃圾。”、“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作为优秀的采矿人,要想淘到‘真金’,必须睁开“新闻眼”“要做一个消息灵通人士,一个24小时开启的雷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医疗记者不仅要做‘翻译家’,还要擅做'故事家’让‘冷医学’变成‘暖故事。’……在具体写好一篇医疗新闻稿件的环节,她现场讲解起“的”“得”“地”的区别和用法,听课人员直言“被戳中痛处”“脸都红了”“仿佛说的就是自己”。讲座最后,她向各位传达,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已经从一张报纸转型成全媒体矩阵,也希望医护人员尝试转型,主动面对镜头,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众传达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