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小伙伴们

你们知道渔洋山人王士禛吗?

他以超群才华和不朽的作品

名闻天下

大明湖东南岸的秋柳园

也是为了纪念他而建

关于他和秋柳园的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摄影:王琴

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济南府新城县(令山东桓台)人。

王士禛出生于一个世代簪缨之家。曾祖父王之垣,曾为明户部左侍郎,著有《历仕录》等。祖父王象晋,曾为明浙江右布政使。

王士禛六七岁时入乡塾,学诵唐诗并开始写诗,其诗才已有显露。15岁时,写了不少诗篇,编成《落笺堂初稿》。17岁参加县、府、道童子试,皆名列第一,被誉为“神童”。清顺治八年(1651),赴乡试中举。顺治十五年(1658)赴京参加殿试,居进士二甲。

王士禛是著名的神韵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强调诗文创作的兴到神会和含蓄,以清、淡、闲、远的韵致作为诗歌的最高境界。他主张诗歌“天然不可凑泊”,“洒脱自然,别有情致"而不落俗套。

王士禛的四首《秋柳》诗,一向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全诗借秋柳的衰色为触机,以委婉的笔调,巧妙用典,感慨盛衰无常,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摄影:王啸

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

著名的《秋柳四首》其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晩烟痕。

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秋柳》诗问世后,一时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名士如顾亭林、徐夜等都汇集到王士禛这里。后来,济南的文人雅士在王士禛读书的明湖畔成立“秋柳诗社”,修建馆舍。

园内柳丝依依,小溪潺潺,虹桥卧波,荷香四溢,文人学士往往来此聚会,观柳赏荷,即兴赋诗,挥笔联句,步韵倡和,号为秋柳园。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岁月流逝,秋柳园逐渐湮没。景区扩建后,秋柳园得以复建。

新建的秋柳园是一处小型居室与轩、榭、连廊构成的园林庭式半围合空间院落。

来到园里,只见一尊铜像立在大门右侧,清代男性装扮,右手举起笔,左手拿书本,貌似在沉吟作诗。

大门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门上悬挂着由何绍基书写的“秋柳园”大字匾额,左、右楹联为季羡林书清朝钱名世送王士禛的对联:“尚书天北斗,司寇鲁东家”。

进秋柳园大门,但见佳木葱茏,小桥流水,两侧游廊上雕刻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王士禛的诗词。二楼上有“秋柳诗社”横匾,对联为“交流唱和秋柳园,切磋推敲历山下”,皆为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进得一楼大厅,迎门处为一木制屏风,上有一浅浮雕画像,画像中的王士禛身着长袍,左手持书,长髯飘洒,相貌端庄。

画像两侧为王士禛草书联:“名须后世称方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厅内四周摆放有博古架、玻璃展柜,陈列有王士禛生前所用物品的复制品。右侧为木雕王士禛的《秋柳》诗四章,为欧阳中石先生所书。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些陈列品的展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青石板作纸,杨柳枝为毫,明湖水泼墨,秋柳诗成行”的风情。

站在这座清静、古朴、别致的院落,呼吸神韵天然的气息,仿佛可以荡涤自己的心灵。

济南,是无数名士们冥思苦索的家园。他们留给这座城市的经典文化和风气,也滋养了一代代济南人,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厚重而更充满生机!

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因他而建,充满了诗情画意

初冬时节,让我们一起走进秋柳园和秋柳诗社,走进诗情画意的世界。

来源: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