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莫让理所当然的心态,演变成罪恶

作者:悠悠子民

亲情,本应是人们最应珍惜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被种种邪念所扭曲。理所当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是不是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已经能够自食其力的儿女,仍然认为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而父母花他们的钱就不应该了。

在这种扭曲心态的支配下,逐步淡化或丧失了亲情,伤了父母的心,兄弟姐妹之间因此而争斗的事而时有发生。

有一家父母,把自己积蓄的10万块钱,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父母本以为会各自心满意足,可万万没有想到,却惹恼了二儿媳。她认为自家的经济收入不如哥嫂,自家应多分两万。气得公爹生了一场病。

有一位国家公职人员,拿着较高的工资,他孙子、孙女的上学及一切花费,当爷爷的全包了。他看女儿家境也不宽裕,就给外孙也交了一次学费。可被儿媳知道后,就大吵大闹,非要把钱要回来不可。因为在她心里,嫁出去的闺女,就成了外人。公公的钱只能给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儿。试想,这样的公公,即使工资再高,能幸福快乐吗?

我们这儿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儿。一位老人刚把打工挣的两万块钱分给两个儿子,就得了病,可手里已没有了钱。再问儿子要钱,分文不给。这老人家连病带气,不到一个月,含恨而去。

老人能干时,儿女、儿媳想着老人的钱,这也说得过去。可有一些儿女、儿媳,明知父母、公婆没有了收入,还惦记着老人那百十块钱的养老补助金。

他们住着漂亮的小洋楼,开着小轿车,银行里有大额的存款,而父母在低矮的小屋里艰难度日,他们不仅心安理得,还时不时拿去父母、公婆牙缝里挤出的零花钱。如果不给,就恶语相向。

老人被榨干了,再也挤不出油水、步入贫病交加境地时,有的儿子、儿媳就不再过问。可当老人病逝后,就争着要埋葬了,因为可以最后再赚一笔。令人可笑的是,他们在葬礼上装模作样地嚎啕大哭,把一个孝子贤孙、孝顺儿媳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

这些心灵扭曲的人,已经坠入了罪恶的深渊,可他们是否想到,这种罪恶已经传承了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同样的下场。

这些人虽占少数,可对中华文明的玷污,不容小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