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史上真有其人吗?真正的东川王是谁?

作者:萧郎说野史
《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史上真有其人吗?真正的东川王是谁?

巜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

热播剧《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历史上真有其人吗?真正的东川王其实另有其人?

近日,《风起洛阳》正在网络热播,观众好评如潮,但在豆瓣评分却一败涂地,该剧是一部古装悬疑片,故事发生在武周时期(武则天所建之周朝),一群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人,为了共同追寻一桩血案真相,而上演了又一场血风腥雨。

在《风起洛阳》里,有两个身着黑衣戴着面具的人物角色。一个是男主角高秉烛的死敌,另外一个是联昉的主人,此人藏头露尾,看不出是正是邪。这个神秘人物就是剧中极力塑造的东川王。

东川王是谁?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据剧情显示,东川王是圣人武则天的孙子,我看后不禁大跌眼睛。

如果只是将这部电视当作文艺作品,虚构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追寻他的历史背景,那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武则天所建之周朝,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武则天这个人物,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故史家对她的记载,也是较详尽的。

《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史上真有其人吗?真正的东川王是谁?

翻遍中国古代史,还真没有一个叫东川王的,更不要说武则天的孙子了。据《全唐文》载,武则天共生了4个儿子,2个女儿,亲孙子共14人。

其中,长子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 唐睿宗李旦。女儿分别是安定思公主和太平公主李令月。

她的14个孙子分别是:

李隆基,李旦的第三子,史称唐明皇,庙号玄宗。

李光顺,李贤的长子,天授年间被封为安乐郡王,不久被诛杀,没有子孙。

李守礼,李贤的次子,本名李光仁,垂拱初年授予太子冼马,封嗣雍王。睿宗时期晋封为邠王,玄宗时期被李隆基逼令自杀,陪葬于乾陵。

李守义,李贤的第三子,被封为永安郡王,不久莫名其妙病死,也没有子孙。

李光顺,李贤的第四子,大授中被封为安乐郡王,不久就被杀了。

李重润,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原名李重照,为避武则天讳,改名李重润,先被立为太子,后与其父亲唐中宗李显一起被废。701年,因与异母妹妹、妹夫武延基等议论武则天的私生活,被武则天仗杀。

李重福,李显次子,初被封为唐昌王,705年封谯王。710年,李重福被迫起兵造反,事败后投水自杀,年仅31岁。

李重俊,李显的第三子,初被封为义兴郡王,后改封卫王,706年立为太子。后因受排挤李重俊,忿而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造反,杀了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崇训、公爹武三思,在进攻皇宫时失败,逃往终南山后被部下所杀。

李重茂,李显的第四子,初被封为温王。710年5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立16岁的李重茂为太子。三天后登基,改年号为“唐隆”,时年16岁,史称唐殇帝,又称唐少帝。随后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起兵杀韦太后、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李旦复位,废黜李重茂,恢复其温王爵位,并被幽禁而死。

李宪,原名李成器,唐睿宗的嫡长子,因皇位让于其弟玄宗,史称让皇帝,封宁王。

李撝,又名李成义,睿宗的第二子,史称惠庄太子,睿宗复位时做过一个月太子。李隆基架空父亲皇权后,勒令其自杀,年仅27岁。

李范,睿宗的第四子,始名李隆范,初封为郑王,改封卫,后封为岐王。

李立业,原名李隆业,唐睿宗李旦的第五子,原名李隆业,始被封为赵王,后降封为中山王,既而进封为薛王。

李隆悌,唐睿宗李旦的第六子,始被封为汝南王,后被封为隋王。

纵观武则天子孙辈中,无任何人被封为东川王,可见,《风起洛阳》纯属虚构,无需当作历史剧来看。

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东川王,朝鲜历史上却有一个真正的东川王,其在朝鲜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风起洛阳》里的东川王,史上真有其人吗?真正的东川王是谁?

高句丽东川王位宫

这个东川王名叫位宫。

位宫出生不详,死于公元248年,是朝鲜高句丽朝的第11位王。他原名优位居,小名郊彘,山上王延优之子。位宫于公元227 年继大王位,继位后,他先稳定各个部落后,又分别与魏、东吴建立了联系。他在位期间,多次派兵进攻辽东。公元242年,他又派兵攻破辽东西的九连城,从而引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魏正始五-七年(244~246 年),魏国两次派兵征伐高句丽,攻入丸都山城,焚毁了城郭,致使高句丽元气大伤,以至数十年时间,无力向辽东扩张,东北因此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公元248年秋九月,位宫去世,谥号东川王,亦称东壤王。位宫在位22年,对内施行仁政,老百姓对其非常爱戴,很多近臣想自杀殉葬,继承者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在出葬那天,还是有很多人自杀殉葬。

这就是真正的仁者东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