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O-F4249之下的O-MF712疑似毛叔郑家族的父系Y

作者:晋城钟

周文王第九子毛叔郑被封为毛国,西周时在陕西扶风,春秋时迁到河南宜阳。西周时期,毛国有三位见于记载的名人,初封国君为毛叔郑,周穆王时攻打犬戎的毛公班,毛公班还参加了周穆王的西游。第三个是毛公鼎的主人毛公公式。毛公鼎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院,铭文记载的是周天子发给毛公公式的文告,文告称周天子任命毛公担任卿士,统领周王朝的两大官僚集团:卿事寮和内史寮,毛公一族还担任周天子的禁卫部队。周平王东迁后,毛国迁到了今河南宜阳一带,仍是周王室的畿内封国。公元前626年,鲁文公登基,周天子派毛伯卫赐命文公,八年后周襄去世,毛伯卫到鲁国索黄铜。公元前594年,毛伯卫和周大夫孙苏召戴公争政,被王子捷杀死,继承者是毛伯过,20年之后他被族人毛得所杀,毛得篡位后随王子朝流落楚地(如今形成以湖北、浙江为中心的南支),河南的毛国被周敬王吞并(留在河南的毛国国人形成以河南为中心的北支)。

O-F4249之下的O-MF712疑似毛叔郑家族的父系Y

毛叔郑的后裔以国为姓“毛”,以祖名为姓“郑”。在北支0- MF12642“郑”“毛”同框,在南支O-MF707“郑”“毛”同框。在南支0-MF351有赣鄂柯氏家族,MF351是一个分化于中唐时期(距今1220年)的支系,先是分成了2支,所选多4个柯氏家族以及江西瑞昌的1例样本,全部归属MF35这个下游。在南方有柯山毛氏不知是否与柯氏有关,从时间上说柯姓自然不是原始姓。

O-F4249之下的O-MF712疑似毛叔郑家族的父系Y

毛叔郑家族北支主要分布在河南

O-F4249之下的O-MF712疑似毛叔郑家族的父系Y

毛叔郑家族南支主要分布在湖北

坐落在陕西岐山东30公里处的毛毛寺与佛祖胜地法门寺相隔于七星河,附近的毛家庄得名于毛毛寺。

留在陕西的毛叔郑后人以国为氏,就形成于陕西岐山的毛氏,秦灭周之际,毛氏家族遭劫,四处远逃,流落到全国各地(如现甘肃天水毛家庄,周至的毛家西沟曾找回老家),如今居住在毛毛寺附近的毛家庄的大部分人便是隐名埋姓为杨姓毛叔郑后人,明朝时期从山西迁回老家祀祖至今。在O-MF35有一例陕西西安杨姓,不知是否与之有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