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后,彭老总隐居幕后不问事实,只如同一名乡下老农一般耕田种地,过着与世无争的清闲日子。看着自己的丈夫每日闲赋在家,妻子浦安修多次劝说过,为此夫妻两人还时常争吵。对此,彭老总只是无奈摇头,照常过着农耕养鱼的生活,曾经指挥千军万马,意气风发的大元帅,就如同老农一样过着普通简单的生活。

1965年9月,北京市市长彭真的突然到访,打破了这位老总的清闲生活。那时候,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张,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开始着手建设大三线,当时中央考虑到彭老总这么一名大功臣一直闲赋在家,所有决定由他担任副总指挥,这才便有了彭真来拜访的一幕。
面对彭真带来的任命,彭老总思考片刻后婉拒到:“我已经很久没有执政了,突然让我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肯定不能服众,而且,让我打仗基层干活我是一把好手,但是搞工业建设我完完全全的是一个外行。”两人聊了很久,面对彭真一直的劝说和思想工作,最后彭老总说了一句话“不见主席,我哪里也不去。”只是他没想到,中央此次的任命是如此的坚决,不久后他就如愿见到了毛主席。
与毛主席见面时,旁边还有刘少奇、邓公等人,毛主席先是认真给他认真分析利害。彭老总听后,还是执意说,不适合搞工业建设,说话没人听,不能服众,更愿意去边疆搞农业。见状毛主席说到:“组织让你去,你肯定能做这件事,这是党的政策,要是谁不服你,让他直接过来找我。”
就这样,彭老总收拾行李,根据组织的安排,前去赴任。彭老总上任的是第三副主任,也就是说,上面还有主任,第一、二副主任,这三人分别是谁呢?
主任李井泉
李井泉要比彭老总小十一岁,虽然年纪小,但是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17岁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组织南昌起义,21岁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几个师的政委,其中就包括红三军团,可以说是彭老总的老部下了。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四川省委书记、西南局书记,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因为本身常年在西南工作,对当地情况了解,加上经验和资历都足够,多方考虑,任命他为大三线主任。
第一副主任程子华
1905年出生的程子华,是一名带兵打仗的好手,黄埔军校毕业,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指挥红二十五军单独北上长征,并且率先到达陕北。之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大小小战役,逐渐成为了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名将。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商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等,成为了经济建设领域的专家,正是如此才会被委以重任,为大三线第一副主任。
第二副主任阎秀峰
与其他几位负责人相比,阎秀峰的履历可能不是那么光彩,但是他本人一直都负责地方治理,本人最为擅长的是政治思想传播,抗日战争期间其主要工作就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四川地区工作,对西南地区比较熟悉,所以被任命为大三线第二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