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作者:多臻贵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诛杀周幽王,虢公翰拥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周携王,申侯则拥立外孙姬宜臼为周平王,战后残破镐京、犬戎频繁袭扰、携王联络诸侯等因素叠加,迫使周平王迁都成周洛邑,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孔子将鲁国史料所载修订为《春秋》。

周王室衰落威权不再,诸侯国因利益发动战争,期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相继崛起被周王封为“方伯”("伯"谐音“霸”),为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毫无争议?为何越王勾践不如宋襄公?笔者带您共同梳理。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春秋五霸

《史记·索隐》与《荀子·王霸》均认可齐桓公、晋文公与楚庄王三人的霸主身份,最实至名归的霸主当属楚庄王。

西周取代商朝,楚国作为商朝属国不愿臣服周朝而南迁,庇护周公旦被周王室册封子爵坚辞不受,坐拥矿脉使周昭王与周厉王皆遣兵征伐,楚国自熊渠继位趁势吞并江南方伯鄂国,楚武王消除权与濮国威胁拓展江汉霸权,楚文王灭国设县巩固王权疆域抵近中原,楚成王击败宋襄公城濮虽败但元气未伤,楚穆王平息贵族叛乱强化江淮地区统治。

二百余年间楚国君王勤政具有开拓精神,给楚庄王留下强盛的国家与进取的态势,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伍举、苏从等忠直能臣,楚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臻于鼎盛,“北林之战”与“邲之战”楚国两次战胜晋国,灭萧伐宋饮马黄河更向周王室询问鼎重,楚庄王"绝缨之宴"能保全部将颜面可谓睿智,楚庄王“奢侈葬马”接受臣工劝谏亦美谈从善。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楚庄王

周成王幼年继位与弟弟姬虞嬉闹,周成王"桐叶封弟"赐姬虞唐地,叔父受封时有商朝遗民为资本,姬虞唐国动荡穷困受戎狄威胁,周王室鞭长莫及唯有徙居晋水,百年缓慢发展仅跻身二流诸侯,春秋初年姬成师获封大城曲沃,晋国为争夺正统内战长达67年,国民疲敝却也锤炼强悍战斗力,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惠公抵御秦国提升晋国威望。

从“曲沃代晋”到晋文公继位仅42年,晋国疆域扩充近20倍人口约10倍,民族矛盾与生产差异问题尚待解决,幸得狐偃、先轸、赵衰等贤臣辅佐,晋国府库充实使战争创伤迅速弥合,安抚并监管精壮增建三军设置六卿,“城濮之战”晋国施展外交联合秦与齐,“退避三舍”掌握主动权也能从容撤离,晋文公践土会盟得到周天子与齐、宋等诸侯认可。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春秋初年疆域

姜子牙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取代商朝,周成王是其女姜氏所诞育的血亲外孙,功勋与姻亲得以受封东海之滨的齐国,西周初年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商朝部众瓜分殆尽鲁与燕在联合监督,齐国在西周艰难开拓齐哀公却被烹杀,春秋初年凭借64年夯实国势齐国崛起,齐僖公抗戎狄主持会盟平息诸侯纷争,齐襄公暴虐却灭纪讨卫发展国内经济。

齐桓公赦免追杀拦截的管仲任命为相,重用恩师鲍叔牙和贵族高傒辅佐改革,信守承诺归还鲁国汶阳信义名扬天下,帮刑国与卫国复国助燕国抗击孤竹国,燕庄公相送至齐境割地而不违背礼制,“召陵会盟”迫使楚国以臣礼向周朝纳贡等,齐桓公彰显“公义”坐收实利,“九合诸侯”外交化解争端发挥齐国经济优势,“尊王攘夷”诸侯为藩屏保障齐国稳定。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齐桓公

周太王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建立吴国,千余部落导致吴经济与文化相对滞后,但艰苦环境加之数百年发展军事强盛,吴王寿梦起便千里攻打山东半岛郯国,原楚国大夫巫臣向晋国献计扶持吴国,吴王诸樊攻伐楚国互有胜负夺取淮南,吴王余祭联结齐国挫败楚国发展经济,吴王僚“鸡父之战”击败楚国北伐陈与蔡,吴王阖闾携孙武“柏举之战”破楚国郢都。

吴王阖闾伤重期间为夫差继位做铺垫,楚国复国元气大伤志在晋国争霸中原,齐国卿士相争田氏窃取王权罢兵止战,吴王夫差“夫椒之战”重创越国迫使臣服,“艾陵之战”全歼十万齐军攻略淮河以北,讨伐鲁国并迫使卫国等“橐皋盟会”称霸,“黄池会盟”得周王褒奖与晋国共掌霸权,盛极而衰越国勾践偷袭吴国遭逢天灾,夫差不愿流放甬东自刎身亡吴国灭亡。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春秋吴国疆域

秦非子善于养马获封秦地为周朝附庸,平王东迁洛邑诸侯观望独秦襄公护卫,加封秦为诸侯准许秦国自取宗周故地,聚拢民众抵御抗戎族百年才站稳脚跟,秦宪公逝世引王位纷争跌宕数年稳定,秦德公修雍城重视农耕意在向东发展,秦宣公凭借剽悍骑兵拉开与晋国战争,秦成公迫使梁国与芮国定期遣使纳贡,谨慎地试探触碰周礼与晋国的最底线。

秦穆公迎娶晋献公女与晋国利益捆绑,从中原引贤良以百里奚、蹇叔等治国,相继联姻晋惠公与晋文公并继承君位,“韩之战”秦军取胜俘获晋惠公夺取数城,趁势灭亡梁国、芮国及滑国等势力倍增,随着“城濮之战”晋国奠定霸业诸侯服从,而秦国"崤之战"与"彭衙之战"损兵折将,秦穆公理智将战略转向西方巩固关中,辟地千里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秦穆公

商朝“牧野之战”惨败以纣王自焚灭亡,商朝六百年底蕴民心与军事实力仍在,周武王册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为诸侯,“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封微子启建立宋国,宋国爵为公被尊为"三恪"之一疆域广袤,宋殇公与郑国常年征战引起民众怨恨,宋庄公贪财昏聩插手卫国与郑国内政,宋桓公响应齐桓公盟会诸侯名利双收,安定周王室使宋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

宋襄公仁义之名传到霸主齐桓公耳中,“葵丘之会”宋襄公受嘱托照顾太子昭,齐桓公病逝诸子攻伐宋襄公践行诺言,率卫、曹、邾兵马立公子昭为齐孝公,宋襄公竭力维护邾、曹等盟友的利益,“鹿上会盟”宋襄公擅居主位得罪楚成王,“盂地会盟”被楚成王俘获趁势攻打宋国,“泓之战”宋襄公坚持信义被楚国所击败,齐孝公发兵围困宋国缗邑霸业彻底落空。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宋襄公

越国自称夏朝禹帝的后裔已无法考证,春秋中期晋国扶持吴国钳制楚国扩张,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楚国欲扶持越国,越国“檇李之战”损伤惨重被迫缔结盟约,于是出现约公元前514年范蠡抵达越国,公元前511年邀其友江陵人文种赴越国,且越国得到楚国大量军事与物资援助,越国国家机制完善迅速崛起与吴争锋,越王允常趁吴国伐楚攻吴国凯旋而归。

越王勾践倾国之兵攻吴国却遭遇惨败,执行文种“生聚”与范蠡“荒废国政”之策,趁吴王夫差会盟黄池率五万精兵袭吴,越国灭吴很大程度依赖吴国天灾缺粮,勾践迁都琅琊旨在强化控制淮河流域,越国府库空虚而吴国宫室皆毁于战火,淮河流域膏腴之地被齐楚等觊觎良久,勾践借灭吴之威招摇北上与诸侯会盟,退还吴国所侵占齐楚鲁宋数百里疆域。

春秋五霸:觉得宋襄公最名不符实?其实越王勾践更不堪

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有诸多说法,但楚庄王、晋文公与齐桓公没有争议,他们确立国家发展和历史趋势,而吴王夫差和秦穆公确实独霸一方,至于宋襄公与越王勾践更像历史交接的人物,宋襄公是齐-楚-晋霸权的过渡,而越王勾践是吴-越-楚融合的转折,越王勾践徒有霸主之名,远非晋国和楚国的对手,较之宋襄公还略名不符实。

参考文献:《史记》《国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