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海泉:公司被强制执行2115万,另有原因

陈羽凡吸毒了,胡海泉却一直在投资上健康发展!因为副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媒体、粉丝还调侃胡海泉是圈内的“隐形富豪”。网友之所以这么说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翻看胡海泉的社交平台,他日常生活尽显奢华,不仅穿着体面气派,还有劳力士手表傍身。

商业游戏规则是最为现实的,投资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如果明星眼里只有投入和回报两项,却忽视了其风险,尤其是寄希望于知名度通吃,连基本的专业投资知识和能力都不具备,其忽视市场逻辑的行为必然会被惩罚。

11月28日,歌手陈羽凡(真名陈涛)因吸毒、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一石激起千层浪,羽泉组合的演艺事业前途不明,陈羽凡个人持股的多家公司也或受影响。根据工商资料,陈羽凡投资的企业共20家,覆盖娱乐、投资、商贸、餐饮、科技、物流等多个行业,认缴出资共计3476.24万元。其中艾洛维和自在传媒已经登陆新三板,北京巨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匠文化)也在准备挂牌新三板。

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巨匠文化披露了公司对个别艺人构成重大依赖的风险,“2016年度、2017年度,公司向旗下艺人胡海泉、陈羽凡(陈涛)合计采购金额占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在80.82%、79.55%……一旦公司艺人胡海泉、陈羽凡(陈涛)业务产生不确定性,将会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胡海泉:公司被强制执行2115万,另有原因

据了解,海泉基金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以来就专注消费领域。据海泉基金在2019年年底披露的数据,彼时海泉基金已孵化投资了近40家新、奇、特消费升级产品企业,包括九号机器人、趣睡科技、铜师傅、洒哇地咔、狗尾草公子小白、朗菲电器、即品智能等,18年孵化投资企业全部销售额达250亿,19年双11当天销售额达4.58亿。

此外,海泉基金还于2019年在小家电之乡慈溪成立聚匠孵化器,2020年在电商之都杭州设立直播机构聚匠星辰。值得一提的是,胡海泉名下并非只有海泉基金一家投资机构。2017年,胡海泉作为大股东、陈涛(陈羽凡)持股15%的北京就是巨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匠投资”),还曾投资李佳琦的MCN公司美腕。

胡海泉:公司被强制执行2115万,另有原因

今年2月,胡海泉曾表示,做早期投资其实就是要做更早期的判断,判断经济发展趋势、各个产业的周期,以及下一个投资的风口,“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自媒体,自媒体的崛起跟过去的中心式分发的媒体有巨大的差别,它对于用户的黏性、交互性,包括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都跟过往的媒体完全不一样。在自媒体会崛起很多达人,我觉得崛起的达人们除了成为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更可以成为很多品牌的助推者和孵化者,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早年投美腕的时候,其实还是一个更模糊的理解。我这几年一直也在更新和学习,对自媒体尤其自媒体商业化有了更深的认知。”

纵观明星跨界投资风潮,经历过两个阶段。最初,不少明星是将自己在演艺圈所挣的钱,用于投资生活服务类领域,比如进军餐饮、服装等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与明星自身的品牌关联度较高。偶像明星青睐于时尚服装行业,希望通过自身的“潮牌”形象引导更多粉丝购买旗下服装。其他类型的明星则看中餐饮、娱乐等行业的高频消费、现金流充裕等特性,通过自身知名度的传播效应,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社会聚焦,为企业获得足够的用户流量。

胡海泉:公司被强制执行2115万,另有原因

而近几年来,明星跨界投资进入更“高级”的资本市场领域,尤其是影视业这两年大火,不少上市公司瞄准其风口效应,吸引明星入股或者高价收购其工作室、企业等,实现股价飞涨的双赢效果。一大批明星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甚至董事,有的明星干脆更进一步,做起了投资基金,力图完成财富短期内成倍级增长的“事业”。

不要被明星经济的光环所迷惑,尤其是当下中国演艺圈正经历政府监管强化、社会评价体系升级等系列拐点,明星经济“是个星就能赚大钱”的黄金时代或已过去,明星本人也好,合作伙伴及投资机构也罢,都需要更加恪守社会、市场所认同的基本规则,比如个人品行、无论是演艺主业还是涉足其他行业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等,否则就会最终承受相应的苦果。

胡海泉:公司被强制执行2115万,另有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