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作者:博学糯米v

胄出殷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孔子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多有名德。十世祖弗父何把君王之位让给了厉公,弗父何及子孙则世为宋卿。弗父何之孙正考父历事三朝,辅佐戴公、武公和宣公,温和恭谨。正考父之子孔父嘉是宋国的贤大夫,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孙降为士,以孔为姓,迁至鲁地陬邑生活。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睪夷,睪夷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尼丘诞圣

叔梁纥的妻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妾室虽然为他生了儿子孟皮,却患有足疾。后来叔梁纥与本地望族颜氏结姻,娶了颜氏小女儿颜徵在,颜徵在就是孔子的母亲。相传孔子出生时头顶凹陷,又因叔梁纥与颜徵在曾在尼丘山求子,故取名为“丘”,字“仲尼”。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尼山致祷

移居阙里

孔子三岁丧父,母亲颜徵在带着孔子移居阙里,定居下来。孔子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母亲。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孔子资性非凡,幼时“常陈俎豆,设礼容”。颜徵在去世后,孔子把母亲装殓在五父之衢,后又迁往防山,与父亲合葬一处。鲁昭公九年(前533),孔子十九岁,迎娶了宋人丌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赐鲤鱼表示祝贺,为感念国君赏赐,孔子遂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俎豆礼容

司寇相鲁

孔子曾经做过大贵族季氏家中的委吏,出纳粮食及财务全都算得准确。他还任过乘田,将牲畜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在阙里设坛讲学,在当时被公推为博物的君子。后来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这也招致了齐国大夫的嫉恨,于是他又回到鲁国。

当时的鲁国由季氏家臣阳虎把持朝政,阳虎僭越礼法,背离正道。孔子不满现实,遂退隐而修《书》《礼》《乐》,不久被鲁定公命为中都宰,鲁国大治。又升至司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使齐国归还了鲁国被侵占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代行宰相之事,不久,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器不雕伪。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周游列国

齐国惧怕鲁国强大,向鲁国赠送女乐文马。鲁定公沉溺女乐,不问朝政,对大夫们也缺乏礼数。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于是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得重用。十四年后,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近七十的孔子被季康子迎回鲁国。孔子没有谋求仕途,开始整理删订“六经”。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去鲁图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子见南子图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问津图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楚王使聘礼图

歌山而殁

孔子回到鲁国后,孔鲤、颜回相继去世。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去世。孔子大病一场,子贡前来拜见。孔子在门外拄着拐杖,因叹而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他对子贡倾诉天下无道,却没有人遵循他的学说。孔子梦见自己像祖先殷商人那样,死后在厅堂的两柱之间停棺,预感到来日无多,七天后,溘然长逝,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滨。孔子的弟子们为他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大家互相拱手辞别,惟有子贡在墓旁的茅庐中,又守孝三年才肯离去。孔子的弟子和鲁国的百姓又在孔子墓地附近构筑房屋作为居所,称为“孔里”,每年都对孔子进行祭祀。孔子生前旧居也被改为孔庙,他的衣冠和使用过的书籍、古琴、马车也被留存了下来。

圣人足迹孔子世家①

子贡庐墓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