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作者:宋亚群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油画《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在军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人民武装从此诞生,军史的第一页掀开了!

南昌起义在军事上是失败的,最后只有800人的余部被朱德和陈毅带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但这次起义的意义极其重大,人民武装和人民军队正式诞生,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打响,起义的很多领导者和参与者后来都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27年的南昌起义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了,这次历史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均已作古,很多年轻人对这次起义的历史背景不甚了解。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回顾下人民武装的第一次起义,在牢记历史的同时缅怀这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不朽贡献的先行者们!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群雕“南昌起义”

1927年,战云激荡,风雨如磐。国共合作的北伐军高歌猛进,从珠江流域一路打到长江流域,各路军阀纷纷败北,曾经不可一世的直系孙传芳和吴佩孚被打得落花流水,叶挺独立团将有“现代关公”之称的北洋悍将吴佩孚死死按在长江中游,而实力强大的奉系张作霖则如惊弓之鸟,时刻想放弃平津出关躲避。

但就在这个时候,风云突变。蒋介石和汪精卫在上海和武汉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孙中山先后的“三大政策”被他们彻底背叛,共产党人血流成河。

屠刀之下,共产党人决定反击,他们把目光移向长江中下游衔接的江西。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银幕上南昌起义时的周恩来和贺龙

一时间,各路英豪汇聚九江,这其中有年轻而极富朝气的周恩来,有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谭平山、李立三和邓中夏等,有成名很久的军中高官叶挺、叶剑英、刘伯承、聂荣臻和朱德,有心心念念想跟共产党走的实力派贺龙,甚至还有像郭沫若这样的大文豪。大家决定拿起枪杆子和敌人干,地点就选在几乎位于九江正南的南昌。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人民武装从此诞生。占领南昌城之后,起义军按原计划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二次北伐。

但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三河坝激战之后,朱德和陈毅等整顿仅余的800多人,经湘南起义后,这支队伍最终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余部会师。豪情万丈的井冈山岁月开始了!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南昌起义中参与策划和领导的共产党人不计其数,官方对起义领导人排名如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

其中,周恩来是起义的最高负责人,贺龙和叶挺是起义军的班底(贺龙是起义总指挥、叶挺是前敌总指挥),朱德当时任南昌公安局长和第4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后任第9军副军长),刘伯承则任参谋团团长(总参谋长)。

值得一提的是,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和刘伯承这些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不同,起义总指挥贺龙那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坚决表示跟党走,他对周恩来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起义后在南下的路上,贺龙才在周逸群的介绍下入党——这段历史年轻人知道的很少,故在此着重指出。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贺龙

关于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的最终结局,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中有的成为人民武装的缔造者和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如周恩来、贺龙、朱德和刘伯承,也有革命事业的中途就因空难牺牲的如叶挺,这是非常令人唏嘘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简要回顾下上述五位杰出领导人在南昌起义后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们最终的结局。这些堪称传奇的故事中,有的已经广为人知,但也有一些已经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叙述的顺序就按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官方排名: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周恩来

周恩来从欧洲回来后,一直在党的最高层工作,直到他在1976年1月8日逝世,从未离开过,这不能不说是个传奇。

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几经辗转,先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最为人知的就是主持中央特科,那时著名的地下工作者如陈赓、李克农等人,都是他的部下。进入中央苏区后,周恩来一直是红军最高层领导人之一,他和几年前在广州认识的毛泽东相知颇深,从此开始了两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合作。

长征中举行的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实际主导了会议的进行,会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毛泽东重新获得军事指挥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不是周恩来,红军将在黑暗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很长时间。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周恩来和毛泽东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周恩来逐渐成为毛泽东最可信赖的助手,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他都是中共中央最高层的决策者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行将取得最终胜利前,周恩来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以及任弼时一起组成著名的“五大书记”,这个团结而稳定的领导集体一直存在很多年,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建国之后,周恩来先后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在全党全国全军的影响力仅次于毛泽东。

1976年1月8日,巨星陨落,周恩来与世长辞。作为长期和毛泽东共同领导中国的周恩来,是世界伟人,至今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彭真、贺龙、关向应和王震

贺龙在南昌起义时火线入党,那时,他已经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了,可谓出道即巅峰!

贺龙这个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起点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后来威震全军的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川中军神刘伯承、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以及聂荣臻、陈毅、叶剑英等军中英豪,全是他的部下。

贺龙在南昌起义后担任的另一个分量极重的职务是红2军团军团长,特别是在长征中他和萧克的红6军团会师后,共同组成第二方面军。这支极为重要的红军力量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由贺龙出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地位几乎和朱德、彭德怀以及红军战神徐向前并驾齐驱!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贺龙、彭真和任弼时看望病中的关向应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贺龙之前煊赫的职务,他出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再度和萧克搭档——这对亲密伙伴不仅是战场上的生死之交,还是连襟。

毫无疑问,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以及八路军120师师长这三个超级职务傍身,这直接导致贺龙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被授予元帅军衔,实在是因为他之前的职务太硬核了,尽管解放战争中贺龙的表现并不算太亮眼。

建国后,贺龙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家体委主任等职。1969年6月9日,贺龙病逝。6年之后,在他的骨灰安放仪式上,老友周恩来极为痛惜,对他的遗像连鞠了七个躬!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叶挺和周恩来、陈毅以及粟裕等人合影

叶挺是军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军事家之一,如果他不死,建国后1955年的大授衔中,他很可能成为十大元帅之一;而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为首的中央军委梳理军事家时,叶挺名列36名军事家,而且,排名仅次于十大元帅——很明显,中央军委是把叶挺当元帅看待的,只是十大元帅的次序不便打乱,就把他列在元帅之后。

叶挺在北伐期间表现极为突出,“叶挺独立团”名震天下,成为号称“铁军”的第4军的核心力量。南昌起义中,叶挺的部队是起义的主要班底之一,他在起义中的职务是前敌总指挥,地位仅次于周恩来和贺龙,而高于朱德和刘伯承等后来的元帅。

南昌起义之后,叶挺又于当年年底赴广州领导了同为三大起义的广州起义,并任起义总指挥——三大起义领导了两次,这在所有军事家中首屈一指。叶剑英和聂荣臻也都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但这两位元帅起到的作用比起叶挺来明显逊色一筹,因为“领导”和“参加”的含金量有着明显的不同。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叶挺

广州起义之后,叶挺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一段时间,抗日战争中出任新四军军长。作为国共两党都认可的军事家,叶挺的能力在当时国内几乎是首屈一指的。

可惜,叶挺遇到了“皖南事变”,新四军遭遇重大损失,在与国民党谈判过程中,叶挺被扣押了近五年。国民党对叶挺软硬兼施,逼他就范。但叶挺不为所动,并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出狱之后,毛泽东极为兴奋,当即批复他重新入党的要求。可惜,没多久叶挺就在一次空难中去世了,和他一起遇难的还有几位著名革命家:博古、邓发和王若飞。如果叶挺活到授衔,大概率会成为元帅,这样就有两个叶帅,新四军也可能会出两个元帅了!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毛泽东、朱德和刘少奇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我们对朱老总的事迹耳熟能详,但对他在南昌起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却知之甚少。

起义之前,朱德是第4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局长。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军事迷朋友谈到朱德在起义中的贡献时,往往停留于他招待敌军军官的“鸿门宴”上,认为就此羁绊住几个团长,致使敌军在起义发动时群龙无首,才使得起义军顺利拿下南昌城——如果只是这样理解,就太低估朱德了。

事实上,朱德最大的贡献是,在起义大部队失败后,朱德所率两千左右的战士士气极为低落,无钱无粮无前途,随时有可能溃散,正是朱德在关键时期振臂一呼,在陈毅的协助下整顿队伍激励士气,在湘南起义后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这是南昌起义仅存的800革命火种,如果不是朱德和陈毅,南昌起义就可能真的失败了!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彭德怀、朱德、叶剑英、聂荣臻和陈毅

后来的朱德在井冈山认识了毛泽东,“朱毛”从此走在一起,这个组合声名是如此显赫,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朱德是人民武装缔造者之一,第一支红军队伍“红4军”军长,名副其实的“红军之父”,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和红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中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又任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建立后,朱德先后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55年大授衔,朱德成为十大元帅,名列元帅之首,回首朱德军史上唯一的一位“三军总司令”职务,十大元帅之首实至名归!

1976年7月6日,伟人朱德去世,这一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唐山大地震,主席去世,总理去世,委员长也去世,中国陷入无尽悲哀……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刘伯承和周恩来以及林伯渠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刘伯承在十大元帅中,乃至在全军的高级将领中,不仅战绩十分辉煌,而且军事理论非常过硬,更是全军首屈一指的军事教育家,位于南京的军事学院就是刘伯承一手创建的。

刘伯承出名甚早,在四川军界名声很大,素有“川中军神”和“当代孙武”的美名。更为传奇的一件事已经为广大军事迷朋友熟知:他的眼睛被流弹击中后,为剜掉眼中的腐肉,他不打麻醉药直接在清醒的情况下动手术。眼部神经非常集中,刘伯承在手术中承受的剧痛可想而知,但他居然面不改色。为他动手术的德国军医直呼“当代关公”——关羽刮骨疗毒的传说很可疑,但刘伯承的这则传奇却是百分之百确有其事!

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之后,专门到苏联学习军事,特别是在著名的伏龙芝军校进修,奠定了一代军神之后辉煌战绩的基础。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刘伯承和朱德等人

红军时代刘伯承是红军总参谋长,抗战期间他出任八路军129师师长,随后和政委邓小平一起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他和邓小平先是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后来担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和邓小平、陈毅以及粟裕等合作,在数千里的淮泗战场纵横驰骋,创造一战歼敌55万的记录,一举推翻了盘踞南京22年的蒋家王朝。

1955年,刘伯承被授衔元帅军衔,居第四名,位于林彪之后,贺龙之前。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病逝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承是享年最长的元帅,他活了94岁。刘伯承的去世让老一辈军事家们非常痛心,老战友徐向前元帅饱含热泪,赋诗一首悼刘伯承元帅:

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 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 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 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结局如何?四位开国元勋,一人中途牺牲

罗瑞卿、聂荣臻、徐向前、陶铸、叶剑英、陈毅、刘伯承、林彪、贺龙和罗荣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