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作者:宋亞群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油畫《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在軍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人民武裝從此誕生,軍史的第一頁掀開了!

南昌起義在軍事上是失敗的,最後隻有800人的餘部被朱德和陳毅帶上了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但這次起義的意義極其重大,人民武裝和人民軍隊正式誕生,武裝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打響,起義的很多上司者和參與者後來都成長為共和國的開國元勳。

1927年的南昌起義已經過去快一個世紀了,這次曆史大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均已作古,很多年輕人對這次起義的曆史背景不甚了解。列甯說: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們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回顧下人民武裝的第一次起義,在牢記曆史的同時緬懷這些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不朽貢獻的先行者們!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群雕“南昌起義”

1927年,戰雲激蕩,風雨如磐。國共合作的北伐軍高歌猛進,從珠江流域一路打到長江流域,各路軍閥紛紛敗北,曾經不可一世的直系孫傳芳和吳佩孚被打得落花流水,葉挺獨立團将有“現代關公”之稱的北洋悍将吳佩孚死死按在長江中遊,而實力強大的奉系張作霖則如驚弓之鳥,時刻想放棄平津出關躲避。

但就在這個時候,風雲突變。蔣介石和汪精衛在上海和武漢先後發動“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孫中山先後的“三大政策”被他們徹底背叛,共産黨人血流成河。

屠刀之下,共産黨人決定反擊,他們把目光移向長江中下遊銜接的江西。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銀幕上南昌起義時的周恩來和賀龍

一時間,各路英豪彙聚九江,這其中有年輕而極富朝氣的周恩來,有著名共産黨人恽代英、譚平山、李立三和鄧中夏等,有成名很久的軍中高官葉挺、葉劍英、劉伯承、聶榮臻和朱德,有心心念念想跟共産黨走的實力派賀龍,甚至還有像郭沫若這樣的大文豪。大家決定拿起槍杆子和敵人幹,地點就選在幾乎位于九江正南的南昌。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8月1日,南昌城頭一聲槍響,人民武裝從此誕生。占領南昌城之後,起義軍按原計劃南下廣東,準備在那裡建立革命根據地,二次北伐。

但敵我力量懸殊,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三河壩激戰之後,朱德和陳毅等整頓僅餘的800多人,經湘南起義後,這支隊伍最終上了井岡山和毛澤東上司的秋收起義餘部會師。豪情萬丈的井岡山歲月開始了!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井岡山時期的毛澤東

南昌起義中參與策劃和上司的共産黨人不計其數,官方對起義上司人排名如下: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和劉伯承。

其中,周恩來是起義的最高負責人,賀龍和葉挺是起義軍的班底(賀龍是起義總指揮、葉挺是前敵總指揮),朱德當時任南昌警察局長和第4軍軍官教導團團長(後任第9軍副軍長),劉伯承則任參謀團團長(總參謀長)。

值得一提的是,與周恩來、葉挺、朱德和劉伯承這些久經考驗的共産黨人不同,起義總指揮賀龍那時還不是共産黨員,但他堅決表示跟黨走,他對周恩來說:“我完全聽共産黨的話,黨要我怎樣幹就怎樣幹!”起義後在南下的路上,賀龍才在周逸群的介紹下入黨——這段曆史年輕人知道的很少,故在此着重指出。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賀龍

關于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的最終結局,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們中有的成為人民武裝的締造者和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如周恩來、賀龍、朱德和劉伯承,也有革命事業的中途就因空難犧牲的如葉挺,這是非常令人唏噓的事情!

下面我們就簡要回顧下上述五位傑出上司人在南昌起義後的人生軌迹,以及他們最終的結局。這些堪稱傳奇的故事中,有的已經廣為人知,但也有一些已經湮滅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

叙述的順序就按南昌起義上司人的官方排名: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和劉伯承。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周恩來

周恩來從歐洲回來後,一直在黨的最高層工作,直到他在1976年1月8日逝世,從未離開過,這不能不說是個傳奇。

南昌起義後,周恩來幾經輾轉,先在上海從事秘密工作,最為人知的就是主持中央特科,那時著名的地下工作者如陳赓、李克農等人,都是他的部下。進入中央蘇區後,周恩來一直是紅軍最高層上司人之一,他和幾年前在廣州認識的毛澤東相知頗深,從此開始了兩人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合作。

長征中舉行的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實際主導了會議的進行,會上,他支援毛澤東的正确主張,為毛澤東重新獲得軍事指揮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不是周恩來,紅軍将在黑暗的道路上繼續摸索很長時間。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周恩來和毛澤東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周恩來逐漸成為毛澤東最可信賴的助手,無論是在抗日戰争還是在解放戰争,他都是中共中央最高層的決策者之一。1945年抗日戰争行将取得最終勝利前,周恩來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以及任弼時一起組成著名的“五大書記”,這個團結而穩定的上司集體一直存在很多年,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後。

建國之後,周恩來先後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等職,在全黨全國全軍的影響力僅次于毛澤東。

1976年1月8日,巨星隕落,周恩來與世長辭。作為長期和毛澤東共同上司中國的周恩來,是世界偉人,至今保持着獨特的魅力和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彭真、賀龍、關向應和王震

賀龍在南昌起義時火線入黨,那時,他已經是南昌起義的總指揮了,可謂出道即巅峰!

賀龍這個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起點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後來威震全軍的十大元帥之首朱德、川中軍神劉伯承、新四軍首任軍長葉挺以及聶榮臻、陳毅、葉劍英等軍中英豪,全是他的部下。

賀龍在南昌起義後擔任的另一個分量極重的職務是紅2軍團軍團長,特别是在長征中他和蕭克的紅6軍團會師後,共同組成第二方面軍。這支極為重要的紅軍力量是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由賀龍出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地位幾乎和朱德、彭德懷以及紅軍戰神徐向前并駕齊驅!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賀龍、彭真和任弼時看望病中的關向應

抗日戰争爆發後,因為賀龍之前煊赫的職務,他出任八路軍120師師長,再度和蕭克搭檔——這對親密夥伴不僅是戰場上的生死之交,還是連襟。

毫無疑問,南昌起義總指揮、紅二方面軍總指揮以及八路軍120師師長這三個超級職務傍身,這直接導緻賀龍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被授予元帥軍銜,實在是因為他之前的職務太硬核了,盡管解放戰争中賀龍的表現并不算太亮眼。

建國後,賀龍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國家體委主任等職。1969年6月9日,賀龍病逝。6年之後,在他的骨灰安放儀式上,老友周恩來極為痛惜,對他的遺像連鞠了七個躬!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葉挺和周恩來、陳毅以及粟裕等人合影

葉挺是軍史上最令人惋惜的軍事家之一,如果他不死,建國後1955年的大授銜中,他很可能成為十大元帥之一;而八九十年代鄧小平為首的中央軍委梳理軍事家時,葉挺名列36名軍事家,而且,排名僅次于十大元帥——很明顯,中央軍委是把葉挺當元帥看待的,隻是十大元帥的次序不便打亂,就把他列在元帥之後。

葉挺在北伐期間表現極為突出,“葉挺獨立團”名震天下,成為号稱“鐵軍”的第4軍的核心力量。南昌起義中,葉挺的部隊是起義的主要班底之一,他在起義中的職務是前敵總指揮,地位僅次于周恩來和賀龍,而高于朱德和劉伯承等後來的元帥。

南昌起義之後,葉挺又于當年年底赴廣州上司了同為三大起義的廣州起義,并任起義總指揮——三大起義上司了兩次,這在所有軍事家中首屈一指。葉劍英和聶榮臻也都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但這兩位元帥起到的作用比起葉挺來明顯遜色一籌,因為“上司”和“參加”的含金量有着明顯的不同。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葉挺

廣州起義之後,葉挺在公衆的視野中消失了一段時間,抗日戰争中出任新四軍軍長。作為國共兩黨都認可的軍事家,葉挺的能力在當時國内幾乎是首屈一指的。

可惜,葉挺遇到了“皖南事變”,新四軍遭遇重大損失,在與國民黨談判過程中,葉挺被扣押了近五年。國民黨對葉挺軟硬兼施,逼他就範。但葉挺不為所動,并在獄中寫下了著名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着,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着, 一個聲音高叫着: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隻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葉挺出獄之後,毛澤東極為興奮,當即批複他重新入黨的要求。可惜,沒多久葉挺就在一次空難中去世了,和他一起遇難的還有幾位著名革命家:博古、鄧發和王若飛。如果葉挺活到授銜,大機率會成為元帥,這樣就有兩個葉帥,新四軍也可能會出兩個元帥了!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毛澤東、朱德和劉少奇等在天安門城樓上

我們對朱老總的事迹耳熟能詳,但對他在南昌起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卻知之甚少。

起義之前,朱德是第4軍軍官教導團團長兼南昌警察局局長。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軍事迷朋友談到朱德在起義中的貢獻時,往往停留于他招待敵軍軍官的“鴻門宴”上,認為就此羁絆住幾個團長,緻使敵軍在起義發動時群龍無首,才使得起義軍順利拿下南昌城——如果隻是這樣了解,就太低估朱德了。

事實上,朱德最大的貢獻是,在起義大部隊失敗後,朱德所率兩千左右的戰士士氣極為低落,無錢無糧無前途,随時有可能潰散,正是朱德在關鍵時期振臂一呼,在陳毅的協助下整頓隊伍激勵士氣,在湘南起義後把隊伍帶上了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這是南昌起義僅存的800革命火種,如果不是朱德和陳毅,南昌起義就可能真的失敗了!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彭德懷、朱德、葉劍英、聶榮臻和陳毅

後來的朱德在井岡山認識了毛澤東,“朱毛”從此走在一起,這個組合聲名是如此顯赫,以至于很多人認為他們是同一個人。朱德是人民武裝締造者之一,第一支紅軍隊伍“紅4軍”軍長,名副其實的“紅軍之父”,後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和紅軍總司令。

抗日戰争中朱德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争又任解放軍總司令。新中國建立後,朱德先後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1955年大授銜,朱德成為十大元帥,名列元帥之首,回首朱德軍史上唯一的一位“三軍總司令”職務,十大元帥之首實至名歸!

1976年7月6日,偉人朱德去世,這一年正值中國多事之秋,唐山大地震,主席去世,總理去世,委員長也去世,中國陷入無盡悲哀……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劉伯承和周恩來以及林伯渠等在天安門城樓上

劉伯承在十大元帥中,乃至在全軍的進階将領中,不僅戰績十分輝煌,而且軍事理論非常過硬,更是全軍首屈一指的軍事教育家,位于南京的軍事學院就是劉伯承一手建立的。

劉伯承出名甚早,在四川軍界名聲很大,素有“川中軍神”和“當代孫武”的美名。更為傳奇的一件事已經為廣大軍事迷朋友熟知:他的眼睛被流彈擊中後,為剜掉眼中的腐肉,他不打麻醉藥直接在清醒的情況下動手術。眼部神經非常集中,劉伯承在手術中承受的劇痛可想而知,但他居然面不改色。為他動手術的德國軍醫直呼“當代關公”——關羽刮骨療毒的傳說很可疑,但劉伯承的這則傳奇卻是百分之百确有其事!

劉伯承在南昌起義之後,專門到蘇聯學習軍事,特别是在著名的伏龍芝軍校進修,奠定了一代軍神之後輝煌戰績的基礎。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劉伯承和朱德等人

紅軍時代劉伯承是紅軍總參謀長,抗戰期間他出任八路軍129師師長,随後和政委鄧小平一起開創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解放戰争期間,他和鄧小平先是率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後來擔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和鄧小平、陳毅以及粟裕等合作,在數千裡的淮泗戰場縱橫馳騁,創造一戰殲敵55萬的記錄,一舉推翻了盤踞南京22年的蔣家王朝。

1955年,劉伯承被授銜元帥軍銜,居第四名,位于林彪之後,賀龍之前。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病逝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劉伯承是享年最長的元帥,他活了94歲。劉伯承的去世讓老一輩軍事家們非常痛心,老戰友徐向前元帥飽含熱淚,賦詩一首悼劉伯承元帥:

日暮噩耗遍京城,淚雨潇潇天地傾。 垂首山川思梁棟,舉目九天覓帥星。 淵淵韬略成國粹,昭昭青史記殊榮。 塗就七言染素絹,十萬軍帳哭劉公。
南昌起義五位上司人結局如何?四位開國元勳,一人中途犧牲

羅瑞卿、聶榮臻、徐向前、陶鑄、葉劍英、陳毅、劉伯承、林彪、賀龍和羅榮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