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作家萧萧倾情奉献《与艾同行》之故事

作者:湘女萧萧

题记:杨洋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加入艾滋病人QQ群,单独加她,有意识地和她单聊,只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写作者,摊开她的日记,还原她故事的真相,希望读到这个故事的人能有所感触;如果你不幸认识了感染HIV病毒的人,请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你的一丝关爱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给绝境中的人多一分生存的勇气!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作家萧萧倾情奉献《与艾同行》之故事

秋风萧瑟 农民工的爱成往事(六)

9.

杨洋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渴求也被无情的现实击垮,这种流浪的生活,再一次改变了她的命运。

一天,天气骤变,下起了瓢泼大雨。本来已经下班了的杨洋忘记带雨伞,只好躲在超市一角百无聊赖地看着超市熙熙攘攘购物的人群。

杨洋,你是杨洋吗?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杨洋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望着,那个曾经给儿子喂过奶的邻家小妹正惊奇地看着自己。

她一定没认出我,也可能我看错了人。杨洋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突然像惊弓之鸟一样逃离了她的视线,钻进了倾盆大雨中狂奔起来……

水,我要水……凌晨三点,杨洋从恶梦中醒来。她梦见自己独自一人在沙漠里的太阳底下暴走,口干舌燥,全身像着了火一般……

杨洋清醒过来,邻床的保洁员大姐正均匀地呼吸着。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全身像火烧火燎般难受。原来,白天工作时出汗太多,被大雨淋湿后,身体正在发高烧。

杨洋不敢去医院,她怕医院检查血常规,暴露了自己是艾滋病人的身份。她端来一盆冷水,用冷毛巾不停地湿敷自己的额头。

凌晨天亮时,杨洋感觉烧退了好多,只是人还是昏昏沉沉的,全身无力,她挣扎着准备去上班。

“你不用去上班了,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还不足一个月,老板给你补满了,你走人吧!”一大早,店长就到了杨洋的宿舍。杨洋没有认错人,邻家小妹终究没有包容她,瞬间她什么都明白了。

血淋淋的伤口突然又被揉进一把碎玻璃,那种伤痛撕心裂肺!天地之大,为何没有我一个弱女子的立足之地?杨洋叫天不应,呼地不灵,欲哭无泪。

狼狈地提着行李箱走出宿舍大门,不知不觉杨洋到了江边。天空早已晴了,头上是灿烂的阳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多么洁净的天啊,每个人的脸上也是一片阳光灿烂。沙滩上,情侣们手牵着手卿卿我我;朋友们肩靠着肩慢慢散步;小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笑着追逐着;老年人围成一圈,在唱他们这辈子都唱不厌倦的花鼓戏……

江边,有一个年轻人手里捏着一根丝线在放风筝,她羡慕地抬头看了看飞在空中的小鸟,它正在高傲地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我多想变成空中飞翔的小鸟,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杨洋可怜兮兮地想着。孤单、无助的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哪里才是我的栖息之地?她不停地问自己。

和煦的阳光照在杨洋身上,她没有感觉半点温暖,她只有一个念头:没有了丈夫,没有了孩子,工作是我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现在残存的精神支柱也没了,我还怎么活下去?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作家萧萧倾情奉献《与艾同行》之故事

10.

亲人的厌弃,朋友的背叛,工作的失去,对孩子的牵挂,连日来的一切打击让好不容易重鼓勇气生活的杨洋精神一下子垮了。一个人病殃殃地躺在旅馆孤苦无依。HIV感染者本来免疫力低下,连日来的心力交瘁和感冒、头痛、发烧,折腾得杨洋身体急剧下降。她去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室检查,要她做一个病毒载量(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程度)的检测有多少拷贝,这个检测不是免费的,需要800元钱。在杨洋心里,钱已经是用一分少一分了,以后指定是找不到工作的,她必须捏紧每一分钱。医生说她的CD4细胞数检测只有200多个了,免疫力越来越差,要她住院治疗。时近深秋,很快要到年底了,她想回老家治疗,那里有她最爱的亲人。

她试着给父母亲打了个电话,爸爸妈妈没有半句安慰,言谈之中除了责备就是谩骂;试着给唯一的姐姐拔了个电话,电话里透露出想去姐姐所在的城市生活、工作,姐姐除了片言只语的安慰,就是寒喧和敷衍,没有了从前姐妹间推心置腹的交谈,更没有半点欢迎她去的意思。

她知道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艾滋病这个病魔把她和亲人之间的距离彻底拉远。杨洋没有去医院,她不想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没有了亲人的爱,治疗对她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杨洋所有至亲至爱的人对她都是拒绝、嫌弃的态度。尝尽了物是人非,世态炎凉,她彻彻底底绝望了!前途布满荆棘,她一个人如履薄冰。好想好想有个家,好想回到一个能给予她温暖的家—— 父母的家,丈夫的家都行。可是这个可怜的女人一个人徘徊在家门外,没有一个家欢迎她。回家的路那么漫长,她像一条被人遗弃在地上的纱巾,被很多人肆意地践踏着,即使像一个叫花子一样横尸街头,也无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

杨洋坐在镜子前,最后一次精心地收拾自己。很久没有照过镜子了,镜子里的女人容颜憔悴,面无表情,再也没有一滴眼泪,因为她已了无牵挂。一笔勾销了所有的过往,唯一割舍不下的是对两个年幼孩子的牵肠挂肚,两个前夫的无情阻隔让她的思念折腾得快窒息了……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过往的温馨早已不复存在,丈夫那坚韧厚实的胸膛归根结底也不过是给过杨洋转瞬即逝的依靠。曾经有过的怨恨都已成为过往云烟,她不再怨恨前夫和邻家小妹的步步紧逼,让她无路可退,走上绝路。她拿出那个泛黄的日记本,里面是她记录的自确诊艾滋病以来最后时光的缩影,她想烧掉,让一切都灰飞烟灭。她划下最后一个“正”字,数了数,竟然还不到二十个,她太不甘心了,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就算一切重新来过,她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她想起了自己唯一的一个QQ朋友“红丝带”,寄给她吧。

自己的心是真的太痛太累,只想放下所有,于我而言放下是一种解脱,可是还有那么多像我一样无缘无故感染艾滋病的人,让她把我的故事写出来吧,社会是同情弱者的,希望能博得全社会的人都来关爱艾滋病患者。

秋风萧瑟,爱已成往事。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空气里添了几分寒意,红尘的冷暖,杨洋已渐看透,泛黄的记忆早已斑驳凋零枯萎。

几天后,杨洋所在打工的城市播出了一则寻尸启事:今日傍晚,江边打捞到一具无名女尸,年龄三十五岁上下,身高1米6左右,请电视机前失去亲人的观众速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联系。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作家萧萧倾情奉献《与艾同行》之故事

(在第三十四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倾情奉献我零距离采访的艾滋病人真实故事——《与艾同行》之第三个故事,因阅读量不大,后面不再连载,想看故事的请留言,我自己也没书,我将帮您联系与我合作创作此书的长沙妇幼保健院医生吴让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