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作者:三元区融媒体中心

小雪时节,细雨生寒,尚未有霜。依山傍河而建的莘口镇,在暖阳下“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古老村落、绿色资源、红色故事交相辉映,共叙小康图景。高山村、西际村、柳城村、龙泉村……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铺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跨村联建产业兴

“团结”就是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方向。

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党建强、发展快”,示范辐射作用和“领头雁”作用明显,高山村和龙泉村相对较弱。对此,莘口镇党委在2018年提出三村走“跨村联建”党组织发展模式,将西际村、高山村和龙泉村整合成立“龙际山”联村党总支,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早熟蜜桔丰收季,金灿灿的蜜桔挂满枝头,西际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货、称重、装果,桔农们忙着将蜜桔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西际蜜桔熟了

西际村因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与柑桔生长天作之合,造就了声名远扬的西际蜜桔,是三明市远近闻名的柑桔专业村。近年来,西际村启动柑桔优化工程,全面优化高位嫁接、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等环节,不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西际村柑桔产业品牌,凭借早熟蜜桔,西际村荣获全国柑橘协会年会金奖,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逐渐走出了一条果业为主、科技兴果、强村富民的小康路子。

“从不到千亩扩大到6300亩,每年柑橘产量约1250万公斤,年产值超5000万元,村民人均种果纯收入从不到千元增至5.5万元,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西际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余扬炳说。

一村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跨村联建”的重要使命就是攻克乡村振兴“难题”,打造村集体优势特色产业,要以西际村的发展,带动周边村一起走上富裕路。

龙际山联村坚持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思路,充分发挥西际村蜜桔产业优势的辐射作用,带动高山村、龙泉村改进种植技术,建立柑橘产业示范园和柑橘联合市场,联合申请柑橘病虫害治理资金2000万元,提升知名度,扩张销售渠道,通过产业共抓、资源和技术互通、销售渠道共享,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共同富裕。

从2018年起,金秋十月的“三明早蜜”果实鉴评活动暨柑桔采摘节,来自高山村的村民黄盛木连续3届蝉联“三明蜜桔桔王”称号,打响“龙际山柑橘”品牌。

“我们首次尝试将蜜桔采摘节与线上渠道结合,通过直播,进一步加大对‘西际蜜桔’品牌的推广。截至直播结束,累计浏览量达55万人次。”莘口镇宣传委员郑晓宁介绍,今年将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从田间地头的土战场转向电视与手机屏幕的新兴融媒体平台,直播活动取得广泛关注和圆满成功,“西际蜜桔”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约16.67%。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直播间内三元区莘口镇副镇长赵小弟介绍蜜桔价格和销售情况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直播间首届网红大赛冠军牛迪和西际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敏芬及果农代表共同送出100公斤蜜桔作为网络直播间福利

“在政府的带领下,我们村进行林下套种,种植了200多亩黄精和五指毛桃。我们还成立了康养中药专业合作社,既方便了村民的生产,也方便了村民的销售,三村联建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致富条件。”谈起“跨村联建”带来的变化,正在装箱的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范崇铭一脸喜色地说道。

党建共抓、基础共建、产业共生、环境共治、乡村共兴……跨村联建不仅实实在在促进各村发展,也让村民们人人变成受益人。

下山上楼百姓乐

柳城村是一个“搬迁村”,旧址属地质灾害点。2014年前后,村里集资2000余万元,建成安置房4幢共118套,同年7月开始,以同意一户搬迁一户的原则,村民开始陆续搬迁至新村,于2017年搬迁完毕,目前入驻108户。

村民住楼房,球场、健身设施、绿化区分布在4栋楼之间。几位村民在幸福院里下着象棋,孩子们在球场上玩耍。这样的村,已然和城里的小区别无二致。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柳城村新貌(张毅 摄)

矮房变高楼,村庄变小区,农民变居民,柳城村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如何融入新环境?如何在再造乡风?……一系列问题摆在镇村干部面前。

新村入住前期,村民从“地上”到“楼上”、从村民变居民,身份的转变也带来了不少管理难题。村民虽然下了山,上了楼,但是意识还没转变。许多村民回忆,刚住进小区,垃圾随手乱扔现象普遍存在,架空层乱堆乱放柴火杂物、私建农村锅灶和随意搭杆晾晒等现象严重。村民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拥挤且杂乱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村民怨声载道。

村两委干部坐不住了,常常开座谈会,绞尽脑汁想解决办法。大家集思广益,根据村民实际所需和现有基础设施,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全盘规划。设置公共晾晒区、一户一格杂物堆放区、休闲娱乐区、停车区等公共功能区,并积极向上申请资金近200余万元,先后实施全村绿化及柴火锅灶整治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及便民惠民工程,新村生活秩序逐步规范起来。如何汇聚乡村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在新村落地生根?村里将道路两侧空余的墙壁变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文化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推动着柳城村乡风持续好转。

柳城村变了,村民一步上楼,幸福感满满,村集体经济后劲十足。

“现在,我和老伴每个月的工资分别有5000多元,吃穿不愁!”村民邓承志就在汇华工业园内的松光竹木有限公司上班,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上班地方近,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到。

像邓承志夫妻俩这样从农民变工人的村民,在新村不在少数。生活环境好起来了,如何让村民腰间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民搬离旧址后,远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料,继续走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的发展路子已不符合实际。为村民开出致富“良方”,提高收入水平,让村民真正把“家”搬到新村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为此,柳城村党支部转变固有思维,突破传统农村发展旧模式,充分利用相邻于汇华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由党支部牵头搭建村企共建平台,帮助1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农民向工人的转变。2020年,柳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10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3.5万余元,村民切身感受到搬迁后生活水平上的明显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摸清村情、掌握民意的基础上,柳城村为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村部变成了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今年1月,柳城村率先利用新村部等现有资源,300平方米的“三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推动“满意在三元”落地农村,切实增强了柳城村民获得感。

传统古镇又逢春

眼下乡村旅游备受青睐。乡村旅游以其自然恬静与田园风貌成为城市人趋之若鹜的目标。节假日,不少游客到莘口镇,体验红军生活,穿越高山竹海,露营古村田野……美丽的城郊旅游小镇敞开怀抱。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重走红军路

莘口镇积极谋划乡村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保护、传承与创新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宋以后,莘口因其日具规模墟场文化载入县志。直至今日,逢五逢十,纵横的夹道上仍然商埠云集,一派热闹的景象,素有“小上海”美称。

在“小上海”,赛龙舟是端午最盛大的民俗活动。龙舟赛已经在莘口连续举办了43届,如今莘口邀请龙舟赛已成规模,每年可吸引全市10余支龙舟队拂水竞渡,数千群众临水而观,龙舟文化在莘口古镇再放异彩。

美食盛宴、文艺演出与传统的龙舟赛相结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老王烧饼、翠姑礼饼、耳朵饼、碗糕、磨浆粿……游客在品尝莘口美食的同时,还可以尽情领略莘口龙舟小镇的传统文化魅力。

“听说了龙安是‘小布达拉宫’,我们就趁着周末自驾到这里,看完了风景还可以在龙安吃农家菜、住民宿,体验感很棒。”市民王红带着老人小孩一家来到龙安,感受不一样的诗和风景。龙安是龙泉村的自然村,有近300年历史,青山环抱,视野开阔,层层叠叠的梯田顺势而上,围绕着龙安的古民居,宛若世外桃源般惬意,非常适合周末一家老小的旅行。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星空下的龙安古村(俞文莲摄)

近年来,三元区莘口龙安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并吸了不少周边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龙泉村部至龙安的道路进行硬化,方便游客出行,同时培育“农家乐”示范户、种植观赏作物,充分整合“十里长溪、百年民居、千亩梯田、万亩竹林”等旅游资源,并利用村委会和附近农户的闲置房,作为餐饮、休闲、住宿等配套设施兴办“农家乐”,让游客体验到轻松愉快的假日休闲游。

2019年,为融合旅游资源,发挥生态优势,莘口镇党委提出打造“多彩莘口”康养旅游示范带项目。项目涉及西际村、高山村、龙泉村,占地约8000亩。

“如何利用好各村的独特资源,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我们成立了三元区龙际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多彩莘口’项目实施。”郑晓宁介绍,项目围绕“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发展基调展开。西际村拥有红军物资转运站、红军宿营地、红军交通站、红军井、八角亭战斗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高山村生态环境良好,竹林资源丰富,拥有万亩竹海和数百米落差的瀑布群落;龙泉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20多座,其中凝秀堂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村振兴 | 绿水青山带笑颜——三元区莘口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侧记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

游客来到莘口后,可以采摘品尝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调研指导的西际蜜桔,重走红色路线访英雄足迹,欣赏溪水清透蜿蜒的峰岚溪谷,品味最地道的民间小吃,回归古韵与自然兼备的淳朴乡村。

日常土地,流水在傍。独居一隅的莘口古镇,如经自然恣意琢磨的温玉,集钟灵毓秀于一身,不焦不躁,等候嘉客聆听与欣赏。

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莘口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如今,村容变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生活更幸福了,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百姓乐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莘口徐徐铺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