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大千、吴湖帆等都为其“下笔”,沪上秋拍这匹大黑马真“黑”

作者:翱翥

上海工美2021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5日—8日举行,本次拍卖会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经过精心调整准备,上海工美以深厚的藏家资源,整合各门类拍品,缩量保质,坚持特色,主打海上世家旧藏佳作,名家题跋金石碑拓是今年上海工美秋拍的最大亮点之一。

  古代铜器(钟鼎、兵器、用具等)和刻石合称金石。旧时把研究铜器和刻石上古文字及有关资料的学问叫做金石学。 金石学,起于汉,兴于宋,极盛于清。清中期以来,考据之风日盛,世人得古物即拓,可谓“万物皆可入拓”。而且,得拓片则题,或咏诗,或考据成为一时风气。

张大千、吴湖帆等都为其“下笔”,沪上秋拍这匹大黑马真“黑”

  齐侯罍,又称齐侯壶,还有学者称为“桓(洹)子孟姜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发现的周代青铜名器。后来,苏州的青铜器收藏大家曹载奎(字秋舫)又发现了一只齐侯罍,除了铭文少二十余字,其它一切相同,时人称为齐侯中罍。咸丰同治年间,这两只齐侯罍陆续为大收藏家吴云(号平斋)所得,先得一罍,名斋曰“抱罍室”,请何绍基题书匾额,继又得一罍,遂易名为“两罍轩”。

  大风堂藏“齐侯两罍精脱(拓)本”,拓片下钤有“墨香手拓”,乃阳湖李锦鸿(号墨香)女士手拓。李女士不事女红,好钟鼎彝器文字。见六舟僧所拓,竭力仿效,尽得其秘。由于齐侯罍铭藏壶腹,椎拓不易,历来受到收藏家的珍视。张大千得这两罍文字拓片,先后请了老师曾熙、好友吴湖帆、罗长铭题跋,还请另一位老师李瑞清的弟弟李筠庵题写了签条。

张大千、吴湖帆等都为其“下笔”,沪上秋拍这匹大黑马真“黑”

赏玩、收藏青铜器的人都知道,度量衡是青铜器中的重器。“新莽嘉量”就是我国计量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标准器。新莽嘉量残片,传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山西出土,出土时仅存斛量周围一小半,所幸残片上莽量81字总铭完整无缺。此残量原由端方收藏,现藏国家博物馆。叶潞渊收藏的这件“新量”拓片,应是据端方所藏新莽嘉量残器所拓。根据收藏印释读,这件全形拓曾先后经历邹寿褀、赵叔孺等人的递藏。

张大千、吴湖帆等都为其“下笔”,沪上秋拍这匹大黑马真“黑”

  作为一位书画篆刻家,叶潞渊对金石拓片的收藏鉴赏也十分内行。他除了自己题跋外,还请大画家、大收藏家吴湖帆题跋,吴湖帆用篆书题写了“新量”二字,也写了长跋。此外,叶老还抄录了罗叔言(罗振玉)的《新量考》全文,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对这件新量拓片的珍爱之情跃然纸上。 同样由叶潞渊收藏的,还有一件“井叔钟”拓片。这件“井叔钟”,干隆年间由毕秋帆所得,后由吴兴张兰渚收藏,其子张应昌“颇有金石之嗜”将这件全形拓送给了杨澥(号龙石)。癸卯(1843年)子月(11月)廿九日,杨龙石题了一段长跋后,将其送给了杨铎。杨铎得到后,又有张宝德观款和著名篆刻家吴让之钤盖的印章……。

张大千、吴湖帆等都为其“下笔”,沪上秋拍这匹大黑马真“黑”

  另外,还有一本《三公山碑》拓本,木夹板经折装一册共31页,其扉页有伊立勋选临三公山碑,他还题跋:“三公山碑略兼隶体,其实篆也”。

  人们常说:“金石寿,翰墨缘”。那件“井叔钟”拓片,杨龙石题写时为癸卯(1843年)子月(11月)廿九日,到叶潞渊收藏题跋时,正好也是岁次癸印嘉平廿又五日,时西历1964年的2月8日。从杨龙石到叶潞渊,纸上穿越两个甲子,如今又过去将近60年了,不知有谁会再续前缘,挥笔题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