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康熙版《香河县志》9.人物志

作者:香河视窗
清康熙版《香河县志》9.人物志

山川洵美,灵气是钟。乃毓英秀,此十室中。后先辈起,行合趋同。

奚必大国,泱泱其风。仕籍互颂,乡评大公。人乎向化,若相景从。

生死大矣,流誉无穷。(志人物)

戚畹

许妹,明万历初选入为嫔妃,其兄为锦衣千户。

刘氏,万历初年选入为嫔。

名宦

知县王纬,山东沂水人,由举人。仁明廉洁,教民种桑枣,重修城池,为政惠而不费。

知县赵千之,山东邹县人,由监生。作兴学校,爱养百姓,为政甚得民心。当凶岁筹赈,全活甚众,恩泽远暨,民没世不忘,嘉靖三十四年任。知县陈增美申请入祠。

知县刘耀武,辽阳人,由举人。性明决,重学校,为政务顺民情,不忍刑罚,民爱慕之,嘉靖二十八年任升河间府通判。知县陈增美申请入祠。

知县王璋,山西潞州人,由监生。性纯雅,爱民节用,修理城池。万历二十二年,知县陈增美申准入祠。

知县焦元卿,山西高平县人,由举人。万历三年五月任。性温良,以和平为治,到之日,即书平易近民四字,扁于仪门。谓诸生曰:为政犹调琴瑟,大弦急则小弦绝,理固然也。涤烦苛,省棰楚,事务宽厚。是岁大有,秋,四方籴者云集,谷价骤踊,公严禁之,价遂平。民大赖之。教民勤纺织,公事毕,必躬行验,令乡甲悉如城市。时民不苦寒。公驭下不假颜色,胥吏重犯法,时有神君之号。每朔望行香毕,必视学,鸣鼓掣签,与诸生讲书,一宗正传①。庚子,税珰②王虎榷③宝坻,过香河,欲以抚按体统临,公不屈,虎羁之邮馆,胁以慢君悖敕,欲上疏劾公,公不动。诸生十九人,从而佐之,邑民聚而噪者万计。虎势不协,始罢去。至宝坻,诬奏。诏下抚按诸臣暨督学使者鞠之,罪坐首事,余得免焉。而公亦有乾州之行矣。祖道④之日,香河至河西务,士民络绎,攀卧涕泣载途,如失怙恃。

【注释 】

①正传,正统的传授。

②税珰[shuì dāng],掌管税收的宦官。明时各省税收皆由宦官掌握﹐故有此名。。

③榷[què],此处指收税。

④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

沈惟炳,号炎州,湖广孝感人,系进士行取刑科给事,升吏科都给事,转工部侍郎。国朝升吏部侍郎。居官清正,作养人材,有遗爱祠在西门外,碑址尚存。(创修香河县志)

魏鳌,山西武乡县人,系岁贡。有遗爱祠,在西街西大寺前。

训导桂枝,河南洧川人,由监生。性慷慨,教士有方,升蒲州学正。

教谕伍希德,江西南昌人,由举人。博古通今,秉性纯雅,抚按交奖,升丰润县知县。

乡贤

宋李淳颐,字子修,官至刺史,熙宁中,青苗法行,计息推赏,否则黜诸吏,畏罪希进者所散惟恐其少。淳颐时知祥符县,独贷三之一。宰相怒,遂通判广信军。按,淳颐,香河人,而阳信志亦载诸乡贤之内,所纪行状特详。明万历间,知县陈增美申请入祠。岂昔曾流寓彼地耶?俟考。

金寿昌元年,张衍登进士第,授校书郎、管内都商税判官。处脂膏之所,廉洁不染,课绩毕,迁秘书郎,知龙门县事。秩满,士民攀辕曳镫,请留,不许。补中京留守推官。决疑狱,释重囚五人,时服其明允。迁都官员外郎,赐金鱼紫袍,左散骑常侍,差监银绢库,授比部郎中,通判易州,朝散大夫、尚书比部郎中。祖守均,父寿,皆晦迹不仕。夫人刘氏、周氏。长男经,银青崇禄大夫,监察御史,儒州商麹(qū)铁院使,检校国子祭酒,云骑尉左班祗侯。次男绎,应乡贡进士,举孙三人,长通孙,次乾孙,次虞孙,男妇刘氏、孙氏。女四人,性悯为尼,次选哥,次满香,次儒香。

按张衍,旧志无其人,大清顺治五年,僧性慧重修隆安寺,兴工掘土,得二小碣,乃墓志也,有铭在上,文断缺,字磨灭不可读。备载行状始末,香河县旧属析津府云。

蒲哥,金哀宗时人,禀性沈静嗜学,博达今古,事君以忠。

明王宣,由太学生如太平府,廉而不苛,惠而有制,民到于今称之。

刘涣然,号月川,口头社人。忠信醇谨,虽谈笑犹庄语。为诸生时,志在希贤,功名泊如也。每读书夜分不缀。盗尝三至门,不得窃。举岁,荐授济南少府,绩甚著。致仕归,宦橐萧然。里有刘伦者,侵公地十亩,公委以原券,不取值。伦悔过归地,公亦不校。年七十,犹手不释卷。家居无尺牍干公庭者。邑中儿童妇女咸知有月川先生。上官闻而重之,或遗书注问,或式庐欵(同款)谒。寿八十卒。

柰永春,由举人授大理评事,法尚宽平,全活者众,后升运司副使。

王仲美,字亨廷,坊市社人。生而颖悟,伟躯干,美髭髯,结交不论贵贱,施予不望报酬。好奖善类,而能化恶。县有周猴儿者,素无赖,侦公出,知厚携,伏百家桥,将发矢劫公。公下马,前曰:若非周猴儿耶?何无赖若此?猴儿厉声曰:饥寒迫耳。公曰:男儿堕地,何往不得衣食,乃假途绿林乎?吾居邑里,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乃取橐中所有,厚遗之,且谕曰:后勿复为,若然,则弃东市者,皆若辈也。猴儿感泣而去,后遂易行从善。通州快役于四,为公中表侄,会台使者以访事属刺史,而四与焉。宝坻人某,与张监生某睚眦久矣,乃重贿四,欲阴置张于访。公知之,急令四毁单以灭其迹,张得免祸,公亦不令知也。先是,岁歉,饥民死者枕于道。公捐橐,理朝阳庵,养里中残疾无告者,全活甚众。公赴试,河间府距邑四百余里,闻公名愿识面者,趾相错也。嘉靖间,擢贡,得馆陶县训导,高尚不仕,惟务耕读。今子孙绳绳①,读书继美,咸谓公阴骘②所至。公里居时,闻邑长鸣金过门,必正冠鹄立,俟金声绝乃止。其诚敬种种类此。知县王道定立义重乐聚扁楔以旌之,诸生曾省交等公举入《乡贤志》。柰李二公神主,因兵燹久失祀,典久废。康熙八年,诸生吴养清、乡民魏延年等公举,知县林公补入崇祀。

王永贞字伯卿,坊市社人。言行不苟,事亲以孝,闻父疾,不解衣者累月。药饵必亲尝。父没,号泣动路人,居丧尽礼。早岁家贫,促居斗室,躬自执炊,读书丙夜不寐。有邻妾忽夜奔,贞贞不为动,正色遣去。兵宪顾公闻之,延为子师,累岁无私干。顾公益重之。选贡士,授均州判官。再任定远经历,所至有善政。

国朝袁邦化,号敬亭、肖峰公子。以儒士授山西沁水丞。值流寇乱,兵火之后,代摄县事,抚恤招徕,政绩甚著。直指特疏荐举,以亲老辞归。勤于教子,长懋德,次懋功,自筮仕至通显,名称籍甚,皆公义方之训也。壮年失偶,终身不再娶,旁无姬妾,尤人所难。居乡平易乐施,无挟贵气。月旦重之,以子贵封光禄大夫,年八十有二卒。康熙八年,诸生吴养清、乡民魏延年等公举,督学蒋公题请崇祀乡贤。

袁懋功,号九叙,谥清献。丙戌进士,敬亭公次子。总角时,聪颖绝人,笃志勤学,克孝克弟,喜怒不形,善诗工文,识者早以大器期之。及成名,历显要,承颜养志,恭敬无违,偕兄都谏修庵,怡怡奉亲,居然万石家风也。初抚滇南,钦赐袍马,及内帑三千两,平定安集,积有勋劳,丁敬亭公艰,服阕,推抚山左,陛辞,复赐蟒服鞍马。在任,仁慈廉静,正己率下,一如抚滇时。居乡谦和平易,赈贫乏,立义学,修泮宫,凡有益桑梓者,靡不力行焉。康熙十年卒于任。钦赐祭葬碑文,谥清献,山左士民公请崇祀名宦。十一年,本学诸生周溥卿,民魏延年等公举,督学王公题请崇祀乡贤。

①绳绳[mǐn mǐn],《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朱熹 集传:“绳绳,不绝貌。”

②阴骘[yīn zhì],无心行善,即为阴骘。

德行

明宋琰,性至孝,永乐初年,奉二亲避兵于寿光,母殁,殡于浅土。父命先归母榇,为大水漂没,琰号泣几绝,乃刻木为母供养弗怠。

田迎,性温厚,事母至孝。母殁,庐于墓侧,教谕段濂赠以诗,有泪洒荒邱草之句。

崔光业,坊市人,侍父至孝。父疾,啮指祷神,愿减己寿,以益父。父殁时光业家贫,才十八岁,为儒童,结庐墓侧,三年不见齿。后入邑庠,甘贫乐素,继母殁又庐墓三年,乡人称之。院道相继旌奖,曰儒门孝行,曰敦孝,曰庐墓维风。崇祯九年,督学汪公题请赐银建坊表之。

柰参事见墓表。

李景春事见墓表。

郭承祚让贡吴周正,隆庆六年,学院傅赠扁,尚义隆让,县学题德行牌于明伦堂,孝友克敦,谦恭夙著,学识优长,才节完具,屏迹公门,甘贫忘窭①,通学公举,学院特旌其贤。

程惟远,坊市社人。朴茂负直节,慷慨好施与,里中义举,事无官民巨细,皆不惜垂橐焉。亲故不赡者周之,取予平等,不欺五尺,负逋者虽更贷,必应之,无吝色。众诧曰:人负我锾②,不诛偿幸矣,复尔尔,得无过乎?远曰:彼非急难不复告我,我挟而难之,不忍也。疾革,谕后曰:我生无他长,惟周急一节,尔辈毋违遗训。尽焚所负券而后殁。先是,陈令、焦令旌之,楔曰:齿德并茂。曰:德义可尊。父璋,潞安广文,以文学称。

尹邦孚,字从信,邑子衿也。性谦抑严重,疏财惠贫,忍辱不报。喜治圃,功名淡如也。有逾垣窃果者,孚见之,曰:汝家无此耶?以所窃悉畀③之,且更益焉。崔郎中旻见而奇之,妻以孙女。后通学公举。乡宾曰:存心忠厚,率履端方,令子善孙,世德永光,邑推达尊,乡宾奚参。年八十有二,终于子乾为彰德府判官署。

袁文宗,字道彰,号胜峰。延福屯籍,浙江余姚人。赋性恬素,容貌端凝,以例授平阳府幕,拜命后,辄隐居不仕,闾里高之。家仅自给,而性好施,人负其贷,不责报,岁歉,屡发储粟以赈之。北城外桥每圮,即鸠工葺治,人以为常,而文宗亦若以为己事也。北门有井,岁久皆塌,捐槖④甃⑤之,不醵⑥ 一钱,人甚德焉。舍地二十亩为义冢,以掩枯骨,知县沈万钶为立石纪其事。尤潜心佛理,构白衣寺于北城隅,费以千计,供僧焚修其中。文宗朝夕持戒惟谨,年逾七十,人皆称为袁善人。邑诸生耆民等,为白其行于县,上之司道,给尚义可风、乡评推重、高义可风诸扁旌之,公举入志。

李维新,港西社人,庠生。施德好义,积资为善,宗族贫不能婚娶者,辄代为毕事。岁延良师训族子弟,异姓来学者亦乐馆谷焉。城邑岁时一至而已,年逾七旬,乡士民公举入志。

张应捷,号奎宇,县学生。性骨鲠朴诚,挥霍有为,遇县有公事,不避权贵,轻财仗义,乡亲贫不能葬者,每为之营襄事。崇祯年间,阖学公举德行,督学霍批准给官带。

杨一鹗,庠生。兄弟四人,父节,禀生,继娶李氏。父临殁,嘱曰:李虽继母,汝辈事之如我在时,吾目瞑矣。鹗等泣应曰:敢不如命。既而事母尽礼,甘旨无缺,母殁,哀痛厚葬,不异所生。

国朝袁文礼,号肖峰,延福屯籍,浙江余姚人。以儒士补平陆丞,解任归,与乡人处,由由不自失,积德累仁,不求闻誉。老年目力炯炯,少壮莫能及,寿九十有四。后以两孙修庵清献贵,累赠光禄大夫。

王体乾,号在田,贡士,任霑(同沾)化县知县。父中轩公,以拔贡任辽左经历,卒于任。时诸弟尚幼,公于兵戈扰攘中,千里扶榇归葬,同妻许氏,勤俭和顺,奉母读孝,为诸弟婚娶,课以经书,俾各成立,兄弟同居,一钱尺帛,不入私室,至亲四十余口,内外无间言。弟体坤,体元,禀生,体恒,贡生,体晋成丙戌进士,皆公教训之力也。母有心疾,岁尝二三发,母不食,公亦不食,自解绶归,年六十余,母尚在堂,兄弟怡怡以悦母心。母殁,哀毁尽礼。知县余公贺公任公耿公,俱有扁旌其孝友焉。

袁懋德,字六完,号修菴(同庵),幼以孝友闻,痛母早逝,哀慕不忘,事父敬亭公,情意纯笃。宦游京师,寝膳承颜,不以贵显少怠。父偶染疾,汤药必亲,婢仆不得与。父偶少怒,即踧踖⑦不宁,百方解喻,否则邀亲友相与盘桓,必父愉怿乃安。父殁,哀毁骨立,居丧断绝荤酒,孺慕三年如一日。归葬香邑时,天雨,道路泥泞,公与清献公扶柩徒步泥淖中,都人聚观,莫不叹息。与清献公友爱甚挚,清献之卒,公方会客,闻讣,恸哭踣⑧地,绝而复苏,座客俱挥泪而散。其他脱骖赠舟,设糜施药之类,未可枚举。要其孝友大概如是,凡事关桑梓者,靡不力任,以为香邑留永利焉。

王体元,号正田,廪生,幼聪颖旷达,文不起草,援笔立成,语多警拔。善书,挥毫若飞,端楷遒劲,尤善大字,雄浑可观。长于题咏,工画能琴,多力善射,事母奉兄,克尽孝悌。闾里重之,不特以其材艺也。

董佳珍,号我瑞,从学斗光罗公,入宣府卫庠,后弃儒习武,性豁达有为,与人交,谦和柔顺,轻财济困,为人排难解纷。友爱同气,于寡妹犹所赒⑨恤。城隍庙倾圮,捐资补修。康熙七年,河水泛滥,西门当水之冲,时夜方半,水势益汹涌,声如牛吼,及鸣锣聚众,自备草席等物,买土塞门。水没城墙三十余甎⑩(同砖),卒以就平,倘水至时稍缓堵御,则城内皆洪流矣。

①窭[jù],贫穷。

②锾[huán],钱币。

③畀[bì],给。

④槖,囊也。

⑤甃[hòu],砌,垒。

⑥ 醵[jù],指凑钱,集资。

⑦踧踖[cù jí],恭敬小心的样子。

⑧踣[bó],跌倒。

⑨赒[zhōu],接济,救济。

⑩甎,同砖。

耆善

杨昂,渠口社人,德性平易,专务农桑,不慕荣利,与妻田氏并享百岁。明万历二十九年,知县徐兆麟请给冠带月粮。

秦和,延福屯人。性醇谨,与物无忤,族有贫乏者周之,里有难者救之。家类中入,奉如寒素,耕植之外,无营焉。邑有公事之急,多所资藉,和即赴之如驱,其好义乐施类如此。岁举耆饮,和必与焉,因表其庐山曰义民。

孙仲金,刘宋社人。

王经,港西社人。

李朝鸾,港西社人。

崔儒,坊市社人。

刘良,坊市社人。

刘浩然,口头社人。

阎得才,阜城屯人。

魏良栋,马家窝社人。

王瓒,港西社人。

曾惟精,足食屯人。朴直睦闾里,里中人相构,得惟精一言辄解,不烦有司。或以急告必周之,祝融不戒,庐舍皆烬,惟精第默省己过,无怨惜之容,与刘程二姓交善,数十年不衰,寿八旬。

甄奇,港西社人。

王梦麟,马家窝社人。罗进礼,港西社人。

颜佩,坊市社人。

陈栋,港西社人。

崔茂,坊市社人。

王奇,坊市社人。

陈河,坊市社人。

蒙守仁,刘宋社人。

王问孝,坊市社人。

王环,港西社人。

陈惟时,港西社人。

崔良,渠口社人。

国朝

崔大道,家业丰足,好善乐施。东门旧桥圮,行人病之。道捐甓重修,至今五十余年,邑人共享其利。

袁弘道,号碧山,延福屯籍,浙江余姚人。精业儒医,性温和洒落,药不计利,平易近人,诸事练达,善于解纷。颇精书,谈论吟咏,大为士大夫所赏识,今有子士熠,邑廪生,读书有大志。

陈守诚,号敬吾,持身恭俭谦和,终身无喜怒之色,长淡泊,杖履逍遥,八十有六。

周嗣睿,号明通,谨厚朴诚,和于兄弟,勤于训子,足迹不入公门,有子五人,孙十三人,曾孙六人,寿八十有八。

许尚贤,号□□,忠厚梗直,孝弟力田,林泉自适,终身未入城市,寿八十有五。

黄嘉瑞,号思桥,徽州歙县人,寄籍香河,温和恭让,民物无竞,捐资修尊经阁,邑人皆以长厚称之,寿八十有三,今子孙绳绳,诚德厚之报欤。

周思智,延福屯人,力田为业,忠厚朴诚,阖学公举乡饮。

张秉忠,号诚宇,延福屯人。为人忠厚朴实,兄弟同居三十余年,急公好善,乡党服其信义,士民公举乡饮。

贞节

王氏,刘暹妻。明弘治三年,暹卒,氏年十九,坚志守节,抚子刘子渊为庠生,后知县周公表其门,曰贞节。

曹氏,李堂妻。嘉靖二十年,堂卒,氏年二十,矢志靡他。后知县王纬旌其门曰,柏舟遗芳。

李氏,坊市社崔峨妻。嘉靖十八年,峨卒,氏年二十,子女不育,贫苦无聊,以针黹自给,贞久不惑,寿八十。

萧氏,生员崔镒妻。嘉靖三十六年,镒卒,氏二十三,无子,抚一女,适庠生芮照。知县杨万祺扁其门曰,表扬贞节。

潘氏,坊市社崔维邦妻。万历二年,维邦卒,氏年二十四,奉八旬舅姑,抚四龄幼子,艰苦万状,守节不移,年六十一卒。

王氏,渠口社生员周克宽妻。万历十三年,克宽卒,氏年十八,子在孩提,家贫矢志,年逾七旬。

牛氏,张拱耀妻,年十六归耀。耀性至孝,因父丧哀毁骨立,疾作,氏不解带者数月,药饵不效,祷天割股,和羹以进,竟不救。氏绝粒泣五昼夜,不止,愿速死以谐同穴。妹嫂及妯娌强劝之食,不听。姑因泣曰:子死矣,我见媳犹子也,汝不食,我亦不食,汝死我亦死矣,幸少留以终我余年。氏不得已,勉就食。耀卒时,氏方十八,数十年永檗如一日,邑诸生王永明等,公举旌其庐曰贞节。

李氏,王永任妻。永任卒,氏年二十二,遗三孤,长六岁,次四岁,季在襁褓。永任故业儒,无遗产,氏勤纺织,以供其舅,甘旨不缺,与永任在日无异。

逊氏,生员孙正祚继室,事姑甚孝。姑病,默祷,愿以身代,己巳①城破,扶姑潜藏于地窖,甫封窖,兵猝至,氏曰,姑得生,吾死无恨,矢志不屈,身被重伤而死,督学霍题准竖坊赐匾以旌义烈。

崔氏,王公锡田继室,己巳城破,氏方青年,一女尚襁褓,与众决曰:我义不受辱,但幼女呱呱,未免遗恨,乃乳母毕,将自缢。众苦劝留之,少顷,已殒于户后矣。督学霍立扁旌之。

李氏,生员王之俊妻,年二十,嫁未半载,闻城破,号痛以死自誓,奔赴积薪内自缢,与婶姑同时收殓,颜貌如生,督学霍立扁旌之。

许氏,生员周腾麟继室,麟寄居都中,城破,氏芳年美丽,兵欲犯之,义不受辱,遂死于刃下,督学旌其节义。

王氏,生员孙润妻。年二十七,润疾笃,氏曰:君无虑妾,妾敢以死誓。润卒,时老姑七十余,遗孤甫六岁。氏垂泣曰:夫死义当从,但姑老子幼,谁其事育?遂坚志自守。值年荒,姑不忍,欲嫁之,氏矢曰:宁饿死弗失节。日事纺织,教子读书,子名大成,万历丙午岁贡。知县王道定举其德行而旌其母焉,至今书香克继云。

孙氏,生员王国忠妻。忠卒,氏年十九,子方襁褓。父母怜其韶年,县贫窭,欲嫁之。氏以守节自誓,拮据将五十年,子孙成立,足娱晚景云。

张氏,生员王之英妻。英卒,氏年二十三,止一女三岁,苦节自甘,勤于女红,女又亡,伶仃孤苦,年久不渝。知县丘应登旌之曰,劲节凌霜。

周氏,生面尹鸿渐妻,鸿渐卒,氏年二十八,一子尚幼。誓守节,教子成立,有孙,淡泊终身,卒享上寿。

魏氏,云曇(同昙)周氏侧室,公死于王事,氏年二十八,遗孤方数月。自公去世,家业凋零,薪水缺乏,苦守数十年,纺绩自给,后遗孤成立,子孙绳绳焉。

刘氏,生员陈邦谟继室,邦谟卒,氏青年守志,不辞勤苦,抚育前子,不异所生,年六十五终。

张氏,生员孙维正妻。正卒,氏年二十岁,子女俱无。立志守节,与族人约曰,田产俱以相付,不缺衣食养我而已,于是将居室筑垣周之,止留一户,与夫之叔号月亭者相聊,月亭故盛德士,富而好礼,亦与氏约曰,饮馔衣服,我悉供之,氏足不履户外,惟元旦一拜月亭,月亭亦答拜,如此者五十余年,寿七十八卒。

陈氏,贡生吴养濬妻。濬死于兵,氏痛夫死非命,立志守节,抚幼子教以诵读成立,有孙,氏享寿八十余。

赵氏,儒童王之楫妻。楫卒,氏年二十三,止生一子,甫数月而夭,父母怜其孤苦,命之改适,氏大痛曰,我命薄遭此,何改适为,我亦不久于人世矣。立志自守,后三年抱疾,不服药而卒。

吴淑姐,生员吴养潚幼女,年十六,己巳城破,女与祖母张决曰,身可杀不可辱,后园井乃吾死所也,遂赴井而死。兵退,视其尸,面貌如生。士民闻之宪台,给扁曰,志气凌云。县扁曰,孝女完贞。儒学扁曰,致命遂志。袁清献公为士时,有诗挽之。

卢氏,坊市社民,崔斗之妻。斗亡,时氏年二十三,遗孤二人,长四岁,次二岁。氏穷苦自甘,立志守节,孝于舅姑,勤于教子。长男鸣凤,列名胶庠县尹具扁旌其节行,年六十九而卒。

吴氏,儒士汪自高妻。夫亡,年三十岁,守节,禀性淑慎,有冰霜操,教子成立。长男朝鼎廪生,次男朝鼐庠生,县学有扁旌其慈育双凤,年七十八而终。

阎氏,乡民计守礼妻。夫亡,年二十六岁。甘贫守节,抚子成人,有孙允中庠生,年八十二而终。

张氏,生员马文焕子妇,夫亡时,氏方年十八岁,怀孕在身,后产一子,立志守节。抚育其子成立,孝事舅姑,至老不衰。

尹氏,喻力仁之妻。力仁早卒,氏苦节自守,事舅姑以孝,课子喻尔福列名胶庠,慈孝贞操,寿逾八旬。

①注:己巳之变——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在与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议和失败后,兵行险招,“暗度陈仓”,发生了清军兵临京都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在皇太极率领下,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11月18日,满清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戒严,兵部侍郎王洽急调各路勤王军保卫京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