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已经休整了半个多月的红军主力,此时兵强马壮,士气旺盛,已经做好了追歼敌人的各项准备,而国民党军队的撤退,正是红军反击的大好时机!

9月6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多次接到地方游击队和当地群众送来的情报,说兴国地区的敌人已经开始沿高兴圩大道向北撤退,而且撤退的速度很快,两三天内就能走完。毛主席、朱德当即决定:

首先抓住兴国北撤之敌一部歼灭之,尔后伺机扩张战果,并确定第三军、独立第五师迅速抢占老营盘,截断敌军退路;第三军团、第四军(指挥第三十五师)及第三十五军分别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攻击高兴圩及其南北地区之敌;第七军牵制兴国之敌。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神行太保”罗炳辉牵制敌人,追击就要看“飞将军”黄公略的了。当天,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就带领全军赶到老营盘一带设伏。

7日拂晓,黄公略带领参谋长陈奇涵等人登上老营盘山崖考察地形。极目望去,只见群山连绵,环立如障。高明山巍然耸立,左接牛轭岭,右连野猪岭,一条山路由南向北,曲曲弯弯,穿山而过,通往泰和。看到这些,黄公略对身边的参谋长陈奇涵说:“只要堵住黄土坳,敌人插翅难逃。”

黄公略决定:将部队隐蔽在这里,待敌军路过时,出其不意地从侧后予以猛烈袭击。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他迅速召集师级以上将领进行战斗部署:军部率第9师,和萧克所率独立5师占领高明山,正面出击;陈伯钧率领第7师悄悄埋伏在牛轭岭,打左翼;王如痴率领第8师插向野猪岭,打右翼,堵击高明山方向的援军。

很快,红军按部署集结完毕,一切又回归了平静。晨风轻轻地拂动着树枝、竹梢,鸟儿安详地飞过,一派祥和、宁静之景。看到这如画的景象,有谁能想到红三军一个军的人马正埋伏在这里等待战机呢?

天亮没多久,三架敌机来到了山岭的上空,嗡嗡地低飞着、盘旋着,似乎在寻找安全的撤军路线。而此时,飞机下,密林中,红三军指战员们早已严阵以待,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也没有一个人暴露身影………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敌人的三架侦察机在上空转了一阵,显然什么也没有发现,又嗡嗡地飞走了。

“准备战斗!”黄公略一声令下,全军将士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果不出黄公略所料,在敌机飞走后不久,大队敌人便鱼贯而入,乖乖地钻进了毛主席做的”布袋”里。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鼎文第九师独立旅,正沿黄土坳、老营盘向北,往吉安逃窜。

红三军和独立第5师迅速出击,首先攻占黄土坳,切断敌军同其后续部队的联系,接着从北、南、西三面向敌人发起猛攻。顿时,如晴天霹雳,似平地惊雷,火光四射,枪炮齐鸣,喊杀声、口号声,震撼山岳,红军漫山遍野地从“地底下”冒了出来,枪弹、手榴弹也暴雨般地向敌人倾泻而下……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敌人遭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先是被打懵了,震呆了,待清醒过来后,又如笼中困兽般拼命突围,顽强抵抗。黄公略密切注视着战情的发展,下令部队“将敌人分段吃掉”。被困在老营盘的敌军,在几面火力的夹击下即刻被分割成数段。激战持续到下午2时许,红军全歼该旅,俘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0余支,机关枪35挺,迫击炮10 门,各种子弹60余万发,电台1部。

老营盘一战,黄公略率领红三军打出了工农红军的神威!国民党大为震惊,红军战士则更加威猛自信。

战斗结束后,红三军和总部一时失去了联系。据时任红三军军医处政治委员的杜平回忆: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当晚,黄军长命令部队在老营盘南面的吃水坑子一带集结,等待总部的指示。第二天中午,军长要我带一个加强连去找总部,把一份报告交给朱总司令、毛总政委,并强调“这个文件很重要,你一定要送到!”见到朱总司令和毛总政委后,我把黄军长的信递了过去。朱总司令看完信,挺高兴地告诉毛总政委:“黄公略打了个胜仗,歼灭蒋鼎文的一个旅!”毛总政委也高兴地笑了,连声说:“好!公略打得好!”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经过这次战斗的打击,敌军再也不敢经这条路北撤,蒋鼎文第4军团余部和韩德勤第52师改道崇贤、东固向吉安撤退。红军侦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集中兵力,对北撤之敌实施追击。

9月15日拂晓,在敌第四军团余部的主力已通过方石岭隘口后,红军追击部队赶到,并抢先控制有利地形:从鸟石下经竹高岭、长坑、塘山坳攻占了安子山制高点,用火力压制白石之敌,并封锁了珠岭、白石通往张家背、东固山的山隘口。

敌第52师及第四军团的炮兵团和步兵一个营被包围于方石岭以南地区。黄公略和彭德怀、罗荣桓等一起运筹帷幄,直接指挥部队。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红三军、红四军和红三军团兵分三路由西向东,实施分割包围,乘敌人后撤,队伍混乱之机,将敌军拦腰折断,猛烈侧击。双方激战至上午9时,敌军全部被歼灭。敌师长韩德勤也当了俘虏,可惜当时没认出来,他化装成伙夫,混在俘虏群中领了3块银元逃走了。

由于红军各路攻击部队密切配合,方石岭战斗取得重大胜利。全歼敌第52师和第9师炮兵团及1个步兵营,俘敌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4500 余支,机关枪70余挺、各种子弹120余万发,骡马200多匹。这时,国民党第四军团已经到达东固的部队见机不妙,匆忙经富田逃至吉安,其他各路也纷纷撤退到永丰、宜黄、南城、南丰、广昌、宁都、赣州等地。

令人遗憾的是,方石岭战斗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东固六渡坳突遇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一颗将星,过早地陨落了……

黄公略是红一方面军中深孚众望的一员大将,苏区军民把他摆在与毛主席、朱德、彭德怀同等的位置,称之为“朱、毛、彭、黄”。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尤其是在湘鄂赣苏区、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朱、毛、彭、黄”的威名,几乎妇孺皆知,国内国外的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也常用“朱、毛、彭、黄”的称谓来代指他们统帅的中国工农红军。

毛主席1930年7月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曾有“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诗句,高度赞誉黄公略及其领导的红六军(红三军)在赣西南一带开展的革命斗争,也体现了毛主席对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坚决执行毛主席“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

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黄公略率领红三军担任龙冈战斗的正面攻击,以寡敌众,为友邻部队迂回包抄争取了时间,所率红三军歼敌占总数的一半,居功至伟。

战后,毛主席兴奋地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这里描写的就是黄公略等指挥阻击战的一些情景;在第二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因势制变,根据山民提供的秘道,改变行军路线,巧妙地将阻击战演变为伏击战,为全歼公秉藩师立下头功。

毛主席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称赞黄公略及其红三军将士的神威:“……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自此,“飞将军”黄公略的美名,传遍整个苏区。

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指挥红三军配合兄弟部队首战莲塘,次战良村,再战黄陂,三战三捷;老营盘一战,又取得歼敌蒋鼎文第9师独立旅的胜利,此后,还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敌第52师等部,立下了赫赫战功。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辉煌的战绩,使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也使黄公略成为蒋介石的心头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就指使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把黄公略的母亲、妻子押至长沙做人质,接着在《大公报》和《湖南民国日报》分别刊登造谣文章,胡说什么“自彭德怀黄公略与赤匪朱毛发生意见后,即将妻子送至长沙何键为质,表示投诚,协剿朱毛”云云,企图利用反间计离间黄公略和工农红军。

同时,蒋介石还委任黄公略的堂叔父黄汉湘为宣抚使,进驻南昌,并派其兄长黄梅庄为少将参议,让黄梅庄带着蒋介石、黄汉湘的亲笔信及1500元银元到苏区招抚黄公略。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时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一面设宴款待这位“贵客”,一面立即电告毛主席、朱德候示。

毛主席复电:“这个问题由公略自己处理。”

正在宜黄扩红、做群众工作的黄公略接到前委及毛主席的电报,知道自己的大哥充当了蒋介石的说客后,怒不可遏,不顾母亲、妻子尚在敌人手中,立即拟电稿给前委:

……在红军的沉重打击下,蒋介石为了挽救他的失败,采取了分裂红军的可耻阴谋。我黄公略坚信革命必定成功,对蒋介石不抱任何幻想。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我义无反顾,与黄梅庄一刀两断,并请求将黄梅庄处以死刑,将黄的口供印发各军,借以教育部队提高警惕。……

不久,毛主席在宁都红三军全体指战员和当地数千群众的誓师大会上特别提到:

前几天,蒋介石派黄军长的哥哥来诱降,黄军长毫不动摇,大义灭亲,把他的反革命哥哥杀了。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坚定性。我们的事业有这样的同志为之奋斗,还能不成功么?

方石岭战斗结束后,黄公略带领部队向瑞金方向开拔。当队伍进到东固六渡坳时,突然遇到蒋介石的飞机前来侦察,黄公略迅速安排部队隐蔽避敌。当他得知第七师还在罗坑那边向这里开过来时,竟奋不顾身地冲出藏身的土屋,站在山坳口指挥第七师就地隐蔽,并指挥机枪手对空射击。眨眼间,敌机一阵扫射,三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黄公略,他顿时血流如注,昏了过去。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参谋长陈奇涵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本来,黄军长是不会出事的,他甩开警卫员跑到下面指挥,一下子成了敌机的目标。一家意大利达格佛斯式飞机向他俯冲,子弹打中了他的腹部。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着伟大的革命事业。他用虚弱的声音对身边的战友说:“继续准备啊!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迟早总要到来!”

毛主席、朱德听到黄公略受重伤的消息,立即带人赶来,指令要尽一切办法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抢救无效,黄公略壮烈牺牲。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毛主席悲痛万分:“公略同志政治、军事都很强,死得太可惜了……”朱德痛惜地说:“我们有名的军长黄公略,被敌机击死。黄同志是智勇双全的人才,是我们顶大的损失。”

彭德怀闻讯后失声痛哭,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9月20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兴国水头庄召开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祝捷大会暨黄公略军长追悼大会。

大会在肃穆的氛围中举行,毛主席和朱德等领导人都讲了话,对黄公略的牺牲表示沉痛的哀悼与惋惜。为了永远纪念黄公略,这年11月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分别在瑞金叶坪和东固六渡坳建立公略亭,将中国工农红军第2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划出吉安、吉水、泰和三县的部分区域成立公略县。

蒋介石反间计不成,对黄公略痛下杀手,飞将军黄公略牺牲时仅33岁

公略县成立那天,当地军民又隆重举行了黄公略军长追悼大会。毛主席亲撰挽联,高度评价黄公略一生的功绩,寄托自己和苏区军民对黄公略的无限哀思。挽联写道: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战友遽去,令人痛心,让人长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