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作者:二三里资讯

“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优秀的医生,给奶奶治好所有的病,让爸爸的耳朵能听得见、嘴巴能说话,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在张雪梅的日记里这样的一段话尤为醒目。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今年11岁的张雪梅出生在榆林市佳县木头峪乡的一个小村落,在她6个月大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而聋哑的父亲也只能干些简单的农活,一家人只能靠着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扶维持生活。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今年70多岁的刘翠芳告诉华商报-二三里记者,为了让张雪梅在镇里的学校上学,自己特意从老家搬到这里店镇,租下学校附近的一孔窑洞供孙女念书,而聋哑儿子还留在老家种地。“我孙女也特别懂事,怕我年龄大干活不利索,就抢着把能干的活都干了。”

“在家干活一点都不累,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照顾我,只要是我能做的,我都要给奶奶分担。”张雪梅她坚定的说,自己会用柔弱的肩膀和不懈的努力,与奶奶共同撑起这个“残缺”的家。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特殊的家庭出身磨炼了张雪梅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性格,骨子里有着一种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韧劲,让她成为家中的小小“顶梁柱”。而在老师白婵婵眼里,张雪梅更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自从今年接手她们这个班以后,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白婵婵说,别的孩子完成作业都要靠着家长监督,而张雪梅不仅能顺利完成作业还能主动和自己请教一些问题。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只要遇到困难,我们就会想到张雪梅,她是个‘小雷锋’。”在学校,提起张雪梅,同学们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在同学们眼中,她是个热心的学生,有的同学遇到不会的题时,她会耐心地给对方讲解。“张雪梅的成绩能稳定在班里的中上游,和她的自律有很大的关系。”白婵婵说,自己也会有意把性格相符的同学和她调整为同桌,确实也起到了良性作用。

刘翠芳告诉华商报-二三里记者,张雪梅现在享受政府给低保,也有爱心人士送来的生活用品。“不管生活再困难,只要我还在,就一定会让孩子继续把书读下去。”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编辑 张晗

「凡人故事」榆林11岁女孩与奶奶撑起残缺的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