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長大以後我想當一名優秀的醫生,給奶奶治好所有的病,讓爸爸的耳朵能聽得見、嘴巴能說話,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在張雪梅的日記裡這樣的一段話尤為醒目。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今年11歲的張雪梅出生在榆林市佳縣木頭峪鄉的一個小村落,在她6個月大時,母親離家出走,至今未歸,而聾啞的父親也隻能幹些簡單的農活,一家人隻能靠着政府發放的低保金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扶維持生活。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今年70多歲的劉翠芳告訴華商報-二三裡記者,為了讓張雪梅在鎮裡的學校上學,自己特意從老家搬到這裡店鎮,租下學校附近的一孔窯洞供孫女念書,而聾啞兒子還留在老家種地。“我孫女也特别懂事,怕我年齡大幹活不利索,就搶着把能幹的活都幹了。”

“在家幹活一點都不累,奶奶年紀都這麼大了,還要照顧我,隻要是我能做的,我都要給奶奶分擔。”張雪梅她堅定的說,自己會用柔弱的肩膀和不懈的努力,與奶奶共同撐起這個“殘缺”的家。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特殊的家庭出身磨煉了張雪梅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性格,骨子裡有着一種不向任何困難低頭的韌勁,讓她成為家中的小小“頂梁柱”。而在老師白婵婵眼裡,張雪梅更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自從今年接手她們這個班以後,我發現她是一個非常棒的孩子。”白婵婵說,别的孩子完成作業都要靠着家長監督,而張雪梅不僅能順利完成作業還能主動和自己請教一些問題。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隻要遇到困難,我們就會想到張雪梅,她是個‘小雷鋒’。”在學校,提起張雪梅,同學們都會為她豎起大拇指。在同學們眼中,她是個熱心的學生,有的同學遇到不會的題時,她會耐心地給對方講解。“張雪梅的成績能穩定在班裡的中上遊,和她的自律有很大的關系。”白婵婵說,自己也會有意把性格相符的同學和她調整為同桌,确實也起到了良性作用。

劉翠芳告訴華商報-二三裡記者,張雪梅現在享受政府給低保,也有愛心人士送來的生活用品。“不管生活再困難,隻要我還在,就一定會讓孩子繼續把書讀下去。”

華商報記者 楊虎元 編輯 張晗

「凡人故事」榆林11歲女孩與奶奶撐起殘缺的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