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做一个目的主义者

作者:任公子随笔
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做一个目的主义者

目的性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带着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效果,想要谁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一个原则来监督整个做事的环节。

如果做事没有目的性的话,就会容易被别人给带偏,所以“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目的性就是在随波逐流,而有了目的性才叫逆风起航。

在巴西国家工业总公司主席斯特劳有一条著名的“伐木法则”,但凡能够围绕大树去砍树的工人,他的收获是最大的,因为他抓住了最想要的东西,也就最容易出成果。

在日常生活有很多件事情,也有很多个项目要做,如果说做事不带目的,不抓主要矛盾的话,就会被小事情给带偏,陷入鸡毛蒜皮的事情中没有办法脱身。最后总结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时候发现收获非常的少。

写文章要给文章设定一个中心思想,组织会议要给会议设一个议题,做一个项目要给项目设定一个主题,而做事情就要给事情设定一个目的,或者数据化的目标,而只有带有目标和目的的事情才能够开展最有效,最高效,卓有成效。

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做一个目的主义者

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远大的理想与规划,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就更有针对性,闯在社会,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不会做无用功,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这件事情我要获得哪些收获,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有了目标的人会考虑关于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思路。寻找什么样的资源和人脉有了目标才会决定事情的取舍,投入的时间的长短。付出的精力多少。

当然也就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的次序,如此便有了做事前后的时间节点,也就有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控。

对于未来有期许的人会容忍目前的不顺利或暂时的低薪。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岗位上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所要获取的内容是什么。即便有短时间的不如意,他们也会清楚这些都是暂时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