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汉朝在我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是第一个步入到强盛时期的封建王朝,除了军事、经济外,在文学上出现了不少传世之作。

《史记》、《汉书》、乐府诗,都让后世之人为之赞叹。而且汉朝作为汉文化的崛起时期,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时代情有独钟。

孔子的儒家文学,汉民族自己的传统衣饰——汉服。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受到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追捧和厚爱。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汉高祖刘邦却显得多多少少有些格格不入。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作为王朝的首任管理者,

刘邦却是一介布衣出身,既没有家世也没有背景,更不用说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

即使文化水平如此,但在位7年的刘邦仍然留下了两首传世佳作。

与之身世完全相反的,清朝第六任皇帝乾隆,作为皇家子嗣,从小就享受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个人学识也非常的渊博,而且对于诗词也是喜爱到疯魔的状态,经常有感而发。据史册记载,乾隆一生作了四万多首诗。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一、大风歌

公元前196年,异姓王英布被汉高祖刘邦打败,在逃亡的路上被普通百姓所杀。刘邦得胜班师回朝之时,路过自己的故乡——沛县。

于是便把昔日的邻家好友、各家长者邀请过来,一起畅饮十几日。

有一天喝得兴起之时,刘邦一边击打乐器、一边吟诵歌赋,随即当场创作了这首《大风歌》。刘邦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大风歌》恰恰通过粗狂豪迈的表达,以及全部真情的流露,哪怕仅仅三句成诗,也真实写照了刘邦的功成名就,表达了他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刘邦47岁起兵,54岁称帝。

虽然平定了异性王的叛乱,但想到自己的年龄和北方的匈奴的威胁,又感叹保家卫国的勇士在哪里。

二、鸿鹄歌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此时刘邦的心境与创作《大风歌》时完全不同。处处透露出了无奈,以及凄凉。当时的刘邦年事已高,需要确立太子继承大统。

皇后吕雉的儿子刘盈,作为长子嫡孙,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太子。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但刘邦其实对太子刘盈并不满意,认为他的才能有限,没有能力让大汉王朝长治久安。而戚夫人之子刘如意,能力突出,有安邦立业之才。刘邦非常喜欢,因此

想将太子废黜,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最终,

废除太子之事并未成功。

虽然刘邦贵为皇帝,拥有生杀大权,想做什么决定都可以,但考虑到一些客观原因,还是没有一意孤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深思。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而这四点原因最为重要:

吕雉皇后的家世背景以及与刘邦共患难的恩情。所有朝堂大臣,包括和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极力地反对。张良之计,让太子得到了刘邦都没请到“商山四皓”的支持。大汉初定,担心废黜太子,会步了秦朝的后尘。

至此,刘邦再有不甘之心,但看到太子与众多贤者相谈甚欢,这才不再坚持。而自知已无力回天,见到泣不成声的戚夫人,刘邦也只能宽慰道:

“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

《鸿鹄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创作出来的。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三、创作达人乾隆

古代人们对文人骚客的敬仰之情,可以说是天地可鉴。因此古代的君王,为了表现自己的文采,很多君王都会附庸风雅,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但能把附庸风雅做得过为已甚者的,

历史上乾隆皇帝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就是他在别人的作品上盖章和自己作了四万多首诗词。

《乾隆宝薮》中收录了乾隆皇帝1000余方的印玺,而未记录在案的也有700余方,总计1800余方印玺!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乾隆执政六十三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历史纪录,就是创作了4万多首诗。

要知道现今已知的唐诗有4.9万多首,乾隆一人之作,可以赶上一个朝代的作品了。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人李白,有一千多首流传于世;陆游活到八十多岁,也只有九千三百余首;白居易的诗歌,流传下来的三千余首;杜甫有据可查的,也只有一千五百余首。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所以说,

乾隆皇帝绝对是一个高产的诗人。

但其质量如何,可能就无法提及了。相信大家心中能够想起的诗句,应该只有收录到小学课本的《飞雪》一诗。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作品,其实这种诗句乾隆作了很多。吃个黄瓜写了一首《黄瓜》诗;还有颇具顺口溜气质的《高其佩指头画虎》等。

可以看出乾隆的诗句,完全属于写实派,往往都是由景而发,没有什么深度含义。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四、总结

刘邦白手起家,推翻秦朝,对抗西楚霸王项羽,平定异性王叛乱。

可以说整个人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对其人生感悟,要远远超过他人。

而乾隆出生就在皇室的温床之中,并未体验过打江山的艰难万阻。虽然执政期间平定了苗疆和西藏,但整体来说还是以稳定江山为主。在接过其父雍正整治后的官吏团队,也

将清朝鼎盛的时期延续了下去。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因此可以看出,刘邦虽然只写了两首诗。

但每一个字都表达了在当时不同阶段,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同时也通过诗词,向世人诉说了自己的所思、所忧。

乾隆诗词当中,更多的是在描写他经历过的每一个场景时,单纯的由景而感,没有任何的文笔,更不具备深一层的含义,只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刘邦的文化水平较低,一生只写两首诗,为何胜过乾隆的4万多首?

两者一比,

完全看得出刘邦的诗句,在深层含义中表达得更加的真切。

而乾隆更像是在写记事笔记,更贴近顺口溜、打油诗。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为数不多创作的两首诗,在后世流传中所得到的评价和赞叹,要远远的高于乾隆皇帝所作的四万多首诗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