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恩威并用,青年诸葛恪平定丹阳的过程不忍深思

作者:汉家布衣

诸葛恪很有才名,吴主孙权一度很欣赏他,出于培养年轻干部的考虑,任命他担任掌管军粮的节度一职。这个官职每天来往经手的文书案牍十分浩繁,诸葛恪对此并不喜欢。远在蜀国的诸葛亮听闻这个消息后,委托陆逊,把自己的担忧转告给孙权。

恩威并用,青年诸葛恪平定丹阳的过程不忍深思

网图

诸葛亮在书信中指出:“诸葛恪这个侄子的性格很粗疏,对于掌管军粮这样的重大岗位,他不会发挥出自己的强项,相反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因为性格原因导致出现重大失误。希望孙权能够妥善斟酌,对诸葛恪重新任用。”孙权素知诸葛亮的能耐,现在有了这个书信,自然高度重视。一番权衡后,打算让诸葛恪领兵,在军事上继承光大诸葛家的渊源家学。

诸葛恪此时敏锐捕捉到这个机会,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开挂人生的即将展开,随即向孙权表达了自己的志愿:丹阳这个地方山势险峻,老百姓果敢刚健,之前虽然也曾在那里征兵,但征召到的差不多都是边远外县的乡民,而腹地之民既不参军,也不纳粮。如果能把这些民众全部征召起来,将会大大壮大当地的军事能力,有鉴于此,希望能把自己放到丹阳太守的位子上锻炼。

恩威并用,青年诸葛恪平定丹阳的过程不忍深思

孙权:来源于网路

孙权将诸葛恪的建议在朝会之际让大臣们商量。朝臣们一致认为,丹阳地区地势险阻,老百姓崇尚习武,自制武器,平时出山为盗,遇到官兵围剿就逃窜躲避,因此官府拿这些人毫无办法。大臣们一致认为诸葛恪这个年轻人,好高骛远,浮躁性险,既无为官丰富经验也无马山治军能力,不可以担任丹阳太守一职。反对之声连连,就连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也认为自己的儿子前去不会取得成功。但面对众人的否认,诸葛恪一再坚持自己前去一定会胜利,起码能够给吴国在三年内凑够四万甲士。

反对之声四起,孙权听完大家的意见,心里有数了,不再犹豫了,在众人惊讶中让诸葛恪前去历练。

历练的过程简单叙述下,到丹阳后,诸葛恪传书四郡,命令各地务必严守边界,务必严肃律法,同时明立队伍,将已归顺的的山民也一并设吞聚居。这之后,要求各地将领,派兵严守险要据点,修筑围篱工事,不准与外界交兵。等到稻谷成熟之际,毫不迟疑地率领士兵抢收芟刈,所有地里粮食一粒不留。这么一顿操作,让隐藏在深山中的山民们措手不及,等到积粮食尽,只得被迫走出深山归顺投降。

诸葛恪见自己的一番操作渐渐奏效了,再次下令,对于这些弃恶从善、归顺教化的山民,要进行抚恤安慰,不得随意拘押。凑巧这时出现的一件事,再次帮助了诸葛恪。一个叫胡伉的长史抓住了名为周遗的山民,周遗过去因横暴为恶出名,让官府极为头疼。现在胡伉抓住了他,立即送到诸葛恪这儿来,本以为能够领赏,不料诸葛恪怪眼一翻,斥责胡伉不遵守自己的教令,随即命令左右将胡伉推出斩首示众。山民们知道这件事后,更加确信诸葛恪只是为了让大家走出山穴,于是一时之间,处处可见扶老携幼,迤逦于途的场面。

恩威并用,青年诸葛恪平定丹阳的过程不忍深思

来源于网络

这个故事,很简单,却也不简单。有很多细节值得复盘反思。

第一,蜀中诸葛亮很关心自己的这个侄子,这其实很符合本来的历史面目和人际关系。三国并非整日在厮杀中度过,如果仔细研究三国,会发现很多著名人物之间彼此沾亲带故,颇有意思。

第二,孙权了不起啊。面对朝臣的反对,能够力排众议,任命青年同志前去锻炼,且不是简单的挂职镀金,而是直接给予太守重要职位。成功了极有可能为吴国后世留下一个柱石大臣,失败了顶多是丹阳继续延续之前的一盘散沙。这个账算下来对孙权利大于弊。他才会大胆任用。而朝臣们的反对也很正常,你一个年轻人这么着急展露自己想干啥呢?脱颖而出的只能是战国之际的毛遂,而不是此时偏安的江东。年轻人想出头,先问问我们这些老人同不同意。

第三,诸葛恪有眼光有能力有心计。有眼光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与其在掌管军粮中锻炼,不如在治军的路子上锻炼自己。毕竟身处乱世,有枪才是草头王。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年轻,这是他治政治军的弱点,因为缺乏经验。这又是他的优点,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因为年轻才会让外界轻视他,这就会犯了轻敌的弊病。他的几项措施一经落实,让外界知道他不是膏粱子弟,他有自己的壮志和豪情。他有心机,知道攻心为上,强攻不如智取,智取不如心服。一番交手后,普罗大众被他收拾进了点缀自己顶戴和铺平自己仕途的彀中。

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逃匿山中的哪里是盗贼,分明是乱世中为了糊口的贫困百姓,彼苍者天,谁能想到堂堂赫赫的大汉朝子民也会有这么一天,害怕政府害怕朝廷,不想在战乱中散了家庭失了亲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诉求,也是对现实生活没有希望后的一种躲避和反抗。却在填饱肚子和顾全脸面中选择了前者,在或许会或许不会死于乱兵和苛政(毕竟诸葛恪是想更好征兵)和必然会饿死山谷中,只是因为看到了前者渺茫的希望,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慰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