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州艺术新秀丨李董董:在舞蹈中找到自我

作者:廖昊
台州艺术新秀丨李董董:在舞蹈中找到自我

李董董(男)

是跳舞选择了他

2003年,有两件事情让李董董印象最为深刻,一件是“非典”,另一件便是离开村里的小学,到河南商丘的艺术学校学习。

那一年,李董董只有13岁,正在上五年级。“有一天,艺校的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挑人。老师指挥所有同学在操场上站好。艺校老师来回走动、考察,挑选合适的苗子。后来,班主任给我一份纸质通知书,告诉我有机会去艺校学习,让我回家和家长商量一下。”

于是,李董董带着通知书回家。

父母问他,学校有多少人去。李董董回答,没有几个人被选中。

父母思考后说,去吧,去学门手艺,万一学习不好,还能有条出路。

说是“学习不好”,其实那时李董董的成绩在班级能排前三,是拿“三好学生”的。不过,他的父母向来心宽,李董董也说,“既然当时天上掉下一个机会,那就去试试吧”。

连要学什么都不清楚的他,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去县里参加复试。复试通过后,又去市区参加面试,面试也顺利通过,他开始等待艺校开学。

2003年12月,因“非典”而延迟的开学终于到来。

性格一向随遇而安的李董董,很快适应了艺校的学习和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学舞蹈很辛苦,开学前两个月,就有好多同学吃不了苦,选择退学”。原本一个舞蹈班有20多人,学着学着,李董董发现班上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他所在的班级坚持下来的,只剩3个人。

谈起这个,李董董有些感慨,“另外两个人都转行了,其中一个人跟着家里做生意,还有一个人在卖房卖车子”。没想到,他竟成班里“硕果仅存”的还在跳舞的人。

明白真正想做的事

李董董学的是民族民间舞,一般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专业课。

第一年,专业课的重点是练基本功。肢体僵硬的李董董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开筋”,“脚背、大腿、跨部、肩膀、胸腰、大腰,全部都要打开”。其中,开大腰是最痛苦的,需要人平趴在地上,抬起上半身,用手摸到靠近地上的脚脖子。每当这时候,教室里一片哀鸿,他也不例外。

“学跳舞,受伤是很正常的事情。”上学时,李董董有一次拉筋拉伤大腿,导致大腿肿胀得厉害,他只能扶着扶手小心上楼梯。毕业后,在一次翻跟头的时候,李董董一头扎在地上,从此留下暗伤,导致现在脖子没法大幅度仰动。

在校期间,李董董和同学还学习声乐,学习呼吸、手位、节奏等基础动作,也要练习倒立、跟头、空翻等一些技巧性动作,他最擅长的是空翻。

而更多的技能是李董董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离开学校,他和几个同学跟着老师,以跳舞谋生。这段时间,他遇到了北京来的舞蹈队,跟着她们练基本功,又跟着武功团的人学技巧,成长迅速。

后来,经同学介绍,李董董到温州一家歌舞团工作。在团里,他参与表演的《松·风》《老头乐》还获得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一等奖。再后来,李董董前往南京,加入南京青年歌舞团,参加过央视演出。几个月后,因为一些原因,他又离开了歌舞团。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而对于李董董来说,也许是“那一天我二十多岁,在我一生的迷惘时代”。

在李董董迷茫的二十多岁,他改过行,回老家开过店,“舞蹈是一直在动的,守店则需要一直安静地坐着。动惯了的人,是静不下来。那时看到视频里别人在跳舞,我的心里就十分着急,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再跳舞”。

终于,兜兜转转,他又回到了热爱的舞蹈行业。

舞蹈事业的新起点

201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李董董来到台州,加入了路桥区艺术团。

在台州,他重新回到了舞台,拥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2018年,李董董的双人舞《祈·盼》获得第六届台州市青年舞蹈大赛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舞蹈《你是我的菜》获得2018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银奖。去年,李董董在群舞《荒岛那年》《筑塘·逐梦》中领舞,作品入围2020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

台州艺术新秀丨李董董:在舞蹈中找到自我

李董董演出照

一件好的舞蹈作品,是音乐、舞台、编排、演员等各方面的配合,演员是作品的核心和灵魂。“站上舞台后,我的脑子里就只有音乐和动作了。当我真正投入到作品中,沉浸在角色里,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角色走,跳着跳着便不由自主起了鸡皮疙瘩。”李董董说。

在提升舞蹈技艺的同时,李董董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编导和创作能力,多次参加大型活动的舞蹈编排工作。

2018年,李董董在台州春晚中担任舞蹈编导;去年,他在温州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演出中担任执行导演;今年,他担任贵州丹寨春耕大典的执行导演……

跳舞和编导的满足点不同,跳舞是获得荣誉的那一刻,而编导是当镜头朝向演员的那一瞬间,“演员们穿上服装,带上道具,站到正确的位置,灯光一打,屏幕上他们的画面出来,我感觉我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上个月22日,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开幕式在衢州举行。开幕式上,《我的时代》和《数字之河》这两个节目的编排和指导就是李董董。“参与这项编排工作,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次活动很重要,要求很高。之前我都是给专业舞者排练,这次是给学生排练,而且参与人数比较多,调度和走位相对更复杂一些。”

无论是站在舞台上表演,在练功房里训练,还是在台下指挥,不同角色,都是同一个主题。舞蹈,已经成为他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的未来规划,也与舞蹈密不可分,“希望以后能遇到更好的艺术团队,或者开一家培训机构,挖掘和培养有舞蹈天赋的人”。

和舞蹈为伴十八载,有过波折,也有过放弃,但舞蹈在他迷茫的时候给他指明了方向,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带给他底气、满足和荣誉。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往期链接

赵子元、杜晓爽夫妇:在音乐道路上共同成长

方朗宇:挖掘“后浪”生力军,赓续曲艺传承发展

许梦渊:以乐为伴,曲艺人生

鲍晋雅:民乐“碰撞”戏剧,为天台文艺注入青春力量

廖志佳:舞蹈铺就人生底色

庞振宇:把戏剧带进更多人的生活

刘桂强:逐梦文艺舞台

章侃侃:音韵抒怀 歌唱台州

罗欢欢:艺无止境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