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美会晤后,美多个盟友对华示好,加拿大却挑衅:可放手对付中国

作者:王晋博士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引发了巨大反响,向世界各国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中美两国正在寻求缓和双边关系。中美会晤之后,美国的盟友们心领神会,立刻就改变了姿态,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众多美国盟友开始向中国示好,希望能够改变双边关系。当然,并非所有美国盟友都有很高的觉悟,比如加拿大,竟然传出了要放手对付中国的声音。

中美会晤后,美多个盟友对华示好,加拿大却挑衅:可放手对付中国

中美会晤结束后,从世界各地传来了好消息。11月17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在新加坡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美元首对话非常有意义且十分重要,澳大利亚也希望能够与中国做类似的事情。特汉还表示,澳大利亚正在寻求与中国接触,以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和问题。尽管这已经不是特汉第一次希望中澳进行对话,但是这个时间节点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同样是在11月17日,日本也传来一个消息。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确定不制定日本版所谓的《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此前,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对于岸田文雄的做法,日本媒体认为是为对华关系留余地。11月16日,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谈到了中美元首会晤一事,他表示美中关系的稳定在国际社会中极为重要,将继续推动中国履行作为大国的责任。

中美会晤后,美多个盟友对华示好,加拿大却挑衅:可放手对付中国

欧盟同样做出了反应。根据港媒《南华早报》11月17日报道,欧盟方面暂停升级对台贸易关系,打算11月19日宣布的“新战略形式”已经被叫停。此外,欧盟方面希望与中方重新接触,并且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举办一场“27+1”会谈,欧盟所有成员国和中国都参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会谈年底之前举办的难度比较大。但不管怎样,欧盟的姿态摆在那里了。

中美会晤举办之前,英国、德国也都对华释放出善意。德国留守总理默克尔就表示,欧盟与德国不应该与中国脱钩。而英国政府则是拒绝了英国议会的涉疆建议,反对将新疆人权定义为“种族灭绝”,并且不同意禁止进口新疆棉花。尽管英德两国示好中国是在会晤之前,但这说明西方国家都有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意思,这本身就是非常积极的一面。

中美会晤后,美多个盟友对华示好,加拿大却挑衅:可放手对付中国

不过,并非所有的美国盟友都这么“懂事”,加拿大就是其中的典型。当地时间11月16日,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报道称,加拿大政府在接受问询时承认,曾经扣押过中企生产的服装,事情发生在今年3月份到11月3日之间。加拿大自由党国会议员萨祖贝里声称,加拿大应该参照美国的做法,严禁进口一切来自新疆的棉花或西红柿等货物,理由就是所谓的“强迫劳动”。

萨祖贝里还挑衅道,如今康明凯、迈克尔已经回国,加拿大不需要有太多顾忌,可以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继续对付中国。萨祖贝里的这番话,就能充分反映出这个人看不懂形势。在美国主动寻求改善中国关系的大背景下,萨祖贝里竟然想着法要为难中国,而且想下狠手,只能说明觉悟太低,不想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机敏。

中美会晤后,美多个盟友对华示好,加拿大却挑衅:可放手对付中国

当然,从欧日澳的转变来看,说明他们都是唯美国是从,并没有独立的政策。如果哪一天美国再次转向,这些国家估计也会调转枪口。所以说,即便是这些国家目前示好,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需要保持谨慎,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