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會晤後,美多個盟友對華示好,加拿大卻挑釁:可放手對付中國

作者:王晉博士

中美元首視訊會晤引發了巨大反響,向世界各國傳遞出了一個重要的資訊,那就是中美兩國正在尋求緩和雙邊關系。中美會晤之後,美國的盟友們心領神會,立刻就改變了姿态,包括歐盟、日本、澳洲在内的衆多美國盟友開始向中國示好,希望能夠改變雙邊關系。當然,并非所有美國盟友都有很高的覺悟,比如加拿大,竟然傳出了要放手對付中國的聲音。

中美會晤後,美多個盟友對華示好,加拿大卻挑釁:可放手對付中國

中美會晤結束後,從世界各地傳來了好消息。11月17日,澳洲貿易部長丹·特漢在新加坡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中美元首對話非常有意義且十分重要,澳洲也希望能夠與中國做類似的事情。特漢還表示,澳洲正在尋求與中國接觸,以解決雙方之間的分歧和問題。盡管這已經不是特漢第一次希望中澳進行對話,但是這個時間節點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

同樣是在11月17日,日本也傳來一個消息。根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确定不制定日本版所謂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此前,部分西方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對于岸田文雄的做法,日本媒體認為是為對華關系留餘地。11月16日,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談到了中美元首會晤一事,他表示美中關系的穩定在國際社會中極為重要,将繼續推動中國履行作為大國的責任。

中美會晤後,美多個盟友對華示好,加拿大卻挑釁:可放手對付中國

歐盟同樣做出了反應。根據港媒《南華早報》11月17日報道,歐盟方面暫停更新對台貿易關系,打算11月19日宣布的“新戰略形式”已經被叫停。此外,歐盟方面希望與中方重新接觸,并且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舉辦一場“27+1”會談,歐盟所有成員國和中國都參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場會談年底之前舉辦的難度比較大。但不管怎樣,歐盟的姿态擺在那裡了。

中美會晤舉辦之前,英國、德國也都對華釋放出善意。德國留守總理默克爾就表示,歐盟與德國不應該與中國脫鈎。而英國政府則是拒絕了英國議會的涉疆建議,反對将新疆人權定義為“種族滅絕”,并且不同意禁止進口新疆棉花。盡管英德兩國示好中國是在會晤之前,但這說明西方國家都有改善與中國關系的意思,這本身就是非常積極的一面。

中美會晤後,美多個盟友對華示好,加拿大卻挑釁:可放手對付中國

不過,并非所有的美國盟友都這麼“懂事”,加拿大就是其中的典型。當地時間11月16日,加拿大媒體《環球郵報》報道稱,加拿大政府在接受問詢時承認,曾經扣押過中企生産的服裝,事情發生在今年3月份到11月3日之間。加拿大自由黨國會議員薩祖貝裡聲稱,加拿大應該參照美國的做法,嚴禁進口一切來自新疆的棉花或蕃茄等貨物,理由就是所謂的“強迫勞動”。

薩祖貝裡還挑釁道,如今康明凱、邁克爾已經回國,加拿大不需要有太多顧忌,可以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繼續對付中國。薩祖貝裡的這番話,就能充分反映出這個人看不懂形勢。在美國主動尋求改善中國關系的大背景下,薩祖貝裡竟然想着法要為難中國,而且想下狠手,隻能說明覺悟太低,不想歐盟、日本、澳洲等國機敏。

中美會晤後,美多個盟友對華示好,加拿大卻挑釁:可放手對付中國

當然,從歐日澳的轉變來看,說明他們都是唯美國是從,并沒有獨立的政策。如果哪一天美國再次轉向,這些國家估計也會調轉槍口。是以說,即便是這些國家目前示好,中國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需要保持謹慎,否則隻會讓自己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