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作者:长乐未央之燕小六

有人说,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是在宋代的历史天空中出现的曙光,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载体非书院莫属了。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而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最终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我们去探寻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如何,首先应该要看的是这个地方曾经存在的书院,鄠邑,自金元开始,有资料记载的书院共四座。

1.柳塘书院

柳塘在终南山下,为金人杨奂隐居教授之处。按清康熙二十一年《鄠县志》图推断,其当在重云寺之西南,太平、化羊二峪之间。另据明末版鄠县疆域图载,柳塘书院遗址在县城东南终南山下保峪里与重云里之间的庞光镇乌东村。乌东村有一池塘,传说就是柳塘;附近鸽鹁峪口有泉,直径2米余,终年涌水,应是紫阳泉。又考余下镇张家堡南,昔有池塘,绿竹青翠,柳树成荫,终年不涸,当地父老相传歌曰:“柳塘书院清风阁,土牛卧在稻地窝,两个菩萨对面哈哈笑,一柏二石一间老爷庙。”故有人又认为柳塘应在此。

杨奂字奂然,元乾州奉天(今乾县)人。聪敏过人,相传三岁时就能随口咏唱诗句。五岁入学读书,母督导,讲历史,传道业。因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小学业出众,但时运不济,举进士不中,于是作万言策,指陈时病,后归隐鄠终南山下,建书院以传道。院内植柳千株,有清风阁”“读书堂”“紫阳阁”等,门人弟子百余人。因植柳千株,此地号曰“柳塘”;因旁边有泉叫紫阳,故人称其“紫阳先生”。教授乡里,前后凡四年,与门人研习古籍、解读经典,诗唱词和、赋来文去,长韵短章、古调今曲,每有所作,传遍长安;闲逸潇洒,颇负盛名。《元史·杨奂传》云:“奂博学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当年崔颢在黄鹤楼前叹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因为黄鹤楼还在眼前,而今,我们只能站在终南山下,对着鄠邑大地,轻轻地说一声:紫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古迹不在,但诗文永存,欣赏两首杨奂在柳塘的诗作:

紫阳阁 元·杨奂

牙签声散降帷风,人在参乎一唯中。

各教会心真乐在,区区休用叹雕虫。

紫阳阁再咏 元·杨奂

碧瓦朱甍动紫烟,清风吹袂渺翩翩。

梦间忆得三生事,悔落黄尘六十年。

再附一首元诗人李汾的诗,李汾不是鄠人,应是途经此地,能为柳塘作诗,恐怕也是一样的人生遭遇,同病相怜,所以惺惺相惜。

柳塘 元·李汾

长安西望少城隈,杨柳陂塘手自栽。

渭水波光摇草树,终南山色入楼台。

平生事业书千卷,浮世功名酒一杯。

我亦陆浑山下去,拟寻佳处劚莓苔。

2.渼陂书院

“渼陂子姓王氏,名九思,字敬夫,居渼陂之上,自号渼陂山人。学者称之曰渼陂先生。”王九思(1468~1551)明代文学家,鄠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其时,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

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在其《六十子诗》中评价王九思说:“编戏今丽曲,善作古雄文。振鬣长鸣骥,能空万马群。”又在其《渼陂王检讨传》中说王九思:“诗文苍古,而词曲则新奇,不止守元人之家法,而且得元人之心法矣。脍炙人口,洋溢人耳。”这当是对王九思诗文、杂剧、散曲的全面且极高的评价。

前面在《鄠邑故事之王九思》中讲过九思先生的故事,这里不做赘述。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渼陂书院在县西渼陂,为渼陂先生之别墅。“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当年杜甫老先生曾在《渼陂西南台》中写下这句,不知九思先生是否受他影响,归去来兮,渼陂相伴,于是就在他的别墅之上,改建书院,智慧后人,造福乡里。渼陂书院,又称十亩园,在空翠堂(后人为纪念杜甫所建)附近。清雍正十年《鄠县重续志》称:“空翠堂,建自宋张公伋,与渼陂书院东西连接。”《古今图书集成》载:“十亩园,即渼陂书院,内有春雨亭,康对山为之记。又有且坐亭、紫阁峰,阁内有先生遗像。康对山先生石碣记其盛。”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载:“又有且坐亭、紫阁峰,今俱亡。”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昔时人已没,渼陂水自流。鲜衣怒马,不敌岁月沧桑。

附后人纪念先生诗作一首:

咏渼陂 民国·张嘉谋

大明多才子,太史无愧禄。

功名既成就,弃官归故丘。

编摩不去手,日暇弄扁舟。

渼陂故址在,水绕空翠流。

因以铭先生,遗风垂千秋。

3.二曲书院

二曲书院位于县西南孙家硙,系丰川先生之别墅。

清乾隆四十二年《户县新志》载:“始王徵士心敬为别墅于此。期以成日邀其师二曲李徵君颙讲学。维时学宪毗陵(今常州)嵩侣高公闻其事,为之建坊,大书‘二曲书院’,匾其堂曰‘斯文未坠’。”“徵士”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

王心敬(1656—1738)清理学家,字豕缉,学者称丰川先生,户县文义里人,后居县城北街。心敬25岁时拜周至李颙(号二曲)为师,讲“正心诚意”之学。从师十年,刻苦用功,40岁后,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理学名儒。宰相朱轼在陕督学时,曾多次到鄠县向他请教;周亲王至陕,殷勤顾问;总督额伦特、年羹尧先后荐,皆辞而不就。相传蒲城某进士殿试时,大学士鄂尔泰问:“丰川安否?”某茫然不知所对,鄂笑着说:“天下莫不知丰川,子为其同乡人,顾不知耶?”凡一、二品大员来陕,鄂尔泰一定要他们代问丰川安,一时间,黔、粤、吴、楚等地的巡抚都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为本省书院总讲习。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丰川先生为人仁慈宽恕,淡泊名利。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元年两次“奉旨特征”,皆托病推辞。一生勤于著述,以孔孟学说为宗旨,反对空淡玄虚之说,并能注意研究农业,经世致用。他推崇氾胜之的“区田法”,经周围农人实践,每亩谷子可有小米一石八斗二(每斗约三十三斤)的收获。他的“圃田法”讲种菜技术,主张土地综合利用。如在田块周围种桑,田内种植蔬菜、苎麻、谷物等,一亩的收益能数倍于往常。其子也在他的影响下,曾著《蚕桑成法》一书,教民栽桑养蚕。

附文: 疏二曲书院始末

二曲书院,在邑西南孙家硙村之西郊,乃五十年前独力所创,谋请吾师李二曲徵君娱老讲学之地,常州高学宪公为建坊而题之名者也。其地基后宽五丈,前宽三丈,陆续共盖大小房一十三间。独以地处村外,未设典守之人,仅托人照顾,遂令来往缁黄乞丐人等,往往借宿其中。值冬月天寒则辙盗拆其前后房屋七间,而树木竟为之一空。伤本志之未遂也。乃合众于院东创筑堡城而谋移辅仁一堂于堡内,用存本来之志。拟于明春举工。总之此事,始于丰川独创,其院基则择于己地之正中,初未限定顷亩。又前此曾托人照看,而房屋大半失落,大小树木竟为之尽,地粮则独赔累者五十年。今且欲鉴前弊,但移辅仁堂于堡内自己打就之庄。更欲补建一坊,悬高学宪原匾,以存本面。略添小屋三二间,为来学者起灶夜宿之所。而如堡外旧辅仁堂地基居高临下,有水泉之胜,亦另起小亭三间,作有志者讲诵之暇,供其春风浴泳之逸情。总之,此院至今以后,但拟自己管领,不靠外人致令颓敝。遇有志者,则听其裹粮来学,略加照看,然若非真正有志正学之人,则竟不浴泛泛,安插徒博虚名而无益事实也。盖丰川之本志如此。

4.明道书院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杨时的老师,那可是当时不得了的弟兄俩,这弟兄俩,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学生。不卖关子了,这两个人就是程颢、程颐弟兄二人,北宋“洛学”的创始人。兄程颢,世称明道先生。

他们和鄠邑的明道书院有何联系?

明道书院在县城西街,即今西街小学。书院大门内为二门。大门内东西小屋各二楹,为院役守候处。二门内东西厢房各六楹,庭四楹,讲堂六楹,题名“定性”。东西各四屋。讲堂后东西厢各四楹。讲堂为山长主讲处,余皆诸生肄业处也。楼四楹,名“吟风弄月”,初时上设龛奉祀明道先生。下则山长居之,两旁夹室各二楹。庖湢所向南者四楹,东西各四楹。这座书院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知县舒其绅为纪念程颢先生与地方士绅集资购民居而建,并为其作记。程颢,字伯淳,宋代理学名儒。嘉祐六年(1061)举进士,调任户县主簿。原来如此,明道先生在鄠县当过领导呀!清乾隆的知县纪念先圣,当是欲表己志,引以为知己吧。

历史上的程颢不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不仅是思想家,更是实干家。他有着强烈的济世安民之志向,无论是走到哪里做官,他都将“视民如伤”作为自己做官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坦荡如砥,勤政为民,尽全力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善事。程颢古书《二程粹言》(记载程颐、程颢言论集):“明道在鄠邑,政声流闻当路,欲荐之朝,而问其所欲。对曰:夫荐士者量才之所堪,不问志之所欲。”其弟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评价他:“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

鄠邑故事之那些书院

书院,沧桑历史、滚滚红尘间一朵明媚的花,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虽然它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行程,但它所承载的那些启迪智慧、教化乡民的美好,依然在我们的胸襟中跳动。今天,许我们轻轻地将鄠邑书院的故事,簪进岁月的肌里,它们,一定会让我们回眸心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