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作者:最新资讯
毛主席永垂不朽。你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不再受人欺侮。

这是有“古巴邓小平”之称的劳尔·卡斯特罗,在2005年在离开毛主席纪念堂时在留言簿上写下的一句话。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事实上,劳尔·卡斯特罗和他的哥哥菲德尔·卡斯特罗,挚友切·格瓦拉一样,也是带领古巴人民站起来的英雄。

他们一同领导古巴革命,将古巴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菲德尔·卡斯特罗说过:如果能够早些读到毛主席的书籍,那么古巴革命的胜利必会提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三位领导者是如何解放古巴人民?他们跟毛主席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古巴曾被称为“美国的后花园”,可它经过革命成功摆脱美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西半球唯一一个被红色社会主义力量扎根的国家。

这一切都离不开卡斯特罗兄弟和切·格瓦拉的努力。跟大部分出生在贫苦家庭饱受压迫而选择反抗的革命者不同,他们三人都出身于上流阶级,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公子。他们选择投身于拯救劳苦大众的革命的经历,被世人称为“最高贵的背叛”。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卡斯特罗兄弟的父亲本来是西班牙的军人,后来在古巴种植甘蔗发家,成为极其富庶的庄园主。与他们吝啬、喜欢苛责雇农的父亲不同,这两兄弟自小就喜欢跟平民打交道,也敢于为他们遭受到的不公鸣不平。

当时的古巴领导人对美国非常亲近。在他的统治下古巴完全成为美国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政权,只能接受它的压迫。

古巴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极为廉价,在古巴政府的默认下,美国可以堂而皇之地占有这一切。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当时古巴的穷苦人家一直是这么一个景象:男人在美国工厂流血流汗出卖劳力;而他们的女人和女儿则向美国的嫖客出卖身体。

菲德尔·卡斯特罗就像是天生的救世主,他看不惯这世间对底层百姓的不公,即使他属于跟他们相反的阶级。

大学期间,菲德尔开始带领跟他一样想要改变古巴的同学一起上街对政府的压迫提出抗议。菲德尔越接触底层人民,就越能感受到他们的无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一名律师,专门为那些身受冤屈却无法诉说的平民打官司。即使常常入不敷出,也无怨无悔。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劳尔·卡斯特罗跟哥哥有着同样的追求,因此也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哥哥,跟随他一同发动游行,帮助百姓。

彻底燃起卡斯特罗兄弟怒火的是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的上位,跟以往的领导人相比,他对美国的讨好直接放在明面上。不仅给出100%的资源开发权,还发动武装压制国内抗美的起义队伍。

为了反对巴蒂斯塔的统治,卡斯特罗两兄弟加入古巴人民党,公开反对巴蒂斯塔的政权,反对美国插手古巴政治。人民党顺万民心意,得到许多备受压迫的人民的支持,纷纷表示要选举人民党成为古巴的领导党派。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眼看1952年选举中人民党即将胜利,巴蒂斯塔却突然翻脸,发动武装政变,直接取消选举,自己继续当政。

和平解放既然没有可能,那就只能拿起武器跟巴蒂斯塔斗争!

菲德尔费尽千辛万苦到处演讲,筹兵筹钱筹武器。终于在1953年7月份组建了一支属于人民的队伍。为确保能够沉重打击巴蒂斯塔政权,菲德尔选择革命的第一个地点是古巴当时重要的军事据点蒙卡达兵营。

如果菲德尔拥有的武装力量十分强大,那么他的这步战略未尝不会一击中的。可他带领的军队毫无作战经验,跟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政府军对上,只有损失惨重这一个结局。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革命失败了,卡斯特罗兄弟作为这场革命的重要组织者被投进大牢,分开关押。菲德尔作为巴蒂斯塔的眼中钉,更是被关入单人监狱76天,这期间连他的辩护律师都不能来探视。

无奈之下,菲德尔只好自己为自己辩护。

从来没有过任何一个辩护律师,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也从来没有过任何一个被告遭到过这么多的严重的非法待遇。但无论如何,他都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反抗政府的人并没有罪,真正错的是黑暗的政权!

这场悲愤的辩护长达四个多小时,但菲德尔心里清楚,无论他怎样辩护,自己是一定会被判决的,所以在这场辩护的尾声,他说道:“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最终菲德尔被判入狱15年,劳尔被判13年。

他们的革命暂时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是结束,一年后,因巴蒂斯塔大赦天下而重获自由的卡斯特罗兄弟,很快就迎来新的征程和一位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

他就是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的家庭比卡斯特罗家族更为富有,跟墨西哥政府也有一定的渊源。与从小就是学霸的卡斯特罗兄弟不同,切·格瓦拉不喜欢学习,倒是很喜欢冒险。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1951年,切·格瓦拉决定暂缓学业选择环游南美洲,骑上摩托,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这场摩托旅行中,切·格瓦拉饱受艰辛。

他曾睡过牛棚,也曾席天幕地过;他啃过比石头还硬的干粮,也吃过自己亲手打的鸟。

他觉得自己也算是吃过苦的人,可当他见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拉丁美洲底层人民时,切·格瓦拉才发现自己的苦日子,对他们来说已经算得上十分幸福。

至少他在睡觉时还有一张毯子,至少他总能找到吃的东西,真正受苦的人什么都没有。面对这样的惨状,切·格瓦拉决心要改变这个现状。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他结束旅程,回到学校用一年的时间修完14门课程,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可单纯的学医并不能改变一切。他需要去革命,去寻找队伍。

可能是上天的安排,1955年6月,切·格瓦拉遇见卡斯特罗兄弟,三人一拍即合,共同跟踏上解放古巴的革命道路。

只可惜创业为半而中道崩阻,三人带着训练两年的远征军刚刚踏入古巴海岸,就被警惕的政府军几乎一网打尽,只有12人勉强活了下来,躲入深林之中。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12个人,7杆枪,这是他们最后的力量。想要靠这些翻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件。

山林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兄弟的队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翻身呢?

切·格瓦拉突然想起他之前看过几篇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的文章。

游击战这种灵活又损失小的作战方式,不正好适合他们吗?菲德尔立刻下令剩下的人采用游击战的方式继续革命。自此,这一小支队伍在山区开始建立革命根据地、打游击战、进行土地革命。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越来越多遭受到压迫的百姓加入这支起义队伍,他们的武装力量也慢慢壮大起来。

菲德尔也从毛主席写的书籍中,学到先进经验,其中优待俘虏一条对他受益匪浅。优待俘虏可以从敌方内部瓦解敌方实力,得到古巴政府军的民心,对革命军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有了毛主席思想做指导,再加上革命军的不断努力。1959年初,菲德尔成功击败巴蒂斯塔政权,取得全面胜利。

新的政权虽然已经建立,但它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国内的多方势力是因为反抗巴蒂斯塔政权的共同利益走在一起的,如今巴蒂斯塔已经被打败,原本团结一心的各方势力,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面对这样的情形,菲德尔·卡斯特罗开始向外寻求可以联合的力量。他最开始看中的是美国,毕竟古巴跟美国距离近,如果美国能够承认古巴的新政权,那么他们也能够轻松许多。

不过美国喜欢的一直都是温柔听话的棋子,像菲德尔这类天生性情叛逆的革命人士是不被他们认可的。

美国不想支持这股新兴力量,他的对手苏联却很愿意向古巴伸出援助之手,毕竟能在美国的后腰抵把尖利的匕首,对苏联来说非常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是美国亲手将古巴推向敌方阵营。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后,古巴跟中国正式成为盟友。为了两国间的友好交流,切·格瓦拉在1960年前往中国进行访问,中国也以高规格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面对中国的盛情接待,切·格瓦拉十分感动,在跟国家一些重要干部交谈过后,他向周总理郑重地提出一个请求——他要见毛主席。

周总理将他的请求报给主席,主席立刻就答应了,并在中南海的勤政殿接见他。

这次见面对切·格瓦拉来说更像是大型大型追星成功现场。据当时在场的人后来回忆,切·格瓦拉当时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还是毛主席主动跟他打招呼,才将话题进行下去。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切·格瓦拉深知中国在建国之初也经历过不少磨难,所以能给现如今的古巴许多经验,于是他虚心地向毛主席请教,到底怎么样才能带领古巴更好的发展呢?毛主席没有藏私,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是带着真诚的心来的,中国自然不会让他空手回去,不仅敲定跟古巴的商业贸易,给出大额无息借款,还无偿捐助许多工业机械给古巴。这深深地感动了切·格瓦拉和所有的古巴人民。

此时的古巴没有想到,慷慨大方的中国不仅给他们提供物资,还在不久后给予他们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古巴导弹危机是二战后为数不多的热战,当时许多人认为古巴导弹危机将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只不过这根导火索燃到一半,就被掐灭了。

这场危机博弈的双方是正处于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古巴与中国似乎只是小角色,但这次危机却为这两个国家带来巨大影响。

菲德尔对苏联愿意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一事十分开心,南美洲饱受美国的压迫,如果导弹基地设立成功,相当于给这些受苦受难的国家打了一针强力的定心剂。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美国意识到苏联和古巴的意图后,立刻下令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并调遣出大量的军队和舰船作出核备战的状态,古巴领导人菲德尔不甘示弱,也派出了大量部队在海岸线进行防备。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觉得,美国只是在打花架子,也选择正面硬刚,绝不妥协。

只不过这股硬气并没有坚持太长时间,美国只不过阻拦了苏联一条游艇,赫鲁晓夫就立刻发出一条委婉求和的电报,跟美国保证拆除在古巴的导弹基地。

古巴的人民早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没想到苏联居然妥协的那么快,并且没有跟古巴作出任何的商量。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实际上,美国并不可能会率先发起热核武器的战斗,核武器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引用,便是犯众怒。赫鲁晓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态度只是强硬一些,他就选择投降、后退,甚至不惜出卖盟友的利益。这让古巴对苏联非常失望。

与苏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始至终都支持古巴人民反抗美利坚帝国主义的压迫。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领导人在赫鲁晓夫的煽动下,对中国支持古巴的态度感到不满,甚至很多人公开表示,毛主席就是一个激进分子,总想着战争。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面对这样的误解,毛主席直接正面回应:古巴饱受美国压迫,他们想要反抗,我们一定选择支持。可有一些人却忘了这一点,面对帝国主义和武器的威胁,连争斗都没有,直接选择投降,这是犯了“投降主义”的错误,是该被批判的。

毛主席不带一个脏字的讽刺,让苏联脸面扫地,也赢得古巴人民的心。自此之后,古巴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日益深厚。

卡斯特罗兄弟都对毛主席十分敬仰,他们访问中国时,毛主席已经去世,对他们来说没能亲眼见到毛主席是件十分遗憾的事。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1955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带着他标志性的长胡子和绿色军大衣来到中国访问,在这次访问中,他最期待的就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菲德尔很喜欢主席的著作,一直把毛主席当成自己精神上的指引者。

面对毛主席的雕像,他深深地敬了一个礼,对这位一直支持落后国家进行反抗的领导人,他致以万分敬意。在毛主席水晶棺旁边,他停留很久,对他来说躺在棺里的并不是一位去世的中国曾经的领导人,而是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领袖。

五十年后,劳尔·卡斯特罗也跟随哥哥的步伐来到中国进行访问,见到中国欣欣向荣盛景的劳尔十分感慨,这样的中国简直就是他梦中的乌托邦。人民远离战争与饥饿,孩子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长大,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2005年,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深情瞻仰遗容,离开前写下一段话

劳尔之所以那么敬重毛主席,就是因为他知道如此美丽的中国是在他的带领下创建起来的。不仅如此,古巴革命的成功里也有着毛主席的一份助力。

有生之年,他能够来到中国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在毛主席纪念堂的留言簿上写上一句话,他已然满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