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作者:最新資訊
毛主席永垂不朽。你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不再受人欺侮。

這是有“古巴鄧小平”之稱的勞爾·卡斯特羅,在2005年在離開毛主席紀念堂時在留言簿上寫下的一句話。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事實上,勞爾·卡斯特羅和他的哥哥菲德爾·卡斯特羅,摯友切·格瓦拉一樣,也是帶領古巴人民站起來的英雄。

他們一同上司古巴革命,将古巴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菲德爾·卡斯特羅說過:如果能夠早些讀到毛主席的書籍,那麼古巴革命的勝利必會提前。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三位上司者是如何解放古巴人民?他們跟毛主席又有着怎樣的淵源呢?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古巴曾被稱為“美國的後花園”,可它經過革命成功擺脫美國資本主義的壓榨,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成為西半球唯一一個被紅色社會主義力量紮根的國家。

這一切都離不開卡斯特羅兄弟和切·格瓦拉的努力。跟大部分出生在貧苦家庭飽受壓迫而選擇反抗的革命者不同,他們三人都出身于上流階級,是名副其實的富家公子。他們選擇投身于拯救勞苦大衆的革命的經曆,被世人稱為“最高貴的背叛”。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卡斯特羅兄弟的父親本來是西班牙的軍人,後來在古巴種植甘蔗發家,成為極其富庶的莊園主。與他們吝啬、喜歡苛責雇農的父親不同,這兩兄弟自小就喜歡跟平民打交道,也敢于為他們遭受到的不公鳴不平。

當時的古巴上司人對美國非常親近。在他的統治下古巴完全成為美國的附屬品,沒有獨立的政權,隻能接受它的壓迫。

古巴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極為廉價,在古巴政府的預設下,美國可以堂而皇之地占有這一切。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當時古巴的窮苦人家一直是這麼一個景象:男人在美國工廠流血流汗出賣勞力;而他們的女人和女兒則向美國的嫖客出賣身體。

菲德爾·卡斯特羅就像是天生的救世主,他看不慣這世間對底層百姓的不公,即使他屬于跟他們相反的階級。

大學期間,菲德爾開始帶領跟他一樣想要改變古巴的同學一起上街對政府的壓迫提出抗議。菲德爾越接觸底層人民,就越能感受到他們的無助。他毅然決然地選擇成為一名律師,專門為那些身受冤屈卻無法訴說的平民打官司。即使常常入不敷出,也無怨無悔。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勞爾·卡斯特羅跟哥哥有着同樣的追求,是以也義無反顧的選擇支援哥哥,跟随他一同發動遊行,幫助百姓。

徹底燃起卡斯特羅兄弟怒火的是古巴獨裁者巴蒂斯塔的上位,跟以往的上司人相比,他對美國的讨好直接放在明面上。不僅給出100%的資源開發權,還發動武裝壓制國内抗美的起義隊伍。

為了反對巴蒂斯塔的統治,卡斯特羅兩兄弟加入古巴人民黨,公開反對巴蒂斯塔的政權,反對美國插手古巴政治。人民黨順萬民心意,得到許多備受壓迫的人民的支援,紛紛表示要選舉人民黨成為古巴的上司黨派。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眼看1952年選舉中人民黨即将勝利,巴蒂斯塔卻突然翻臉,發動武裝政變,直接取消選舉,自己繼續當政。

和平解放既然沒有可能,那就隻能拿起武器跟巴蒂斯塔鬥争!

菲德爾費盡千辛萬苦到處演講,籌兵籌錢籌武器。終于在1953年7月份組建了一支屬于人民的隊伍。為確定能夠沉重打擊巴蒂斯塔政權,菲德爾選擇革命的第一個地點是古巴當時重要的軍事據點蒙卡達兵營。

如果菲德爾擁有的武裝力量十分強大,那麼他的這步戰略未嘗不會一擊中的。可他帶領的軍隊毫無作戰經驗,跟接受過正規訓練的政府軍對上,隻有損失慘重這一個結局。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革命失敗了,卡斯特羅兄弟作為這場革命的重要組織者被投進大牢,分開關押。菲德爾作為巴蒂斯塔的眼中釘,更是被關入單人監獄76天,這期間連他的辯護律師都不能來探視。

無奈之下,菲德爾隻好自己為自己辯護。

從來沒有過任何一個辯護律師,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進行工作;也從來沒有過任何一個被告遭到過這麼多的嚴重的非法待遇。但無論如何,他都想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反抗政府的人并沒有罪,真正錯的是黑暗的政權!

這場悲憤的辯護長達四個多小時,但菲德爾心裡清楚,無論他怎樣辯護,自己是一定會被判決的,是以在這場辯護的尾聲,他說道:“判決我吧!沒有關系。曆史将宣判我無罪。”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最終菲德爾被判入獄15年,勞爾被判13年。

他們的革命暫時告一段落,但這并不是結束,一年後,因巴蒂斯塔大赦天下而重獲自由的卡斯特羅兄弟,很快就迎來新的征程和一位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

他就是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的家庭比卡斯特羅家族更為富有,跟墨西哥政府也有一定的淵源。與從小就是學霸的卡斯特羅兄弟不同,切·格瓦拉不喜歡學習,倒是很喜歡冒險。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1951年,切·格瓦拉決定暫緩學業選擇環遊南美洲,騎上摩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這場摩托旅行中,切·格瓦拉飽受艱辛。

他曾睡過牛棚,也曾席天幕地過;他啃過比石頭還硬的幹糧,也吃過自己親手打的鳥。

他覺得自己也算是吃過苦的人,可當他見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拉丁美洲底層人民時,切·格瓦拉才發現自己的苦日子,對他們來說已經算得上十分幸福。

至少他在睡覺時還有一張毯子,至少他總能找到吃的東西,真正受苦的人什麼都沒有。面對這樣的慘狀,切·格瓦拉決心要改變這個現狀。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他結束旅程,回到學校用一年的時間修完14門課程,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可單純的學醫并不能改變一切。他需要去革命,去尋找隊伍。

可能是上天的安排,1955年6月,切·格瓦拉遇見卡斯特羅兄弟,三人一拍即合,共同跟踏上解放古巴的革命道路。

隻可惜創業為半而中道崩阻,三人帶着訓練兩年的遠征軍剛剛踏入古巴海岸,就被警惕的政府軍幾乎一網打盡,隻有12人勉強活了下來,躲入深林之中。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12個人,7杆槍,這是他們最後的力量。想要靠這些翻盤,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件。

山林裡的日子并不好過,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羅兄弟的隊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翻身呢?

切·格瓦拉突然想起他之前看過幾篇毛主席關于遊擊戰的文章。

遊擊戰這種靈活又損失小的作戰方式,不正好适合他們嗎?菲德爾立刻下令剩下的人采用遊擊戰的方式繼續革命。自此,這一小支隊伍在山區開始建立革命根據地、打遊擊戰、進行土地革命。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越來越多遭受到壓迫的百姓加入這支起義隊伍,他們的武裝力量也慢慢壯大起來。

菲德爾也從毛主席寫的書籍中,學到先進經驗,其中優待俘虜一條對他受益匪淺。優待俘虜可以從敵方内部瓦解敵方實力,得到古巴政府軍的民心,對革命軍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有了毛主席思想做指導,再加上革命軍的不斷努力。1959年初,菲德爾成功擊敗巴蒂斯塔政權,取得全面勝利。

新的政權雖然已經建立,但它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國内的多方勢力是因為反抗巴蒂斯塔政權的共同利益走在一起的,如今巴蒂斯塔已經被打敗,原本團結一心的各方勢力,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面對這樣的情形,菲德爾·卡斯特羅開始向外尋求可以聯合的力量。他最開始看中的是美國,畢竟古巴跟美國距離近,如果美國能夠承認古巴的新政權,那麼他們也能夠輕松許多。

不過美國喜歡的一直都是溫柔聽話的棋子,像菲德爾這類天生性情叛逆的革命人士是不被他們認可的。

美國不想支援這股新興力量,他的對手蘇聯卻很願意向古巴伸出援助之手,畢竟能在美國的後腰抵把尖利的匕首,對蘇聯來說非常有戰略意義。可以說是美國親手将古巴推向敵方陣營。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後,古巴跟中國正式成為盟友。為了兩國間的友好交流,切·格瓦拉在1960年前往中國進行通路,中國也以高規格接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

面對中國的盛情接待,切·格瓦拉十分感動,在跟國家一些重要幹部交談過後,他向周總理鄭重地提出一個請求——他要見毛主席。

周總理将他的請求報給主席,主席立刻就答應了,并在中南海的勤政殿接見他。

這次見面對切·格瓦拉來說更像是大型大型追星成功現場。據當時在場的人後來回憶,切·格瓦拉當時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還是毛主席主動跟他打招呼,才将話題進行下去。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切·格瓦拉深知中國在建國之初也經曆過不少磨難,是以能給現如今的古巴許多經驗,于是他虛心地向毛主席請教,到底怎麼樣才能帶領古巴更好的發展呢?毛主席沒有藏私,将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是帶着真誠的心來的,中國自然不會讓他空手回去,不僅敲定跟古巴的商業貿易,給出大額無息借款,還無償捐助許多工業機械給古巴。這深深地感動了切·格瓦拉和所有的古巴人民。

此時的古巴沒有想到,慷慨大方的中國不僅給他們提供物資,還在不久後給予他們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援。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古巴飛彈危機是二戰後為數不多的熱戰,當時許多人認為古巴飛彈危機将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隻不過這根導火索燃到一半,就被掐滅了。

這場危機博弈的雙方是正處于冷戰中的美國和蘇聯,古巴與中國似乎隻是小角色,但這次危機卻為這兩個國家帶來巨大影響。

菲德爾對蘇聯願意在古巴設定飛彈基地一事十分開心,南美洲飽受美國的壓迫,如果飛彈基地設立成功,相當于給這些受苦受難的國家打了一針強力的定心劑。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美國意識到蘇聯和古巴的意圖後,立刻下令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并調遣出大量的軍隊和艦船作出核備戰的狀态,古巴上司人菲德爾不甘示弱,也派出了大量部隊在海岸線進行防備。蘇聯上司人赫魯曉夫覺得,美國隻是在打花架子,也選擇正面硬剛,絕不妥協。

隻不過這股硬氣并沒有堅持太長時間,美國隻不過阻攔了蘇聯一條遊艇,赫魯曉夫就立刻發出一條委婉求和的電報,跟美國保證拆除在古巴的飛彈基地。

古巴的人民早已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沒想到蘇聯居然妥協的那麼快,并且沒有跟古巴作出任何的商量。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實際上,美國并不可能會率先發起熱核武器的戰鬥,核武器給世界人民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引用,便是犯衆怒。赫魯曉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美國态度隻是強硬一些,他就選擇投降、後退,甚至不惜出賣盟友的利益。這讓古巴對蘇聯非常失望。

與蘇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自始至終都支援古巴人民反抗美利堅帝國主義的壓迫。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上司人在赫魯曉夫的煽動下,對中國支援古巴的态度感到不滿,甚至很多人公開表示,毛主席就是一個激進分子,總想着戰争。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面對這樣的誤解,毛主席直接正面回應:古巴飽受美國壓迫,他們想要反抗,我們一定選擇支援。可有一些人卻忘了這一點,面對帝國主義和武器的威脅,連争鬥都沒有,直接選擇投降,這是犯了“投降主義”的錯誤,是該被批判的。

毛主席不帶一個髒字的諷刺,讓蘇聯臉面掃地,也赢得古巴人民的心。自此之後,古巴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日益深厚。

卡斯特羅兄弟都對毛主席十分敬仰,他們通路中國時,毛主席已經去世,對他們來說沒能親眼見到毛主席是件十分遺憾的事。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1955年,菲德爾·卡斯特羅帶着他标志性的長胡子和綠色軍大衣來到中國通路,在這次通路中,他最期待的就是參觀毛主席紀念堂,菲德爾很喜歡主席的著作,一直把毛主席當成自己精神上的指引者。

面對毛主席的雕像,他深深地敬了一個禮,對這位一直支援落後國家進行反抗的上司人,他緻以萬分敬意。在毛主席水晶棺旁邊,他停留很久,對他來說躺在棺裡的并不是一位去世的中國曾經的上司人,而是一位真正的共産主義領袖。

五十年後,勞爾·卡斯特羅也跟随哥哥的步伐來到中國進行通路,見到中國欣欣向榮盛景的勞爾十分感慨,這樣的中國簡直就是他夢中的烏托邦。人民遠離戰争與饑餓,孩子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長大,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2005年,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深情瞻仰遺容,離開前寫下一段話

勞爾之是以那麼敬重毛主席,就是因為他知道如此美麗的中國是在他的帶領下建立起來的。不僅如此,古巴革命的成功裡也有着毛主席的一份助力。

有生之年,他能夠來到中國瞻仰毛主席的遺容、在毛主席紀念堂的留言簿上寫上一句話,他已然滿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