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弈棋适意娱心身

作者:齐鲁壹点

弈棋适意娱心身

白来勤

弈棋适意娱心身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中国,善弈者不止于少数阶层,市并里巷,棋声橐橐,门前树下观棋者众,一处下棋,四周都是表情。送种乡土气息很浓的热闹,显然与文人雅士的“手谈”大异其趣,后者弈棋很有些魏晋清淡恬适的气氛:墨阁书房,但闻棋响,闲庭重院,惟见蝶飞。两种情景,很难说哪一种更妙,但我想不管怎样,下棋总比打牌要优雅得多。

弈棋适意娱心身

麻将成为国牌大概是不容置疑的,可麻将给人的印象就不是太好,并非麻将本身,而是玩麻将者在搓到热头上时,往往身不由己地搓出一副令人心跳的画面来:更深月坠,一灯独绿,雾罩烟海,八目皆红。不用说,这是孔方兄从中作祟使然,而下棋则不然,无需在货币的作用下远动,其所动者皆因心也。

关于弈棋的心境,司马光的《有约》叙述得最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看来,司马光在用蝇头小楷编纂浩如烟海的《资治通鉴》时,并没有把自己编得高高在上,似欲坐到云端脱离人间烟火的境地。就其诗意看,其人间烟火味也是潇湘馆中的棋商不能比的。这首诗,大概是写得太撩拨人的心了,似乎有人老是在琢磨那个“有约不来”的是个什么人?也许是一位红粉知己,也许是一位翰林同僚,今已无法考证。不过棋所蕴含的一种对知己的追求,好象比琴来得更现实一些。琴乃稀品,弹者听者皆不易得。棋很普及,下棋具有较强的通俗性,上至缙绅大夫.下及田夫小民都可就地设局来上一盘的。

弈棋与长寿的关系甚为密切,能满足安心静养、快乐情志的需要,能赋人以沉着、勇敢、机智和果断的品格,让人乐而忘忧。老一辈革命家往往乐在“棋”中,经常于戎马倥偬的间隙中,和战友们在棋盘上厮杀一通,以放松一下大脑。

朱德元帅喜欢下棋,即使是在指挥八路军将士奋战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时,他也会偷闲坐下来杀上几盘,而且常常会利用时机和棋局,宣传抗日道理。他在那小小棋盘上举棋若定、运筹帷幄的风云“战事”,有时还真不亚于战场上的激烈程度和痛快淋漓。朱老总认为下棋不光是为了娱乐,主要是为了锻炼脑子,增长智谋,下一盘就要有一盘的效益。和打仗一样,打一仗就要力争胜一仗,绝不能半途而废。在他看来下棋也是作战,小小棋盘,如同短兵相接的战场,作战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同敌人作战。

朱老总彭老总对弈常常令人称道。由于两人最投缘,故不论是在打仗上,还是在兴趣爱好上,都很合拍,常常诗词唱和,通宵畅聊,与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人人皆知彭德怀半生戎马,治兵有方,指挥天赋颇高,唯有朱德知道,彭德怀对下棋的狂热。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一职,与总司令朱德一面运筹帷幄,横刀立马,一面忙里偷闲杀上几局,顺便利用棋局,宣传抗日道理,无形间培养了坚固的革命友谊。1939年,八路军足迹遍布太行山,彭德怀与朱德联手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不忘在作战之余,与其他的军队领导人凑在一起,切磋切磋棋艺,调节一下枯燥无味的军队生活。有一次当朱德和左权全神贯注地对弈时,一旁观战的彭德怀有点耐不住寂寞,想扰乱朱德一下,忽然心生一计,便从老乡粮屯里拿了一小截玉米芯,悄悄地放在了朱德的军帽上。陈赓等围观的同志们看到这出恶作剧,都忍不住要笑出来。朱德似乎没有察觉,依旧专心致志地埋头下棋。其实不然,一贯沉稳、随和而大度的朱德不动声色地伸出一只手,把那截玉米芯缓缓拿了下来,放在了桌上,继续埋头一声不吭地去下他的棋。彭德怀却在一边乐得笑逐颜开,眉飞色舞的。大家见状,也跟着乐开了花。彭德怀不仅喜欢下棋,而且有棋瘾。抗美援朝期间,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百忙中也不忘下棋,常常在吃过饭的间隙找人下棋,有时找不到人,他就会不辞劳苦地走出指挥所所在的村落去找人下棋。但这并不影响彭德怀指挥打仗,相反还能缓解打仗给彭德怀带来的精神压力,激发指挥打仗的灵感。

此外,邓小平、陈毅也酷爱下棋,据说当年在淮海战役硝烟散尽之时,黄维、吴绍周、王元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悉数被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张际春等我方领导人去与这些故人相会,吴绍周正在屋内和人下棋,为了缓和气氛,不使他们感到过于难堪,陈毅提出要和他们对弈一番。就这样,这些早已战场上决出胜负的将军们,又在棋盘上开始了斗智斗勇。吴绍周帮助黄维寸步不让,邓小平以陈毅为“高参”寸土必争,于是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大一会儿,邓小平点拨了一个高招,黄维笑着承认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是个棋谜。少年时虽贫仍痴谜于象棋,他父亲怕影响儿子的学习,就悄悄将棋子扔到河里。王守仁发现后,捶胸顿足,嚎陶大哭,悲痛之余赋诗一首:“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苦心头为人揪。”此诗抓住象棋棋子的特点,逐一数说其不幸的下场,读来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弈棋适意娱心身

当然,在我国古时,棋有象棋、围棋之分,而当代也有跳棋、五子棋等娱乐游戏棋类的存在。围棋古时称"弈",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博弈”一词就由下围棋而来,现代将其义引申为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有时候也用作动词,特指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弈棋适意娱心身

有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有人说:“站在谁后边希望谁应对方”;有人在棋盘上常为弱者出谋划策,有人在观棋时总为胜者较好,不论怎样都体现出不同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令人感到弈棋的氛围真好——人世之间,虽然妙棋难得,但真情长在。

壹点号陌上风文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弈棋适意娱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