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瓶旧酒——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事后来看,辛亥革命在旧中国掀起的风波可谓影响深远,但处在事件中心的革命先烈们和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声霹雳巨响将给黑暗笼罩的中华大地带来怎样的改变。

时间拉回1909年,英军入侵西藏,藏地势力之间因英军入侵发生剧烈动荡,为了平息西藏动乱,清廷派兵入藏。陈渠珍是随军入藏的一个管营,在西藏与藏民打成一片,还与一个名为西原的藏女成了亲。1911年,陈渠珍因四川哥老会叛乱,决定饶道青海返回湖南,在返乡途中历经磨难,妻子西原也因水土不服在陕西病逝。

哥老会叛乱的原因是清廷要收回铁路所有权,红顶商人盛宣怀手段强硬,激化了清政府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爆发了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在川、湘、鄂多个省份轰轰烈烈地开展,清政府在镇压过程中制造了多起流血冲突,激起民变,起义军围困成都,响应者达二十多万,清廷不得不调集湖北新军等多支军队进行弹压。领导清军入藏抵抗侵略的四川总督赵尔丰也在此过程中被革职。

新军调走之后,清政府在湖北武昌汉阳一带的统治力量薄弱,出现了武装真空,这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成熟的外部土壤。但是革命党的主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人此时都不在武昌,起义军迫切地需要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领导他们完成这一壮举,于是清廷军队官员黎元洪被拥戴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从这里我们也能够发现,辛亥革命虽然不同于历史上以往的农民起义,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依然带着强烈的封建色彩,这次起义依然是过去无数次墙头变换大王旗的重复:

一千年前,郭威被后汉隐帝刘承佑逼反,率军攻入东京推翻隐帝。在澶州被部将拥戴,黄袍加身,建立后周;几十年后,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同样被兵士拥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黎元洪的上位,与过往几千年的封建时代君王上位没有任何区别,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要求他们必须要团结一部分旧官僚,利用旧官僚的威望来稳住局面,但是这样带着不彻底性和妥协性的革命,注定无法将旧中国带出积贫积弱的泥潭。

笔者如是描述辛亥革命,不是在一味否定它,我们应当看到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但是也不能全面肯定它,辛亥革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由它的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只有真正透彻地看清这场革命的好与不好,我们才能看到无产阶级革命应当发扬什么,应当摈弃什么,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做出更加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决定。这也是辛亥革命,甚至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