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笔者在凯里市旁海镇白云村生姜种植基地看到,当地村民正在抢抓农时收获生姜。大家忙着挖姜、脱泥、剪枝、装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旁海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凯里市相关部门派科技人员深入实地指导种植,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培训,使生姜产业成为引领该镇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应种尽种、种足种好、不留闲置”。这是近几年来旁海镇群众种植生姜的习惯。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当地姜瘟防控难度大,导致近年来生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
今年,白云村的生姜产业得到大丰收,得益于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匹配11万元科技项目资金,在该村实施《凯里生姜绿色高效科技种植示范》科技攻关项目。凯里市选派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深入实地指导村民种植,帮助村民开展生姜病虫害、姜瘟等防治。目前,实验示范基地及周边村寨种植的生姜长势良好。
王忠平是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派驻旁海镇的科技特派员。他告诉笔者,近年来,随着旁海镇生姜产业的快速发展,生姜品质开始退化,村民无法解决姜瘟病防治,导致产量较低。为帮姜农解决实际困难,今年凯里市农技部门在白云村做建立示范项目进行试验。通过田间实践调查,初步摸清凯里生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危害种类及规律。根据测产得知,通过科技带动,该镇今年生姜产量比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
据了解,旁海镇生姜种植从清末民初开始种植,至今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近几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旁海生姜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今年全镇种植生姜的有2000户左右,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亩产达1800公斤以上,预计产量可突破540万公斤,按目前市场收购价和收购商订单价计算,预计产值可达3200万元以上。(余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