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春霞演唱《杜鹃山》“乱云飞”等唱腔由音乐主创与演员共同完成

作者:宗明

塑造京剧现代戏《杜鹃山》柯湘音乐形象的核心唱腔“乱云飞”,是柯湘的唱段中篇幅最大音域最广且激情澎湃的唱腔。

杨春霞的演唱字斟句酌,娓娓道来,极具穿透力直击听众心底。

视频加载中...

时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的于老师创作设计这段唱腔不仅保持了京剧传统的唱腔韵味,还创作设计了新的声腔,运用了新的声腔创作设计技法,融入京剧老生声腔和花脸净腔于旦腔。

这段唱腔音域跨度大,高音区多,节奏和板式复杂多变,现已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选为声乐研究生高级阶段的民族女高音的学习和演唱练习曲唱段。

京剧现代戏《杜鹃山》连念白都是带腔带韵的,女主角柯湘高难度的唱腔、连举手投足都是需要刀马旦的功底。所以现在有出演过柯湘的年轻演员说,排完《杜鹃山》,再去演传统戏感觉跟玩儿似的。

1964年《杜鹃山》也引起北京京剧团的兴趣,著名京剧表演艺人裘盛戎、赵燕侠挂帅出征,隆重推出净旦对戏的《杜鹃山》。"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在剧中配演"郑老万"一角,以绿叶扶红花,可见其阵容强大。

1964年,全国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有过军旅历练的李鸣盛、李丽芳生旦对戏演出的《杜鹃山》,相比北京净旦对戏的《杜鹃山》,一股刚劲朴实之风,更得好评。

周恩来总理观看了宁夏京剧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会演结束不久,文化部指示宁夏京剧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杜鹃山》搬上银幕。因抓京剧现代戏的首长急调李丽芳到上海主演《海港的早晨》(后改名《海港》),文化部通知"暂缓拍摄"。

"文革"期间,《杜鹃山》一度停演。

1968年,北京京剧团《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接到指令,脱离原话剧改编《杜鹃山》,北京京剧团改编《杜鹃山》改名《杜泉山》。《杜泉山》仍由裘盛戎主演,他精心设计了主要唱段,遗憾的是这一稿未获通过,裘盛戎自此失去登台的机会。

1970年,北京的剧本定稿。改突出花脸净角雷刚为突出旦角柯湘,井冈山就有杜鹃山一地,恢复《杜鹃山》剧名。从全国遴选演员,其他主演基本敲定,唯柯湘一角久悬不决。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于老师到北京京剧团创作设计《杜鹃山》唱腔,选中了学习过程腔和张君秋声腔且兼工青衣、花旦、刀马旦的23岁的阎桂祥,一句一句地为他创作设计的柯湘的唱腔试唱或修改中试腔。

1971年5月一个周末,上海京剧团的杨春霞演完《海港》回家吃饭,突然接到团里"星期一立即去北京报到" 的电话,并嘱她作好长期离开上海的准备。当杨春霞登上飞机时,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时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的于老师已在机舱,告知她被确定为《杜鹃山》柯湘的主演。原来于老师选中杨春霞与上海京剧团主要创作人员王树元、黎中城等调京参加《杜鹃山》创作。

《杜鹃山》“乱云飞”第一句【二黄导板】“乱云飞松涛吼”,唱腔创作设计者于老师要求杨春霞在拖腔中运用青衣程腔唱法将口形开大,使音色厚重深沉,气息灵活有节制。

“群山奔涌”中,“奔涌”二字喷口而出,于老师要求借用老生高庆魁声腔中的喷口,在咬字中快速咬住字头将字一送到底干脆利落地把“涌”字喷口而出,唱得气势磅礴的奔涌之势。

这种行腔有别于传统青衣在咬字上的字头字腹字尾,先咬住字头保持住字腹字尾收字归音。

紧接下坡【回龙】枪声急,军情紧,肩头压力重千斤,团团烈火烧(哇),烧我心!

“团团烈火烧我心”,于老师借鉴京剧老生的声腔设计了一个甩腔,用生腔的特点充实旦腔,表现女性坚强刚毅的英雄气概,使杨春霞的音色能表现出柯湘气难喘思绪深沉的厚重感。

【慢板】杜妈妈遇危难毒刑受尽, 雷队长入虎口(他)九死一生。 战士们急于救应,人心浮动,难以平静, 温其久一反常态,推波助澜,是何居心?

“杜妈妈遇危难毒刑受尽”。在“杜妈妈”和“受尽”的尾腔用传统梅腔旦角尾音下滑的女性温柔,唱出对杜妈妈的万般担忧。

“毒刑受尽”四字设计用程腔唱法行腔,在休止符处不换气,声断气不断,表现哽咽。

“雷队长入虎口他九死一生”,用气息控制声音强弱,“虎口”的“口”字沉叹后音量突然大增表现凶险。

“九死一生”的音量突然转弱,表现担心雷队长生存机会渺茫,“生”字拖腔一唱三叹,对雷刚处境感慨万分地长叹。

【原板】(那)毒蛇胆施诡计险恶阴狠,须提防内生隐患,腹背受敌,危及全军,危及全军!面临着胜败存亡,我的心、心沉重……幕后女声(齐唱)心沉重,望长空,望长空,想五井。

这段唱腔创作设计除了融入生腔外,还融入花脸净腔的声腔。“那毒蛇胆施诡计险恶阴狠”运用净腔,压嗓音运用咽喉之力的喉音,表现对“毒蛇胆”诱骗雷队长下山救母危及游击队全军的痛恨。

“似看到万山丛中战旗红”,杨春霞发声位置前移,调整音色,行腔更宽亮。

“天地明”的拖腔,唱腔设计中旦腔借用净腔口型横开增大口腔共鸣,使音色更饱满且通敞宏亮,表现对毛委员领导的武装斗争必胜的坚定信念。

“壮志凌云"四字音调高昂宽阔。于老师要求杨春霞用丹田之气把“壮志”扎于胸腔,“凌云”的“云”字用横隔膜之力使气息充沛,结实饱满响亮通透地发声,酣畅淋漓表现从容镇定当机立断必胜雄心的豪情壮志。

经历于老师创作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反复试唱试腔,杨春霞 1973年调入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主演京剧现代戏《杜鹃山》的女主角柯湘。

1974京剧现代戏《杜鹃山》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公映。

现在的京剧青衣演员,靠传统的口传心授或看视频依葫芦画瓢学戏,很难比得上杨春霞拍摄电影时有主创人员和电影导演现场指导把关,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摄后选最佳剪辑保留合成的演唱。有人爱拿现场演唱去比样板戏电影,但是,电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拍摄录音后选最佳镜头形象和最佳乐句合成,就是样板戏的演员本人现场演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当年电影中用全国最好的录音设备的水平,两种演唱没有可比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