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子建拜访沈尹默故居/作者:邵明

作者:shaoming房作者

——吴子建、陈梅璋、沈长建相聚沈尹默故居

吴子建拜访沈尹默故居/作者:邵明

(从右到左:陈梅璋、吴子建、沈尹默孙子沈长建、作者)

听陈梅璋老师说,沈尹默故居的动迁一事,经各方努力已得到了妥善解决。海伦路拓宽,沈尹默故居原地不动,并将暂停对外开放,进行重新整修布展。

吴子建老师获知后,联系了陈梅璋和沈长建一起去拜访沈老的故居。他还说,也算是故地重游,与沈老作暂时的告别。

吴子建拜访沈尹默故居/作者:邵明

陈梅璋与吴子建相识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个在青年宫学书法,一个在青年宫学篆刻,在学习期间俩人成了好朋友。在陈梅璋的引荐下吴子建也成了沈尹默家里的常客。

据吴子建说,在沈尹默家里他获益匪浅,他的无印稿刻印法,就是受了沈尹默老师的启发。沈老对他说:“书法与篆刻是相通的,书法落笔不越二王,但也不能受其约束,无需刻意去模仿,要使自己的落笔自然流畅,你篆刻就是把毛笔换成刻刀而已,笔法与刀法是一个道理。”现在看来,沈老的教诲,他至今难忘。

吴子建与陈梅璋两位都是年少有成,吴子建十九岁时与陈茗屋、徐云叔、方正之四人拓制了《四朋印谱》,遂一举成名。而陈梅璋十三岁时成了沈尹默的关门弟子,后来也是桃李满天下,并把书法传授到了日本的大学里去了。

两位还有个特点都是体制外的游侠,陈梅璋东渡扶桑近三十年,吴子建是游居香港,美国三十载,现在都是叶落归根定居申城。他俩都牢记沈尹默的教诲,为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而继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吴子建老师还有个雅号,叫篆刻“隐士”,然而其有关篆刻的著作不少,在印坛享有盛名,如今是比肩韩天衡。吴子建二十五岁时,谢稚柳撰文称其:“自来论印章,言必称汉印,子建方在青年,所诣已如此,若少假之时日,乃不知有汉矣。”

前年吴子建在我家乡浙江平湖的李叔同纪念馆主办的“文涛讲堂”,平生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示范刻印。对于不拟印稿,他说:“无印稿刻印在下刀时可不受印稿约束,切冲自如,无需刻意去描刻线条,更自然流畅。虽不拟印稿,但在我脑海中已经构思过很多次这方印章的结构,所以并不是毫无准备的。”通过示范与讲解,吴子建老师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沈尹默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