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作者:方志江苏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11曰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今年已91岁高龄的顾诵芬先生,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作为我国第一代战机的主要设计者,第二代战机研发的领军者,第三代战机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的引领者,舰载机研发的推动者,第四代战机研制的探索者,顾诵芬先生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望。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诵芬先生是江苏苏州人,其名取自于晋代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自古人文荟萃的江南沃土孕育出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望族,“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苏州唯亭顾氏、“天下无第二家”——苏州“贵潘”,就是其中声名煊赫的两个,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先生和母亲潘承圭女士便出身自这两个家族。

苏州唯亭顾氏,世为吴县珍珠坞人,明代成化年间,顾昇迁至唯亭,繁衍成一名门大族,从顾昇起,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去世的十五世顾廷龙、十六世顾颉刚,代出闻人。五百年间,在文学、仕途、刻书、学术园林等领域颇负盛名,是苏州著名的文化世族。

唯亭顾氏首开甲科者为六世祖顾予咸,这是他的家族从唯亭迁入苏州城内成为普通士民后的第二次转变。顺治三年(1646年)顾予咸中乡试第十九名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成三甲进士。顺治十年(1653年)调刑部,任福建司主事。他这一生,最为惊险之事,是与金圣叹一起卷入哭庙案,入牢83天。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予咸

在留存下来的苏州《唯亭顾氏家谱》中,能看到金圣叹与唯亭顾氏交往密切:金圣叹与顾予咸切磋批评《西厢记》;顾予咸请金圣叹题书室名匾额“爽致轩”;金圣叹还请顾予咸指教《唐才子诗》:顺治十七年(1660)春,金圣叹为儿子选讲唐代七言律诗,约六百首。但他“一开口而疑谤百兴”,为此,他广泛征求意见。正是在此背景下,他请顾指教唐诗。

顺治十八年(1661),吴县县令任维初“以苛征民赋,平仓获私,人士皆为之不平”,于是便有了金圣叹等人的抗粮哭庙之举。适逢清世祖驾崩,哀诏至苏,抚臣朱国治认为,这些人“千百成群,肆行无忌”,有大不敬之罪,金圣叹与诸生因此被捕。顾予咸也受牵连,遭诬告。

据《顾先生墓表》披露,顾予咸之所以被诬告,是因其“素有直声”,巡抚朱国治想为任维初脱罪,认为“当罪诸生”。顾予咸正色说:“诸生说的都是事实,何罪之有?当然是县令有罪!”加上朱国治刚到苏州时,曾拜访顾予咸,所说的都是讲情之事,而顾氏均答以道义之理,以致朱国治“退而言曰:“此老倔强,利不可动,将来必长短我!”所以,哭庙案发,朱国治“榜掠诸生万状”,让他们攀牵顾氏。不久,江南又发生奏销案,主其事者仍为朱国治,顾氏最终“坐奏销落职”。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氏宗谱

顾予咸共有8个儿子(第七世),其中顾嗣悦(用霖)、顾嗣协均为一时好官。顾嗣悦以进士历任知县、知府,因政绩卓著,曾一身兼掌两县一州之印。顾嗣协任广东新会知县,在门前自书一联:“留一个不要钱的新会令;成一个不昧心的苏州人。”他废除陋规,减轻民赋,贤能廉洁,使新会县5年大治,自己则殚精竭虑,死在任上。顾予咸幼子顾嗣立,既是官吏,又是著名文学家和藏书家。康熙进士,选庶吉士,分纂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书》等,议叙内阁中书,以疾归。所辑《元诗选》,合1200卷,著有《秀野集》、《闾丘集》等。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尔昌(第八世)是顾嗣悦(用霖)的独子,官至宁夏知府。在乾隆三年(1738)宁夏大地震中以身殉职,妻儿同时殉难。其嗣子顾芝在宁夏、甘肃继续为官,官至知府。退休回家后因受同官犯案牵连,被判充军黑龙江,全家沦为贫民。顾其蕴(第六世)是顾兰台第四子顾所树的长子,为明末复社成员,拒不做清朝之官。有5子2女(第七世),生活窘迫。其后裔鲜有出仕者。

但从顾兰台起,顾家已形成读书家风,无论家境贫富,读书问学的家风一以贯之。顾予咸公务之余从事李贺《昌谷集》和《温飞卿集》的笺注。顾嗣协力倡音韵之学,又结依园诗社。顾嗣立更是博学多才,喜藏书,尤工诗,所居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名士毕集,甲于吴下。康熙到江南,闻顾家文风之盛,赞为“江南第一读书人家”。即使家境后来由盛转衰,但唯亭顾氏读书崇文之风依旧。

顾元凯(第十一世)连试俱捷,由进士官至知府。顾世骏(第十二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其子顾厚焜得中进士;另一子顾承皋也是大学问家,曾被俞樾聘为其爱孙俞陛云的老师。族中获秀才以上有47人,有34人著书立说,编撰书籍117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顾厚焜(第十三世),光绪己丑年(1889)四月曾奉公派赴日、美及南美诸国考察,成为最早“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在一年多的考察中,顾厚焜深感国家“处今日而必须西法”。他每到一地,都是日间外出调查,晚上握笔疾书,至夜深不倦,绝不游冶荒怠。在火车、轮船的旅途中,他也坚持不停写作。常常是考察完一个国家后,他的报告就脱稿寄出,几个月就在国内付印出版。顾厚焜著有《日本新政考》《美国地理兵要》《巴西政治考》,及有关日本、加拿大、秘鲁、古巴等国的小志、随笔等。这些虽是个人著作,但仍应视为中国官员通过官方途径了解世界的第一批严谨翔实的考察报告。

顾予咸有同祖兄,名顾其蕴,晚明复社名士,入清不仕,在苏州城内筑一宅院,称宝树园。自此息隐尘外,与苏州名流俯仰其间,不问世事。著名版本学家顾廷龙便出自这一支,顾廷龙的次子就是顾诵芬。而著名的顾颉刚则是顾诵芬的同宗堂兄,为顾予咸的十世孙。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廷龙

1915年,顾诵芬曾祖父顾祖庆买下苏州严衙前街的一个院子,在巡视修葺好的西院时,不经意间发现了金石学家叶昌炽寻而未得的复泉井栏。

顾诵芬的祖父顾元昌曾对井栏做过考证:

绍定三年(1230)的一天,距都城不远的苏州城内一户姓沈的人家遭遇不幸,主妇王氏二娘因难产而死。悲痛欲绝的男主人为悼念爱妻,与岳父一起凿了一口井。按照当时的习俗,凿井供众人取水,是施善建德之举,以此追荐死者并为其祈求冥福,井被称为“义井”。沈家用精心挑选的石料雕刻井栏加护于井口,在井栏铭文中记述了凿此井的缘由。

400年后,明崇祯七年(1634年),有人在这个井栏上又增刻了“顾衙复泉”四个大字。到了晚清,苏州金石学家叶昌炽曾去寻找该井栏原物,“竟不可得”。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宋绍定井栏题字册

顾元昌命顾廷龙将井栏拓片和他所写的文稿装订成册,这就是《宋绍定井栏题字册》的来由。而后的十几年间,又邀五十多位名人为该册页写跋语,包括钱玄同、胡适、章炳麟、张元济、叶恭绰、钱锺书等。

1981年,顾廷龙将这段宋代井栏捐献给了苏州博物馆。2016年,顾诵芬也将《宋绍定井栏题字册》原本捐献给苏州博物馆。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顾诵芬先生向苏州博物馆捐赠《宋绍定井栏题字册》等珍贵文物

顾诵芬出身于苏州唯亭顾家,其母亲潘承圭也系出名门。苏州有“贵潘”和“富潘”,潘承圭出身“贵潘”。她的兄长潘承厚、弟弟潘承弼,都是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他们的堂叔祖即晚清名臣潘祖荫,其滂喜斋藏书和所藏大克鼎、大盂鼎等,皆为后世津津乐道。

虽然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但顾诵芬“不为物役”,始终过着一种淡泊、俭朴隐逸的生活。

这位获最高科技奖的苏州人,原来家族背景如此“豪华”|方志江苏

为解决歼-8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后座)乘歼教-6上天,近距离观察歼-8

当年顾诵芬所在的航空航天部601研究所那个上百人的设计室里,只有顾诵芬和参加工作早的同事有自己的自行车,后来他们的自行车就都成了公车。他长年累月地骑车上班,到试制车间、到沈阳飞机制造厂现场办事。自行车把手摔断一个他也不在意,还骑了很久。1984年,顾诵芬担任了“沈飞”总设计师兼601所的所长,还骑着那辆自行车。

有同事在午饭时去顾诵芬家,只见写字台上放着一本英文版技术专著,旁边放着一块已经吃了几口的面包,没有菜,甚至连杯水都有。有一次,航空航天部机关来人,顾诵芬请吃早餐,吃的是压缩饼干就着白开水。

1979年年底,我国飞机制造21年历程中一个辉煌里程碑歼-8飞机完成设计定型工作。定型会后,没有什么招待会,只是在“沈飞”的干部食堂聚餐。顾诵芬与大家举杯相庆。要回家了,找不到顾诵芬了。原来他已经大醉去吐了。顾诵芬不喝酒,但那一天,他特别高兴,与众人一起喝酒,也用的大碗。这是他在飞机设计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酩酊大醉。

资料来源:

1.金圣叹与长洲唯亭顾氏交游考——兼论顾予咸与清初三大史狱之关系;陆林;《艺术百家》2002年第2期

2.达隐兼修的科学家:顾诵芬;陶渊刚、徐伉,《苏州男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4.11

3.唯亭顾氏、名门“贵潘”和歼-8之父顾诵芬;《文汇学人》2021.11.3

文章转载自:紫牛新闻、《苏州工业园区志》

审核、发布:朱振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