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作者:沂州典史

南方多个割据小政权并存,连同北汉号为“十国”。因为南方政权大多数都是淮南高骈的部下或者北方武装的分支,都臣服于中原政权,所以这个时期,北方五个王朝主导了历史进程。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和其他历史时代不同,五代没有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统一中国,也没有做出任何推动中华文明进步的成绩。归根结底,这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朱温的后梁,乃宣武节度使。李克用的后唐,乃河东节度使。

其他的也都是藩镇上位,就是武装集团而已。另外,后梁因为是黄巢余孽朱温,以下克上,篡唐而立,弑君杀后,屠灭清流,罪大恶极,当时就被各国不承认,称为“伪梁”。后唐成立时,李存勖直接上承唐朝,也不算是新王朝。所以,五代根本不应称之为五代。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世宗郭荣,乃五代第一明君,曾豪言:若能当三十年天子,当以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可是,上天只给了他六年时间。世宗死后不到半年,赵匡胤欺负恩公留下的孤儿寡母,悍然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赵匡胤以下篡上,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得位不正。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抛出了四个烟雾弹:

后梁篡唐,大逆不道,历来被称为伪梁。赵匡胤正式提出“五代”的概念,把水一举搅浑,将篡位者作为正常的朝代更替,从而巧妙地掩盖了自己黄袍加身的不合法性。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周恭帝郭宗训,改名为“柴宗训”。从此,郭荣便成了柴荣。郭荣原本是柴姓不假,但早已做了郭威的养子,成了郭荣。郭威没有亲生儿子,所以郭荣是唯一正宗的接班人,没有任何疑问。

五代时期,盛行收养子。养子和亲生儿子,具有一样的继承权。后梁朱温就想把皇位传给养子。后唐明宗李嗣源,本名“貌吉烈”,就是李克用养子。后唐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二十三”,又是李嗣源养子。两位皇帝,均没有改为本姓,赵匡胤也没给改。

为什么偏偏改郭荣为柴荣呢?就是想暗示世人,柴荣是外姓人,继承了郭家的江山。我赵匡胤,当然也可以继承柴家的梁山。真正无耻之尤!

大力宣扬,当年郭威也是黄袍加身,俺赵匡胤是有样学样,不是首创。既然你郭威能黄袍加身,夺了后汉江山。俺赵匡胤也可以,夺了你后周梁山。

当年,郭威为后汉刘知远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隐帝的顾命大臣。这个上半程,和赵匡胤的经历真的差不多,可是后面就不同了。隐帝作死,杀死了四大顾命大臣全家,只有郭威在外孤身得免。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郭威为了报国恩家仇,挥军南下入京,整顿朝纲,定下迎来新君,再次出镇地方。部下军士都认为已经得罪刘家,新皇帝上台后肯定秋后算账,所以发动兵变,扯下一块黄色旗帜,硬逼着郭威做了皇帝。

一句话,郭威是全家被杀,真正被部下逼得,黄袍也是临时扯的旗子。而赵匡胤前期一直在积蓄力量,大造什么“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进而假造情报,大军出征,然后穿上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硬逼着孤儿寡母让出了梁山。

《水浒传》中,柴进还有什么誓书铁劵。可是,柴宗训,实为郭宗训,不到二十就暴病死在流放地,死因大家都知道。世宗另外两子,都不知所终。后来,为了面子,朝廷找来柴荣的远宗,封了个小官,充当大宋的面子。这就是善待柴家的真相!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赵大如此,赵二赵光义有样学样。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得了现世报,烛影斧声中,糊里糊涂丢了性命,几个儿子和柴宗训一样都在年轻力壮时暴亡。

北宋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写到后晋出帝石重贵被契丹耶律德光灭国,一行人仓皇北去,天潢贵胄在冰天雪地中命如蝼蚁,不禁叹道:从来灭国,没有这么惨的!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司马光这话说的太早了!靖康耻,赵光义一族几乎被团灭!惨之又惨!

五代郭荣为何成了柴荣:黄袍加身的一个谎言要用四个来掩盖

公元1276年,元军围困南宋都城临安,太后谢道清和四岁的宋恭帝无奈出降。谢太后投降前苦苦哀求元军统帅脱脱,让留下赵家一片土。脱脱虽然是蒙古人,也熟知历史,义正言辞道:汝国得天下于小儿,亦失于小儿,其道如此,尚何多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