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史(隋唐)(三、杨勇被废、开创科举制)

公元581年

杨勇被废:被诬陷的太子

公元581年,隋朝太子杨勇被废。

作为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长子,大隋王朝的接班人,杨勇被废的故事,要从他的家事说起。

不久前,杨勇的太子妃元氏突然病逝,杨勇最宠爱的是云昭训,得以据有专宠地位。杨勇本就不喜欢太子妃元氏,可杨勇的母亲独孤皇后不同意。独孤皇后是个女强人,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她不但要管束隋文帝纳妃,在儿子杨勇宠爱的妻妾问题上,也要说了算。

杨勇宠幸妾室、冷落正房的行为,早就让独孤皇后颇有怨言。现在元氏不明不白死了,她心里认定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毒死了元氏。可怕的是不但独孤皇后这样认为,朝中大臣皆知太子爱云昭训,一间风言风语传遍了宫城内外。杨勇有所耳闻,心情变得十分郁闷。

独孤皇后越想越气,她认为杨勇这个儿子实在不成器,还没当皇帝就如此不守规矩,日后怎能担得起一国重任?独孤皇后对隋文帝杨坚说,现在太子妃刚过世,按照礼节太子应该去太子妃的父亲那里探望一番,可杨勇至今都没有表示,你应该去提醒他一下。隋文帝也觉得杨勇行事欠妥,随即派人到前去提醒杨勇。杨勇此时正为了满城风传其毒死太子妃而头疼,他打发走使者后,忍不住对身边人抱怨说,定是这个元氏的父亲到处传播我毒死了他女儿,我是不会去探望他的,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他,方解我心头之恨!

杨勇以为自己在家中偷偷发泄两句,不会有人知道,但这一切早就被独孤皇后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如实禀告给了隋文帝。隋文帝得知后十分生气,如果说宠爱侧妃一事还可以理解,那杨勇此时对元氏父亲的态度,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杨勇今天对岳父如此无礼,难保哪一天不会为了皇位而对自己不利。

隋文帝下令将太子东宫的侍卫中年轻力壮的,全部调到自己身边,以削减太子的力量。这一明显打压太子的政令一出,有人坐不住了,他就是隋朝的开国重臣高熲。

高熲是太子杨勇坚定的支持者,两人已经通过联姻结成儿女亲家。高熲向隋文帝谏言,不应如此打压太子,这对国家稳定不利。这本是一次在正常不过的谏言,但隋文帝本好猜忌,他认为太子已经在朝中笼络了不少势力,高熲就是太子党的主要成员,自己要被架空了。

废掉杨勇的想法,开始在隋文帝脑海中形成。独孤皇后比隋文帝更倾向于废掉杨勇,她每次看到次子杨广与正妻萧氏相敬如宾,觉得他们更像自己和隋文帝,对杨勇的讨厌逐渐加重了。独孤皇后的建议能左右隋文帝决策,更何况二人此时都已经对杨勇十分失望。不久后,隋文帝试探性地同高熲流露出废太子之意,高熲坚称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希望隋文帝能够回心转意。可惜此时隋文帝心意已决,既然高熲反对,那就让他告老还乡。

高熲免官后,太子最坚定的支持者不在了。杨勇没有办法做任何反抗,何况他根本没有反抗之心,从未想过父皇会废掉自己,就像他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被汇报给隋文帝一样。

不久后,隋文帝正式下令,废掉杨勇太子之位贬为庶人,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结论:杨勇被废,丧失皇位继承权,以高颍为首的、拥护杨勇的隋朝功臣集团,也遭受了的政治打击,杨广成为太子,为隋朝乱政埋下了隐患。

中国古代史(隋唐)(三、杨勇被废、开创科举制)

公元587年

开创科举制:承袭千年的选人制度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命令各州每年举荐三名人才到长安参加考试,通过者则留在长安做官,成为科举制度的开端。

杨坚创立科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前选拔人才的办法不好用。这之前,隋朝选人才的办法,是沿用魏晋以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是看门第选人才,谁出身好,就能做官,出身不好的,也就没官做。

九品中正制不是尽善尽美的办法,一来出身好的人,也有可能不学无术,杨坚朝廷里的很多大臣,大都是出身贵族的武夫,打仗还行,就是没啥文化,治国不行。有个叫宇文深白刨守军,早年读书读得不耐烦,就跟身边的人说,读书不就是为了学会写名字么,一个人长期在书桌边转悠,那还不就成了迂腐的儒生!说完没多久,人就去从军了。隋文帝杨坚称帝,宇文深出了不少力,杨坚派他去治理凉州,因为不称职,干了一年多,杨坚就把他召回了朝廷。

九品中正制的第二个弊端,是如果当官的人都出身名门,皇帝容易被架空。杨坚就是大族出身,他父亲杨忠曾是北周的大将军,到了杨坚官越做越大,最后成了皇帝。他自己这样可以,但换了别人就是不行。

杨坚的命令一下,各州按照规定,开始向长安举荐人才。来自河北的杜正玄出身平平,但很有才华。

当时科举考试的有两门:一个是明经,也就是考生解读儒家经典,主要考察记忆和博学。另一门就是杜正玄考的秀才,他不但考察文学才华,还让考生提出对治国的意见,比明经要难得多。所以这一年各地推举的人来到长安,人们发现,只有杜正玄一个人报考秀才。

但杜正玄有点倒霉。他遇见了重臣杨素。杨素出身世家大族弘农杨氏,是杨坚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和宇文深只会打仗不同,杨素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所以看不上河北地区来的寒酸文士。

杨素当时恰好负责考试,考官把杜正玄的卷子拿给杨素看,说这人是个人才,考秀才科考中了。杨素一听就生气了,说就是周公和孔子复活,也考不上秀才,地方官怎么想的,把这个人举荐上来。说完就把都杜正玄的考卷扔到了地上,看都没看。

不过没多久,考官一大早找到了杨素,说考试截止日期临近,其他人都有了成绩,只有杜正玄还没成绩。杨素故意为难杜正玄,就跟考官说,你让杜正玄仿照司马相如和班固等四个文学家的风格,写四篇文章,我没时间等他,下午之前就要写完。可没到下午,考官就带着文章回来了,把杜正玄写好的文章给杨素看。杨素看罢大惊,觉得杜正玄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儿,称赞说果然是个好秀才!

杨素出身世家大族,他故意为难杜正玄,实际上是豪族高门对贫寒士人的政治歧视。只不过杜正玄凭借超人的才华,赢回了公正的待遇。这也说明了科举创立之初,在实践操作中所遭遇的时代和政治阻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杜正玄那样幸运。和杜玄正一起来考明经的那些人,或许大多数都落榜了。整个隋文帝开皇年间,考上明经并记录在案的,只有一个叫韦云起的人。此人还出身于京兆韦氏家族,韦家势力雄厚高不可攀,用当时的谚语来形容是“去天尺五”。

隋朝初年有211个州,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个州举荐3个人,一年就有六百多人,但这些人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这也说明了新制度的完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仕宦途径仍旧被世家大族所占据。

603年杨坚继续下诏命令各州县选拔人才,明确提出地方官员要寻访闾阎乡里,从最基层的地方入手,把治理国家的人才一网收尽。

隋炀帝继位后,设立进士科,主要考察人才对国家治理的意见,成为日后科举制中最为重要的考试科目。大业年间,有个叫房玄龄的年轻人,从济南千里迢迢赶到长安参加考试,一举考中。不过,因为关中统治者对山东河北文人的固有偏见,房玄龄没有被重用,他常在家里跟父亲说,我看大隋要亡国了。几年之后天下大乱,房玄龄把自己对国事的意见写好,塞进了一根竹杖里,拄着它去见了李世民。

后来,科举制经过在唐代近三百年的逐步完善,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沿用。

结论: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中央权力,为隋唐以后历代所沿用,直到清朝末年。

中国古代史(隋唐)(三、杨勇被废、开创科举制)
中国古代史(隋唐)(三、杨勇被废、开创科举制)
中国古代史(隋唐)(三、杨勇被废、开创科举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