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触网”不“怵网”银发族也可以是网购达人

作者:光明网

奶奶的“车”里都装了啥,青菜、猪肉、鸡蛋?近日,一位网友晒出了自家奶奶的“双11”购物车:面膜、指甲油,还有多种色号的口红……网友们纷纷表示:奶奶好潮;奶奶比我还精致。记者随后采访发现,网购如今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网购起来有模有样,一点不输年轻人。

A4纸上写满购物清单;吧嗒吧嗒敲着计算器算着满减折扣;定好闹钟,卡点抢购付尾款、抢赠品……这样的“双11”日常,是吴女士最近的生活写照,她今年已经65岁了。

“最开始是看女儿买,我一看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就自己琢磨学会了网购。她刚发现的时候,还瞧不起我呢,觉得我老婆子了,哪里会什么网购。”吴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自己不仅成了网购达人,还能化身“代购”,帮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买衣服、买日常物品。

方便、省心、便宜,是记者采访时听到比较多的体会。家住鼓楼、年过七旬的黄阿姨,早在2016年就参与到“双11”这场网络购物狂欢中。“一开始只是在网上买些红外线理疗仪、取暖的油汀这种电器。后来跟着年轻人,慢慢地衣服、洗漱用品也都开始在网上买了,‘双11’的活动力度确实要大。”黄阿姨笑着说,自己也算是有着五六年网购龄的购物达人,所以今年“双11”她早早就准备好了,提前列好购物清单,“有给老伴的羽绒服,给自己的围巾、蜂蜜,还有家里要用的卷纸,还给孙女儿买了巧克力。”

除居家、服饰等生活必需品,记者还注意到,银发族的“双11”网购清单还有手机、相机等数码设备。

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不“怵网”了?采访中,多位老年人给出了答案:疫情催化,让大家更多地接触了网购;电商平台的APP适老化改造,也让老年人网购的体验感越来越好。

不过记者发现,受访的老年人不少还处在“可以操作但不十分熟练”的状态,十分熟练玩转网购的还是占少数。比如,找客服、改地址、退货退款、算满减,都是不少老年人网购的“知识盲区”。

“老年人注重品质消费、健康消费,但他们对与卖家沟通、换货、退货等相关的一些流程并不十分了解,容易造成退货不畅等问题。因此,卖家或电商平台都应该在客户服务、售后等方面,更加耐心和细心,如条件允许可以开通针对老年人的电话退换货通道,体现出对老年消费者更多的关怀,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江苏省电商协会秘书长杨杰认为,银发族不会被新消费时代抛弃,而是会成为激活消费市场的一股新动力。今年“双11”,老年群体参与度显著提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方面适老化服务的提升,银发族的消费场景正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双11”也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狂欢。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安琪 曹丽珍

来源: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