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的四寸银莲(三)三寸金莲起源于何时,缠足的真正推手是谁?

作者:笨笨徐1969
妈妈的四寸银莲(三)三寸金莲起源于何时,缠足的真正推手是谁?

写下以上文字,本想来揭露那个罪恶的时代,替母亲以及中华民族近千年被缠足的一代代妇女出一口恶气,但我突然发现,造成这近千年中国妇女痛苦人生的罪魁祸首却是羚羊挂角,无处可寻。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往往把世间一切的罪恶都会机械地推到那万恶的旧社会,那些封建统治者以及封建礼教,儒家学说,等等,这好像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

但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还真发现,在女性缠足这件事上,那个时代也对,当时的统治者也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儒家文化也对,还有那些或许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文人骚客也对,都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真还不能充当缠足恶俗的背锅侠。

至于这个恶魔是谁?且听我一一道来。

妈妈的四寸银莲(三)三寸金莲起源于何时,缠足的真正推手是谁?

为方便讲述,我们先叙述一下缠足到底起于何时?

这还真是众说纷纭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六种说法,我就按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一是汉代起源说。根据《丹铅总录》引《杂事秘辛》汉保林吴姁奏言:“乘氏忠侯梁商女足长八寸,胫跗丰妍,底平趾敛,约嫌迫袜,收束微如禁中。”由此可见,汉代时期已经出现故意缠足的事件,但可看出,这只是个人意愿,并重在扶正,并不是今天真正意义的缠足。

二是六朝起源说。据《南史》记载: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六朝乐府双行缠说:“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研;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由此看出,这时的缠足也只是流行于上层贵族阶层。

三是隋朝起源说。话说隋炀帝东游江都时,挑选几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由于其全家死于隋炀帝暴政,便想申大义于天下,报仇雪恨。便让铁匠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小刀,用布把脚裹住藏刀于脚底。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

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近身,想细细把玩小脚。吴月娘缓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小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躲闪不过手臂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身死而亡。

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后宫选美,“裹足女子一律不选”。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又为了不入后宫,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此种说法明显有文人穿凿附会的成分。

妈妈的四寸银莲(三)三寸金莲起源于何时,缠足的真正推手是谁?

四是唐朝起源说。关于缠足的记载,唐朝的文人墨客记载最多。如白居易《上阳人》中的“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和前文中咏杨贵妃罗袜诗一首:“仙子凌波去不还,独留尘袜马嵬山;可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 就见于《群谈采余》一文中。由此可以确定的是,在唐朝的宫廷之中已经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缠足了。

五是五代十国南唐起源说。根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南唐后主李煜诗词无双,喜欢填词作乐听歌跳舞。他的后宫中有一个舞女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为其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舞女窅娘以丝绸缠脚,缠成月牙的样子,再穿上华服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动人,舞动起来惊若天仙。

与此同时,张邦基《墨庄漫录》也称弓足起于南唐李后主,是为缠足之始,出现后时人效之,以纤小为妙。从那以后,缠足方才真正的盛行起来。

六是北宋起源说。有书籍记载缠足之风于北宋时期开始蔓延, 在南宋时期流行起来, 至明代大盛。北宋时期人们都喜欢欣赏小脚之美,宫廷首先流行,后来流传的民间,前文中苏轼的《菩萨蛮》可看作是文人写的第一首描写缠足的诗词。

由此可以看出,迄今为止,关于缠足兴起事件的说法有很多,却始终没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妇女缠足一事最初兴起于贵族阶层,最初的“约嫌迫袜,收束微如禁中”并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缠足,只是对脚的扶正,一直于宋代才开始普及并变本加厉到“禁缠”,愈演愈烈,至元代要求缠足为五寸,明代为四寸,清代为三寸,真可谓惨绝人寰,这基本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妈妈的四寸银莲(三)三寸金莲起源于何时,缠足的真正推手是谁?

歌舞剧《解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