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书推荐:萧红的孤寂河畔——《呼兰河传》

作者:第2导师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怀着萧军的孩子与萧军彻底分手,与端木蕻良结婚,被端木遗弃在武汉,大着肚子独自艰难抵达重庆,产子,子亡,与端木飞抵香港……这其中有多焦思、伤心、劳身,自不必说。除《呼兰河传》外,这三年中,她还创作了不少短篇小说、散文以及戏剧作品。《呼兰河传》无疑是写写停停的。

好书推荐:萧红的孤寂河畔——《呼兰河传》

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序。五千来字的文,28个“寂寞”。他叹息复叹息萧红的寂寞:寂寞的幼年,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精神、寂寞的心境,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环境,寂寞的呼兰,寂寞的死亡,寂寞的坟墓……“寂寞”是萧红的人生写照,所以《呼和兰传》中,也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孤寂。

好书推荐:萧红的孤寂河畔——《呼兰河传》

书中呈现了两个少女由鲜活到死亡的悲剧命运。12岁的团圆媳妇因性格异于传统观念下的女子而被邻居们说长道短,最终竟莫名其妙地被折磨致死。漂亮的王大姐在没有婚约的情况下私自与冯歪嘴子结合,震惊了封建意识根深蒂固的人们,最终在被辱骂、窥视、与冷眼中寂寞死去。

好书推荐:萧红的孤寂河畔——《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它有大量的散文成分,它有情节弱化到几乎不能支撑的故事,它有作者太真实太温柔的情感以至于擦掉了本就模糊的虚实界限。

与其他左翼作家的创作不同,萧红的这部作品没有什么目的性。她似乎不是写给别人看的,她只是在写着自己的故事,没有想它来感化谁、唤醒谁的斗志或仇恨。她平静缓慢地叙述着,在南国的冬天给自己讲故事——很久以前,那片遥远乡土上的人和事。

好书推荐:萧红的孤寂河畔——《呼兰河传》

回忆能让人安静,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一直在安静地叙述着。萧红的安静不只是记忆中的温暖往事带来的,也是半生漂泊之后看透世事的淡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