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却封侯拜相,人生三起三落,结局如何?

作者:遇见历史人物
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却封侯拜相,人生三起三落,结局如何?

遇见吴起

2021年7月16日,南昌王某龙杀妻抛尸,一审宣判,被告人死刑。

看到这则新闻,我不禁想到了春秋战国时的吴起,二千四百多年前,他也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杀妻。

吴起杀妻的原因我们无法理解,竟然是求官。

公元前412年,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鲁国被齐国打得节节败退,再退鲁国将消失。

鲁穆公决心反击,任用吴起出战,但有人立即举手反对:大家别忘了,吴起的老婆可是齐国人,别到时候仗没打,带着我们的人直接投奔齐国了。

吴起再次想起从卫国老家出来时,对老妈说的一句话: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对于一个没有机会都想创造机会的人来说,他绝不会错过任何机会,更何况机会就在面前,吴起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手起刀落,将妻子杀了。

这是一招险棋,是吴起留下后世的骂名。

杀了出身是齐国的老婆,吴起清除了最后的嫌疑,成功上位,也初次展露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大败齐军。

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却封侯拜相,人生三起三落,结局如何?

我要成功!

打了胜仗,对于鲁国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吴起,应当得到重用才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有人看不惯,对鲁王说:想当年,他老娘死了,这小子都没有回家,被曾校长(曾参,孔子的弟子,有孝道)开除了学籍,现在他为了当官,竟然老婆都杀了,如此残忍无耻没有底线的人,很难想象他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王位?

吴起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在鲁国已无立足之地。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此一战,已使吴起攒了不少粉丝。

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却封侯拜相,人生三起三落,结局如何?

我是吴起!

魏国正在招人,魏斯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鲁国和魏国相距几百里,吴起杀妻求将的恶名早已传出。

魏斯问部下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贪财官迷,但,如果论率军作战,是做把好手,齐国的名将田穰苴都不如他。

魏斯想了想说:我们要的是能打胜仗的人。

吴起被重用,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的确是能打胜仗的人,史书记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数十几年间,吴起大军连败秦、齐、楚诸国,魏国的国土扩大了数倍,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值得一提的是,前389年, 以少胜多的阴晋之战,吴起亲率五万人,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大败50万秦军,从此威震天下,一战封神。

吴起为何能够做到屡战屡胜呢?

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爱兵如子也是一方面,吴起身为大将军,却与士兵同吃同睡,行军徒步,绝不骑马。

有一次,一个士兵害了浓疮,吴起竟亲自用口为他疗伤。士兵的老妈听到就哭了,人们说:你儿子是无名小卒,大将军为他吸脓,你应当感到荣幸! 他妈却说:当年,孩子他爹也被吸过,他爹奋勇杀敌,战死沙场。而今孩子又赶上了,我想他也将会像他爹一样……

人怕出名,猪怕壮,成为战神的吴起,圈粉无数的同时,也遭到了小人的嫉妒。

魏国宰相公叔,老婆是公主,权倾朝野,吴起的打的胜仗越多,他的脸越难看,他认为如此下去,终有一天,吴起将取而代之。

成就一个明星,需要努力做很多大事;但毁掉一个人,一件小事就够了。

很快,宰相公叔背后的“智囊团”就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点子。

“吴起最大的缺点是刚腹自用,心直口快。我们先向国王汇报说,吴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可魏国只是个小国,怕是留不住,不如许配给他一位公主,让他成为魏国的驸马爷。如果他志不在魏国,肯定会拒绝这门亲事。 然后,我们再把吴起请到相府来,让公主与宰相演出好戏,公主百般虐待羞辱宰相,宰相百般迎合。吴起发现公主如此凶悍,一定不敢答应婚事。”

公叔大喜,按计划行事,吴起看到公主根本不把人当人,自己无福消受金枝玉叶,心惊胆战,谢绝了魏王的请婚。

魏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脸问号,吴起这才发觉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

事件无法挽回,此时的魏王已不是招他入宫的魏斯,而是他的儿子魏击,魏击的眼光气度与他老爸比,天壤之别,反脸杀了吴起,也是很有可能的。

没办法,54岁的吴起选择了下岗,重新找工作。

好在,吴起“战神”的名声在外,公叔不喜欢,魏击看不上,圈外还有很多粉丝,楚悼王芈疑就是其中之一。

楚悼王给吴起的位子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时间,吴起感觉自己的人生再次到达了巅峰,所有屈辱和不快,都让他随风去吧,他决心要再大干一场,他也真的大干了一场。

吴起结合楚国情况,建立了一系列的新政,不限于以下五点:

严明律法,令行禁止,并公布于众。

三代以下的贵族取消特权,停发政府津贴。不听话的贵族发配边缰。

精兵减政,开除不作为的官员,大力发展军事。

严惩贪污腐败,奖励清正廉洁,特别是为国家效力的人才。

迁都,建城墙,整顿民风。

不要说五条,其中任何一条,对楚国贵族阶级的利益都造成了威胁和动摇,特别第二条,这也为吴起惨死埋下了祸根。

短短几年,楚国陡然强大,南并百越,北方击败了韩赵魏三国联军,数次西攻秦国,收复大片失地,楚国从一个小国,成为中原新的霸主,魏国肠子都悔青了。

可惜,好景不长。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突然升天,保护吴起的大伞倒了,那些因新政丧失利益的皇新国戚,没有等到楚悼王入土就动手了。

吴起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他奋力跑到了楚悼王的尸体旁,大声疾呼:天丧我!天丧我!

箭如雨下,不仅射在了吴起的身上,也射在了楚悼王的身上。

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却封侯拜相,人生三起三落,结局如何?

吴起之死

即位的楚肃王大怒,下令作乱者诛三族,被屠杀者多达70余家,两万多人,吴起也算是为自己报了仇。

明末学者黄道周有一段话,总结了吴起的一生。

吴子忍人,怒诛笑谤。母死不归,杀妻求将。曾子薄之,鲁君疑放。然而用兵,穰苴不让。甘苦与同,士卒乐仗。守魏西河,秦畏东向。在德一言,圣贤度量。魏人忌之,去为楚相。北并南平,功在人上。惜犯贵宗,终令身丧。

一千五百年后,大宋年间,吴起被列入七十二名将,设庙供奉。

很显然,吴起是个军事家,但母死不归,杀妻求将,留下恶名,三起三落,侍奉三国,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最终被五马分尸,令人唏嘘。

统观吴起一生,智商爆表,情商几乎归零,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后来身居要位,他一直都是心直口快,没有任何城府,心中只有自己的目标的人。他任何事,也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史书记载,吴起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人家,四处求官无果,家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人人见了都说他是败家子,这是事实 ,可吴起一气之下,抄刀杀了30多口,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左邻右舍,情何以堪!

如此看来,后来他母死不归,杀妻求将就顺理成章了。

《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另外两件小事,也说明吴起情商较低。

魏国任命田文当宰相,吴起不服,三问田文:带兵打仗,我们两个,谁厉害?

田文说:将军厉害。

吴起问:富国强兵,谁厉害?

吴起问:远攻近交,谁厉害?

吴起说:我厉害,为什么你的官比我的官大?

田文想了想说:国王还小,宫内勾心斗角,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认为谁应该能摆平?

吴起沉默良久,说:还是你做宰相吧!

还有一次,吴起随年少的魏王击在长江上游船,江水顺流直下,如万马奔腾,行至峭壁夹岸,猿声四起,神采亦亦,于是对吴起说:好美呀!好地方!固若金汤,这是魏国的宝地!

吴起却说:此言差异。地利不如人和,领导要以身作则,夏桀商汤国土如何?还不是早早的亡了,我们要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魏击顿感扫兴致极。真是劝人没有选对时候,拍马拍到了马蹄上。

再者,叔公与公主演的那一出闹剧,叔公对他有意见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用脚想都知道有问题,而吴起偏偏就信了,他不出局谁出局?

官位再高,工作再好,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在世,绝不仅仅是为了打胜仗完成当将军的目标,人生目标固然重要,但如果为了目标,最后变成孤家寡人,更有甚者惨遭非命,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像越国的范蠡,汉代的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妻妾左右,游于山水间,何不自由自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