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妃贾元春在赏赐元宵节礼物时候厚薛宝钗薄黛玉,只因更尊重宝钗

首先下结论: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元宵节礼物完全是贾妃元春自己决定的。

大观园诗歌赛里贾宝玉作诗做不出来,薛宝钗帮他改了一首,林黛玉代他写了一首。

贾元春作为监考老师,虽然不见得知道宝钗改了哪首,林黛玉代写了哪首。但是谁帮了宝玉,又是怎么帮的。显然元春都是看在眼里的。

而且这时候贾宝玉对宝钗和黛玉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都很亲昵,关系都不错。

从元春的角度看到的就是贾宝玉和宝钗、黛玉的关系都不错。

在宝玉作诗遇到困难的时候,宝钗帮助宝玉给了一个解决方法,而林黛玉直接给宝玉打小抄。

皇妃贾元春在赏赐元宵节礼物时候厚薛宝钗薄黛玉,只因更尊重宝钗

而书里贾宝玉小时候是贾元春带着的就是说元春和宝玉之间有点长姐如母的意思,

那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

你娃或者弟弟妹妹上高中了。

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很不稳定。

这次考试全班第一,下次考试全班第二十名。

而且这孩子本身还挺不爱学习的。

但是孩子还小,全家都指望着他。

这时候你希望什么呢?

肯定是希望有个人能帮着孩子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让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是吧。

那无论是从他们是日常生活还是大观园诗歌大赛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表现是什么?

林黛玉:你不喜欢搞这些,我也知道你不喜欢搞这些。所以我不劝你学习考公务员,也不会有意无意地明示暗示让你去考公务员。就算有家长逼着你学习,没关系,我帮你打小抄,我帮你写作业。

薛宝钗:我知道你不喜欢考公务员,也不喜欢当公务员。但是你应该去考,应该听爸爸的话。如果不会,我教你啊。

这两种态度从原则上说,都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贾宝玉,贾宝玉是那种,你打死他,他也不会去考公务员的那种人。

更深的问题是,无论是在深宫的加菲元春同学还是贾府里的贾政都需要且明白家族需要一个能考取公务员的人才。

所以作为贾宝玉的家长贾元春同学,无论有多欣赏林黛玉,为了弟弟的未来为了家族的未来,都必然会选择对会劝贾宝玉上进的薛宝钗更好更尊重。就算心底真的欣赏林黛玉文采风流,也会在行动上,离林黛玉远一点。

至于漂亮?漂亮关我什么事!

开什么玩笑?

我弟弟还在上学?你敢让他谈恋爱?考上公务员以后,漂亮姑娘多得是。

皇妃贾元春在赏赐元宵节礼物时候厚薛宝钗薄黛玉,只因更尊重宝钗
皇妃贾元春在赏赐元宵节礼物时候厚薛宝钗薄黛玉,只因更尊重宝钗

就是说出于贾宝玉还要考学以及以后事业上考虑,贾元春必然爱护薛宝钗多于林黛玉。此时贾元春赐礼物,林黛玉低宝钗一等也是正常。而元宵节礼物本来也不多,宝玉自然是比同辈姐妹多,总不至于在宝钗这里又再分一等,索性和宝玉一样了。

要说此时元春一定有给宝玉婚配的意思,倒是不一定。这时候贾府上下都指着宝玉考个一官半职,很难说就一定急着给贾宝玉婚配。

再说王夫人为什么不会调换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元宵节礼物。

首先,元春此时是妃子,那就是皇家的人。送的礼物都是登记在册的,且是送到贾母的屋子里。

王夫人连身边人是忠是奸都分不清,有能力偷换吗?

其次,礼物而已,小事。没看见贾宝玉一听说林妹妹的和自己的礼物不一样,巴巴就把自己的送过去了吗?贾府类似东西多得是,哪里就真的放在眼里了。

当然有人也说了,元春此时是皇帝的妃子,她的礼物不重要,礼物里表达的意思和态度很重要。

有没有表达什么意思态度,我们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府里人怎么看。

我们看下贾府里人精贾母、王熙凤,以及其他长辈贾政、王夫人、薛姨妈从此对宝钗宝玉态度有变化吗?

没有。

一点都没有。

贾母继续当宝钗是亲戚女儿,王熙凤继续拿宝玉黛玉当小两口打趣。

皇妃贾元春在赏赐元宵节礼物时候厚薛宝钗薄黛玉,只因更尊重宝钗

要说林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贾母没有变化继续疼爱那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王熙凤如果有宝钗是宝玉以后夫人的想法,必然会在态度上对宝钗有更示好的举动。

那我们看看下文,其实也是没有。

包括贾政后期考虑到宝玉的生活,也只是想着给宝玉找两个房里人。王夫人或者有想法,但是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或者话语流露。

总结,此时贾妃元春赐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元宵节礼物,完全是自己决定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