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作者:丿过眼云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读】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是孔子很重要的学生,大家注意一个字,吾日三省吾生的“三”,有的人说啊,曾子这个三省吾生是一天呐反省自己三次,吃早饭反省一次,吃中饭反省一次,吃晚饭反省一次。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曾子画像

有的人又说,不是不是,曾子每天晚上反省自己一次,反省三件事情: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两个解释哪一个对呢?两个都不对,曾子不是一天反省自己三次,也不是每天晚上反省三件事情,真的是只要遇到以下三件事情,我一定要告诉自己,这三件事情要特别小心,那什么意思,我只反省这三件事,其他一切的我不管,曾子在这里给我们一个示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呢,要理解自己,要理解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容易犯错误,给自己总结总结和归纳归纳,也就是说每个人呐,要告诉自己,我有哪三件事情是特别容易犯错误的。

以后这三件事情只要一出现啊,我就得警惕,警惕警钟长鸣,那至于每一个人,这三件事情一样不一样呢?可以不一样,因为人跟人就是不一样,那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呐要小心地反省自己,但是也不要反省太多,反省太多,太紧张,这日子没得过好。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讲学

我们来看看曾子,最提醒自己最要小心的是哪三件事情:第一,为人谋而不忠啊,人家来找你商量个事情,你是不是站在人家的立场替人家想了,大家会想当然应该站在别人的立场替人家想啊,难道曾子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没错,为什么呢?人是不自觉的,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来找我们商量,说我想开个咖啡馆,然后我们怎么说,我们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喝咖啡了,我们根本不去想他适合不适合开咖啡馆,我们就直接想到我们自己,哎呀,太好了,我就喜欢喝咖啡,这就是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不自觉的就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了,然后从自己的立场来出发,来想问题,来回答别人,这是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那么曾子肯定是犯了这个毛病了,所以他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犯这样的毛病。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

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跟朋友来往当然要互相相信,那么这个不信乎,就正是曾子在告诉自己,我们跟朋友来往,这个“信”字很重要,如何能做到这个“信”,一般的解释啊,都是说话算话,叫做信,其实这是片面的信,第一是人家相信我,第二是我相信人家,这两个都不容易,人家相信我,这必须是我们说话算话,那一个人怎么能说话算话呢,说话要过脑子啊,你才能说话算话,那么你能不能相信别人呢?你得确定你这个朋友说话算话,你得确定他说话是过脑子的,这样子你才能相信他,所以这是一个互相起作用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曾子呢,肯定是在这上头吃过亏,所以呢,他很婉转的表达。有些人呐,说话不过脑子,这种人哪,离他远一点,不然地话,他说什么,我们又不得不信,但是信了以后呢,后果又肯定达不到,弄得彼此都很尴尬,最好点头之交就行了,所以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那种说话不过脑子的人,你最好跟他就交往的淡一点,古人说话比较委婉,我们得知道他到底心里在说什么,并不是说曾子告诉自己我跟朋友来往啊,我说的每句话我都得做到,曾子没有这么低水平的。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第三,传不习乎?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是明天要上课了,今天是不是得备课啊,是得备课;第二个解释,老师教我的,我是不是很好的去交给我的学生呢,这是两个解释,这两个解释哪一个正确呢?两个都正确,曾子是当老师的,那么他教学生肯定是要备课的,这个毫无疑问,任何课再熟都得备课,不备就死在台上,那么为什么还有第二层意思呢?老师教我的,我是不是实践了,我是不是做到了老师教我的,我就囫囵吞枣地这样说给学生,学生要问我一句,老师您实践吗?你说我怎么说,老师教我的,我一定得实践,我实践有成效了我才脸不红气不喘地去交给我的学生,这才是做老师的态度。

「学而篇」一日三省吾身?被误会的曾子

传不习乎

同时还有一条,如果曾子跟学生们说,哎呀,这是我发明的,显得你们这个家学历史不够绵长,曾子得说,哎呀,这是我的老师孔子教我的,我现在教你们,这就家学绵长了,中国人是讲究这一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