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荣新江:中国散落的吐鲁番文学

作者:古籍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敦煌文献的流传和收藏有了清晰的认识,但对于在吐鲁番出土的散落文献的历史,却远未全面而清晰的把握。这方面是因为吐鲁番文献的分散情况远比敦煌复杂,在敦煌藏穴开放之前,吐鲁番各个遗址的出土文献已经开始传播吐鲁番文献来自盆地内许多遗址,有城市遗址,有成千上万的佛洞, 文献是支离破碎的,其中大部分不是正式的考古发掘,而是由采宝者和偷宝贼夺取、出售或掠夺和流放。因此,对分散的吐鲁番文献的调查比对敦煌文献的追踪要困难得多。此外,有些原本属于同一探险收藏,如所谓大谷仪器、德国吐鲁番收藏,由于资金、战争等原因,导致一些藏品分散,一些藏品流出,形成较小的收藏。笔者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和调研隐藏在国内外的敦煌文献,敦煌文献的收藏比较清晰后,更加注重吐鲁番文献的收藏,尤其是一些小馆藏。本文中的术语"散点集合"是指相对集中的集合以外的集合。这里提到的更集中的藏品是指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中的大谷乐器,德国国家图书馆图书馆和德国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分馆的德国吐鲁番探险队的收藏,英国国家图书馆中斯坦因的吐鲁番乐器, 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浦昌故居文献、中国国家博物馆黄文轩文献、抚顺博物馆大谷探险馆藏品、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解放后出土的吐鲁番文献、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等等。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吐鲁番文献小规模收藏的情况。随着敦煌吐鲁番研究近二三十年的进步,笔者调查中的许多仪器都与专项研究有关,这些研究工作从专业角度提出了仪器的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调查内容。我们相信,这些散落的文件的重新衔接,必将有助于今后吐鲁番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更广阔领域的学者提供宝贵的文献信息。

下面方便验证,按采集单位或个人的中文拼音顺序进行讨论。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

与敦煌仪器相比,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吐鲁番仪器并不多,只有两件,但价值非常高。

一个是《高昌县孝道书》草稿,高昌县北凉县。这本"账簿"是以每位户主的名义,首先登录之间最后一次与创建"账簿"之间未发生土地转让的类型和数量,然后登录转让产权的土地情况,详细注明每块土地登记的位置, 字段的类型和特定数字。这是现存高昌县时期的重要历史数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有两块碎片,一块为鞋面,一块为鞋底,分别写在背面,另一块铭文云:"晋人书《西诏天甫残缺》,王氏在新城的旧藏品吐鲁番出土。邱属,朝鲜。"据了解,吐鲁番出土的文件,原本是给新疆政府制作的王淑轩收藏的,之后是"玉秋"、燕北余产权部门。从切成纸鞋的纸鞋的外观推测,这是吐鲁番地区的一座古墓。

荣新江:中国散落的吐鲁番文学

《北藏之凉书》

这件珍贵的乐器,过去只有宿务先生在内部分发教材时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朱磊先生独具慧眼的眼光,据此线索,早在1980年就参观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并出版,正确判断为《北方酷书》,对于这本仪器的价值贡献最大。此后,于达隆基、关泰石郎朱石在朱磊先生论文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修改和阐述。经过朱磊先生等人整理,该仪器成为研究高昌北方酷炫时期社会经济的基本历史资料,并有许多相关研究。目前,这件珍贵的仪器已被收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编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敦煌文献》第2卷、新D214上。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第二种吐鲁番乐器是《西州天山县南屏乡,唐开元29年》,背面有《自白》,现在分成三个片段。1988年,笔者因《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集》编者,从张玉凡《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敦煌遗骸》一文中了解到该文书的存在,用心良苦,抄录户籍并背书,根据户籍特点,初步确定喜洲户籍。张玉凡1990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敦煌遗物》记录了这三个户籍片段。同年,应池田文先生的邀请,作者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讲学,根据乐器背面的《自白》还原了三个片段之间的共同关系,并根据纸接缝的记录和乐器的特点, 被认定为唐开元29年锡州籍。那么见石树清先生转载周兆祥的《易林书》,方志早在1929年7月1日,这三个片段就已经发表在杂志第55期上。更令人惊讶的是,1928年10月11日出版的该杂志第29期还刊登了同一套乐器的另一篇,可以贴在北京大学的残余物上,并在纸上写着"天山县南平乡"的字样。此时,可以把所有四个碎片都贴上,并按照纸拼接文字命名为"唐开元二十九年西州天山县南平乡"。因此笔者写了一篇考察和说明,指出这一户籍作为天山县南平乡,或者作为29岁的开元市民,在唐代户籍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后来,带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通史展,发现《易林》第29期的影片,非常令人印象深刻。1928年,这些碎片属于赵兴远的财产,跋涉文称为"清朝出土的鲁班盛金口废土城",被认定为吐鲁番仪器。后来,这些碎片被收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者现在是D205,图形版本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敦煌文学》第2卷;山本安达郎等人在《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信息收集补充》中也接受了这一结果。

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录了一些慧文的碎片,还应该有吐鲁番出土的文物。

二、重庆市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有两卷吐鲁番出土的著作,其中一卷是梁玉树的旧藏,另一卷是王淑轩(1910年)12月17日出版的《高昌残余的唐人著作》诗。另一卷是杨增的新旧系列。两卷包括杨明对《杨增欣》和吐鲁番敦煌著作等两部作品的介绍,以及他的著作《重庆博物馆中的敦煌吐鲁番书》。

三、冯国瑞的老收藏

冯国瑞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民问题研究院,在甘肃工作多年,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收藏家。其藏品有《唐开元十三年西国都铎王朝政府、钦州遗迹》、《唐天宝八载江县柳中县昌平正仓请割粮欠》,以及唐朝六朝人写过的多种种类,但原文不详。笔者有机会拿到一张"唐开元13岁的西都铎王朝政府钦州遗迹"的照片,并送给池田先生,希望从日本找到原始线索。池田先生根据照片检查了仪器和相关材料。作者在《敦煌吐鲁番研究》编辑部,因为要求陈国灿先生审阅池田先生的文字。陈先生在他的书《后记》中,在甘肃省图书馆记录了冯国瑞1958年关于这件乐器的一些话,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冯全文关于13岁遗骸的开元和《唐天宝八岁越境柳中县昌平正仓请砍出的粮食》和《新疆吐鲁番发现唐人写的六朝唐人》三篇作文,收录在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馆,已被刘玉祥先生记录出版,让我们知道冯的文献集和佛经做总结和解释。我们非常希望今后能在甘肃省图书馆等地找到冯国瑞收藏的吐鲁番原作。

四、甘肃省博物馆

除了大量敦煌手稿外,甘肃省博物馆还有少量吐鲁番文献。根据Gambo提供的信息,该馆藏包含五个编号的文书,其中三个各有两个文件,用于以下目的:

1 残余之书(东晋)

2 (A) 绵羊交易账户 (Don)

2 (B) 出售骆驼毛和其他物品帐户(Don)

3(A)吴州锡州天山县天牧记(唐)

3(B)吴周如意新年高义杂项(唐)

4《论语》的遗迹

5 (A) 诗集的遗骸

5 (B) 字母片段

荣新江:中国散落的吐鲁番文学

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周如意新年高义杂项

其中一本东晋书,分成四块,也就是所谓的《潘月书》,秦智地写了《新疆出土的晋人写了一本潘岳书,残余试卷》,做学校记录和研究。据秦先生说,甘博拥有的吐鲁番仪器是在1950年代收集的。其中,潘月树扎和天山县田牧的记载,如彝新年杂文和1930年2月15日黄文轩先生在乌鲁木齐给宜山局长的信中,粘在厚厚的纸上,原本是为民国初期新疆省财政司长徐谦(字意山)隐瞒的,1958年由次子徐义定先生捐赠。

2010年3月30日,笔者与徐军先生一起拜访了甘博,在俄罗斯军事总监的悉心照料下,秦先生看到的是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徐俊先生录了《潘月树扎》,笔者录的天山县天沐账目等第一年杂记,所谓"天山县天沐账目",应该是户籍,剩下的4行文字,有印记,当"天山县印刷"时。黄文轩先生的信中,正面是吐鲁番出土的燕和八年公封墓砖文字,背面的信件主要是解释方形墓砖的内容。

五、辽宁省档案馆

从大局来看,我国档案都是明清以来的档案,更多的是中华民国和解放后的档案。也正因为如此,一篇名为《唐代档案》的文章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仔细阅读,这里所谓的《唐代档案》,其实是吐鲁番出土的六件器皿,原来罗振宇的收藏,被带到了伪满洲沈阳,捐赠给了省奉天图书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他被转移到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根据《唐朝档案文章》中发表的黑白图片,作者对六件乐器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其中五件是日本奈良宁阁美术馆收藏的唐蒲昌福两年前的乐器,另一件是唐溪寺大师的名书。后来,陈国灿先生从辽宁省档案馆获得了更清晰的彩色照片,并对这些吐鲁番仪器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和解释。

荣新江:中国散落的吐鲁番文学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唐浦昌故居文件

上海博物馆

上海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文化名城,学者、文人、收藏家云集于此,因此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在敦煌一定规模的文献收藏单位中相当可观。但吐鲁番文集,并不丰富,除了对这片土地的佛教经典有一些不好的判断外,显然可以说是属于吐鲁番的文器,是一件"唐开元16年西方国家都铎政府要求纸质档案"的文书。本卷《请纸档案》的主要部分,现收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为大谷探险,其他碎片均在黄文轩获得吐鲁番仪器时发现,不知怎的,《案卷》散落在上海,为上海博收藏,编号为"尚博31"。该仪器的图形版本首次发表在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博物馆印刷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展览中。织田说,它应该来自吐鲁番哈拉和卓的坟墓。根据大谷光瑞的下落,作者怀疑这首曲子也是大谷乐器的一部分,大谷光瑞被带到了上海。现在,该乐器的彩色和黑白图版已经正式出版,整个纸质文件在书法和文书系统方面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虽然上卷只是一个案例卷的一小部分,但它是本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唐代文献体系和纸张用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日《佛陀说前三本晦涩难懂的书》卷中,题词云:"晋人写,颇然汉魏传法,陶魏老人把吐鲁番三座城堡弄得土里,珍宝叶?"有一个坩埚(1914年)十月王淑轩冠名跋涉,说"玄屯两年把吐鲁番三座城堡弄到土里",并给凤功。

7. 上海图书馆

与上海博物馆一样,上海图书馆是上海敦煌文献的大型收藏地,也有一些吐鲁番文献。1986年,吴伟、胡群轩出版了《上海图书馆藏书敦煌文物目录》,一瞥了上述卷的一般内涵,但没有图版,没有详细。1999年6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编辑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图书馆敦煌吐鲁番文史集》大型四卷,为学术界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包括吐鲁番文献。

上图为021号《米法莲华景》第六卷,有高昌义五年(618)题词:"彝和五岁十月11日,清心夫人和石伯琪,第一个住在三宝。"因为铭文文字早在上述《上海图书馆藏书目录》就有录音,所以学术界并不陌生。孟宪石、姚崇信"从'正政变'到'延寿改革'一文,曾推测刻有'伯吉斯夫人',很可能是晚高昌王国曾经取代齐国并掌管高昌王权的政变首领的妻子。现在可以看到全卷照片,原卷下每个产品的标题下,都有朱书《和夫人》,这是敦煌吐鲁番写的一次非常罕见的实践,也说明这卷多时候写得很强,很庄重的作风,显然是高昌地区精心抄写的佛教经典之一。这一卷值得珍惜,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书法上。

上图为019号《天宝八年(749)文》虽然字数不多,但原本属于唐朝西国的一组文书。在文书中对《Furohe》和《苍操军事法庭》的引用也都见于斯坦因(A.Stein)在阿斯塔纳公墓获得的吐鲁番仪器,普林斯顿大学古斯特图书馆收藏的吐鲁番仪器,如这套文件据陈国灿先生介绍,应属于"唐天宝八岁晖仓检查仓库"。苍古档案中,普林斯顿当年的收藏之一是《天宝八月24日》,也有《傅罗和(陈记录为"佟")和《曹灿入军院兰》的签名。因此,上述图片中这个所谓的"文件",应该是同一组案卷宗之一,应该命名为"唐天宝八岁沧州仓超检仓库粮档案"。

八、博物馆之都

首都博物馆收藏了多本敦煌吐鲁番卷,作者一次在旧博物馆搬迁前的2002年1月17日、2005年2月25日两次和王素先生应邀回顾他的藏品,其结果被学生于欣编纂成文本,三人共同出版,标题为"首都博物馆敦煌吐鲁番文学经人"和"续"文章。由于时间的匆忙,无法做详细的工作,有些铭文没有时间抄录,剩下的一些卷也没有被忽略。令人高兴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北京燕山出版社即将出版藏语敦煌吐鲁番卷的全部第一篇博客。作者有幸帮助阅读了文字记录,看到了所有清晰的照片。其中,可以比作吐鲁番卷作家,只有一个三个片段。

第32.559号佛教卷轴残卷,第一个标题:"两朝,辛亥集夏,素文铭文。《佛陀》这卷片段三段,现在比较《法莲奇迹书》第三卷、《米法利安汉书》第二卷、《摩卡状罗波罗蜜》第16卷。辛西娅(1921年)冬天过后,宋伯禄在十月跋涉时说:"敦煌石室开业以来,梵高的瞬间传开了,几个在手里就连载了一个系列。长少白将军后悔自己被分散、汇走、送人,所以赢家很少。来自西巡的俞总游,带着幕府的朝臣,所以继光的片羽,也不得不攻击和躲藏。但那时,作家,世世代,都略带画意。至于精工Ifoyu,没有太多可说的。因此,余也并不后悔。这个朝臣的附身,很久不来北京,出来看看了。书本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它们是旧的东西,不容易实现,之后害怕守寡。朝臣们的宝藏也是,不合适!10月,宋伯玉,玉泉。宋伯禄说,从昌裕(少白)前往西部地区,与朝臣在同一将领中。签名者苏文是当时的新疆清理司库梁玉树。考虑到所有涉案人员都是新疆官员,本卷来自吐鲁番。

9. 永登县博物馆

甘肃永登县博物馆有数卷敦煌吐鲁番卷册,其中一卷卷标有"敦煌六朝卷",有一段永恩头说:"玉子(1912年)夏日和6月10日前秋,金三司马卸下迪华,还供巡检行李,吐鲁番厅。偶尔在六朝时期发现唐和唐写了卷的遗骸,订购了残余池,用于主题跋涉,以纪念他的一天。据张晋三华玲介绍,1912年7月由迪化县智贤调到吐鲁番堂的相同知识;据此,虽然题词是《敦煌书》,但实际上却是吐鲁番出土的一本。卷轴中剩余的四卷,分别编纂为005-008,内容曾与《大涅槃》第39卷、《金刚般的乔波罗蜜书》、《米法利亚中国书》第六卷、《奇妙的法国莲花》第三卷进行比较,各经过一段永恩跋涉。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敦煌吐鲁番乐器也很多,相对来说,吐鲁番乐器的收藏似乎更多,部分是因为曾访问过吐鲁番的黄文轩先生后来进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个封面是因为王淑璇、梁玉树、 段永恩、罗振宇、吴宝轩、罗伟、周兆祥、唐澜等知名收藏家收藏的吐鲁番古籍和器材也纷纷入馆。除了黄文轩在自己的著作《吐鲁番考古书》中拿到之外,其他资料鲜为人知,直到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主编石树清出版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法律大观》(以下简称《中国历史博物馆法的大视野》)。《战国之墨》第12卷与1999年出版的同一本书第11卷《金唐器械著作》,学者们对国波收藏的吐鲁番器械的基本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郭波收藏的吐鲁番书写部分,分别来自几位收藏家,大部分作品在私人收藏中已经安装成一卷,《大视野》第11卷中解了原收藏者的题词和旅行,让我们知道一些原始收藏的信息。

1.吴宝轩的旧集所谓"长卷八段"(无题)。据吴宝轩(字义昌)跋涉的尾巴记载,这八块文字由陈秋白在新疆获得,经过他的侄子陈玉林手,转售后与吴宝轩。1964年,荔波从青云堂买下了它。电影《大视野》八部上映,除了一部不为人知的作品外,还有《法华书III》、《涅槃之书II》、《闪耀如书》和《金光书》。

2.梁玉树的《六朝著作》旧集(《大观》称"长卷14段"),在标题下署名"苏文先生的宝藏,金青铭文"字样。该卷有王淑轩(字金清)、潘振、吴宝轩,卷有吴宝轩、王淑轩、宋小轩跋涉。据《吴宝轩》一书的负责人介绍,这一卷为梁玉树(字权)从新疆、梁在北京出售,大部分为白色"卖东玉",吴国仅有三卷。本卷按十四段分割,《大风景》精选印制十三段,内容有《法华书》、《佛陀说温室浴僧》、《涅槃》、《莫文》、《玉福诫命》、《智者与愚者之书》等。吴小晖的文章提到了"白定",即白建,在民国时期,包括敦煌吐鲁番卷,包括许多卖给日本的珍贵文物。

3.梁玉树的老集《北酷自书卷起》(《大观》称《五卷长卷》),署名小题词"吐鲁番,苏文珍宝",卷末有郭鹏、王晔和吴宝轩,还应该是吴宝轩和白某三卷之一的竞争。《圣经》的五部,《大视野》选印了四部,分别有《莫克书II》、《十法》和《金刚》。以上梁宇书旧集两卷,均于1964年由吴宝轩后裔转售给荔波。

4.段永恩的旧《破碎的金》系列("大视野"被称为"破书")。署名《段永恩》(字季承诺)自署,书中有其在新疆受雇期间的收入、著作等,有段书名跋涉四部。《大视野》选了八种,可以拿《法华》、《涅槃》相提并论,其他的都没有确定,说明书中的片段较多,但总共有多少件是未知的。

5.王淑轩古藏语所谓"三段话写通长卷"(无题),该卷前曾是王淑轩跋涉,尾部有吴长轩、王鲁本跋涉。吴说,残缺不全的人幸免于吐鲁番的美好。王青在1913年初冬写信,当时该卷由程独孙拥有。这三个片段分别是"添加一本书","好傻瓜之书"和"摩尔式Ifs之书"。

以上五卷长的残余,是清朝末官在新疆的王蜀玄、梁玉树、段永恩、陈秋白等的收入,主要是在吐鲁番的时候出土。过去,我们知道王树轩的大部分藏品后来被转移到日本书道博物馆,而梁玉树的旧收藏吐鲁番遗迹,作者在日本京家堂图书馆看到八封信装进了一本书,而在古书店的素描上,一幅画集的图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也收藏了一封信, 他们的装饰形式与国波收藏的《六朝》和《北酷自古卷轴书写》完全相同。《大视野》在剪辑中,这些原作作品在卷中拉出的片段,按时间顺序,有1-35/43,从晋朝、北酷到北朝,这对鉴别书法演变的起源很有帮助。

郭波收藏的吐鲁番仪器,主要是黄文轩在吐鲁番考古和罗振宇的老收藏中得到的。黄文轩得到的已经印在《吐鲁番考古》上,虽然板材质量不好,但基本发表;罗振宇的旧收藏,过去也由罗氏本人印在《正宗藏西秘书》中,这两部分,这里就不赘述了。

吐鲁番的其他乐器散落不鲜,但不乏珍宝。属于高昌县时代,《建平六年(442)野战县督军政府》,十分完整,对于研究高昌县军政制度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仪器早在1934年5月就被周昭香复印在《易林月刊》第53期上印制。"可惜的是,杂志在纸面上并不好,有的图书馆也不是随便读一读的,所以在学术界很少有人能看到它的真实故事。唐先生开始研究高昌县的行政制度时,抄录了这份文件,但由于没有看到原件或照片,两次都无法给出准确的记录。现在很清楚,发表在《大视野》中的照片,学者们可以正确使用,新版《山间别墅系列》的相关文字记录已经过修订。

罗威旧集《再现》中的两卷《唐人真话》,在某种意义上更有价值。两卷都以相同的形式装饰,大书《唐人真话》,下一封小信写成《走出燕山县,宝藏之宝》,分别标有"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三篇,一篇为《定远路行军总经理》("大观"37号),存款字15行,记得开篇五年(717)到长途行军将军可可汗文,从西部的穷人到军队,补盐的都铎政府桌参军, 在西部地区历史上非常重要。另外两个片段(《大视野》第49-50号)也应该是同一套乐器的片段。第二卷也有三张纸,都是13岁的长航坊(大关23-25号)的同一套乐器。这两套仪器都是首次出版的,那些讨论过西部地区和长距离历史的人没有看到,因此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这两卷《唐人真话》和罗振宇的《敦煌石室唐北苑》,都是唐澜先生1948年在北京购得的,1982年唐澜的后代捐赠给荔波。

荣新江:中国散落的吐鲁番文学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定远路行进大师》

《罗威旧集》中还有一首歌《唐三次》出土。这样的通俗文学作品也很少见。

郭波收藏的吐鲁番文献还包括《唐开元二十九年西州天山县南屏乡》,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D205可以判定,相关情况可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上部看到。根据The Big View的说法,这件乐器是唐澜的旧收藏品,由唐氏家族于1982年捐赠。

至于佛经,吐鲁番以外的乐器出土了经典,主要收入为《大观》第12卷《战国秦汉唐宋元墨》。其中有黄文轩的《吐鲁番考古》中发表的《白雀新年服装疏浚》、《选文》、《尚舒大月》、《毛氏简》、《孝道》三章。

十一、中国国家图书馆

从清末的北京大师图书馆,到民国的北平图书馆,再到解放后的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敦煌文学收藏,除了收获清代转转的敦煌洞的遗迹, 博物馆还收集,收购和获得了国家分配的许多书面卷,包括一些吐鲁番文学。目前,《敦煌的遗产》全集已经出版,明确标明了以下六个数字供吐鲁番参考。

BD13792(原编号为5177)《大智慧论》第51卷,书名:"六北凉书穿叶,数六十二行,宣通鑫海9月18日,成斋。"这是王淑轩送给于鼎(字维孙,一个字成斋)的礼物,有王某1911年写给宇鼎的信和魏某1915年的冠军跋涉。作者首次抄袭了吐鲁番发现《安州古碑》的时代讨论。原名《中国国家图书馆》第112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334-346页;

BD13799(原编号71482)吐鲁番出土文献遗骸卷页,标题"刻有蒙古字残纸杂乱无章,玄彤孟秋、素文收藏",被称为梁玉树老收藏,字体和封面装饰系统与景家堂收藏完全一致。全书收录吐鲁番残卷168件,约一半刻有中文版画,一半是用汇文写成的,一篇是永恩写的。影印本见国家图书馆《敦煌传承》第112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379-384页;

BD14741为书页,里面有12个片段,多于吐鲁番仪器,还有第二次(1915年)三月罗振宇跋涉,说:"这本书是俞先生(方茹)藏起来的。数着《佛书》三篇纸,刻两张纸,写这五篇论文,怕我的文字两篇,是高昌错出的原因。据检验,残卷内容分别为《佛书》第一卷、镌刻《神迹连书》第六卷、镌刻《金光夺王》第五卷、镌刻《大若楽》第261卷、《大涅槃》第35卷、《贤津》,草书,回文。原件影印在国家图书馆《敦煌传承》第133卷第33-48页;

BD14915(原编号新1115),有一幅佛卷,其中粘贴了《大涅槃》第23卷、《如牟如波罗米》第7卷、《大涅槃(北书)》第38卷,有王蜀分别写在11月7日(1910年)和仲冬(1934年)两处铭文中,其中提到:"其余六朝,哪里有岁月, 人们的名字,很多都落在了顾菊六、白建福的手里。命运一时的贫困,生活艰难,切爱卖,也必定是不得已。这个纸的数量,也是北方酷残卷,贾人会先也是最后一次分拆,零售经销,而年份、名称,那么就不能测试了!"这是八十四岁老人的自我表达,藏匿的吐鲁番书卖给顾伟(字巨人六)、白健(字建福)的东西,非常珍贵,这三段北酷写的由王淑璇遗留下来的东西。宋玉人1914年的另一部题目《跋涉1》中,说这块碎片是从好吐沟里挖出来的。影印本载于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产》第135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第174-178页;

BD15158(原编号1358)《大若波罗米多》卷,卷出题词"唐晶实卷,友人15号",有辛亥(1911年)龙舟王淑轩,被誉为早年(李凤池)的藏身之处。又是梁宇书名跋涉,云系辛亥董留木就走出了这个主题。影印本见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物馆藏第140卷、46-48号。

BD15370《贤福》第一卷(原编号新1570),卷的背面是卷的,特别珍贵。卷轴外注:"唐人用残余卷写,高昌出土,苏文珍藏。第九点。"知道原件为梁玉树的旧收藏,还有王淑轩,"已经总结说,后面的"这种怕我孩子的书也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笔者在北京图书馆查敦煌遗物时,看到这卷卷册里有陈玉科写给袁同力的一封信,对回文作了简要的检查。笔者后来告诉新疆博物馆馆长玉素福和女儿迪拉娜,她跟随耿世民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成绩。该卷现已收录在国家图书馆的敦煌遗留书中,共143卷,155-165页;

1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还有三本《北方酷书》,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同一套文件,其中五本最初是由不同的人制作的。

Kotu三件是从"两孟斋"购买的,据称最初是从吐鲁番圣金口买来的。它的照片和一些抄本由何长群先生于1958年首次出版,但由于没有相关参考资料,因此被命名为"变位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高昌末期至唐代初期。后来,池田文、余敏一朱进一步考察,时代被置于高昌时期,名字沿赫斯说。直到1980年,朱磊先生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才正确确定了仪器的年代和性质。相关情况在上述北京大学图书馆部分已经看到,这一点不再赘述。

附:赵兴元收藏

事实上,早在1928年7月11日,周兆祥的《易林》版不超过19期,就出版了《北方酷书》中的一些片段,原本粘在鞋底上的一些片段,只有前板,却没有背面的照片。20世纪90年代初,石淑清先生在天津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易林书》,这是一套为学术界所熟知的器材。王素先生立即写好并组织起来,确定这也是《北方酷书》,但与北京大学不同的是,科图藏了另一本书。《易林书》中发表的文献,是赵星远藏起来的,但目前还不得而知。

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博物馆和图书馆还没有出版敦煌吐鲁番文献,是否有松散的吐鲁番文献收藏尚不清楚,相信还有很多信息有待查。

2016年2-23日,原著编委会,《敦煌吐鲁番论文与中世纪史研究:朱磊先生八级生日祝福生日文集》,上海古代出版社,2016年5月,26-39页

朱磊的《吐鲁番出土北方酷书考试》,原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33-43页;

吉田隆基,《吐鲁番地球》北书,《东方史》,第3期,1982年,38-43页;关大士朗《北方未指明的年份(5世纪中叶)《遗书基础调查》(上图),《西北出土文献研究》2005年第2期,第42-56页。

翟承国:"吐鲁番新出北酷计划,丝绸记载研究",《中国史丛书》2007年第4期,65-103页;《秦建元《公民二十年的起源》,涂飞仪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中国器器新研究》汇编》,东京:东洋图书馆,2009年,201-212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大学图书馆敦煌文献》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38-239页,附录30,彩色版12。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馆藏,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60页。

无题《唐开元家残留物II》,《伊林》第55期,1929年7月1日,第1版。

无题《唐山县家残》,《伊林》1928年10月11日第29期,第4版。

荣新江,《西州市天山县南屏乡29年研究》,《西部研究》1995年第1期,33-43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敦煌文献》第2卷,226-227页,附29页,前靠前,前后,均按作者的检查和附字。

杨文与《中国历史博物馆法学收藏大全》第11卷《金唐著作与金唐器器》主编,东京:上海教育出版社柳源书店,1999年,182,237页。

山本 T. 等《关于社会经济史的屯黄和吐鲁番文献》,增刊,东京:东洋文库,2001年,(A),第35页;(B),第39页。

朱玉轩撰写了全文《王树南吐鲁番论文刊》、《吐鲁番研究》2012年第2期,共86页,第21期。

《西方研究》,第2期,1995年,第42-45页。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3-358页。

池田温《钦州遗迹导论:《西部国家首都13年》,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5-126页。

陈国灿,《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1998年,126-128页。

刘玉祥《吐鲁番冯国瑞敦煌论文集》,《敦煌学报》2008年第3期,60-64页;根据两篇文章除了标题有字差外,内容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