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偶得天价稀世珍品—“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252Ma)。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似栉壳虫(即湘西虫)、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

据了解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毛坝乡毛坝村获悉,当地发现一奇特东西,长约70厘米,宽约3厘米的不明古生物轮廓清晰可见。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带队实地查看,在技术员的鉴定下,得出最终结论,此化石为“三叶虫化石”。

偶得天价稀世珍品—“三叶虫化石”

图为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虽然有些受损,但不影响其科研价值。“三叶虫化石的保护工作与其他文物一样受法律保护,我们将派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到现场进行取样,拿回进行深入研究。”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说。

偶得天价稀世珍品—“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一块距今4.5亿年的特大"三叶虫"化石,上面竟嵌有50多只三叶虫,这块化石昨在镇江贡吉康老人家中"露脸",观者无不为之惊叹。化石板上嵌着50余只"三叶虫",虫的身躯、翅膀清晰可见。据省地质研究所一位地质专家称,"三叶虫"属海里游移和漂浮动物,开始出现于早寒武纪世,古生代末全部灭绝,其化石是划分地质时代的主要标准,在地质博物馆里或许能见到,而为个人收藏却少有,尤其像这样特大型"三叶虫"化石,在国内并不多见。

更多资讯 13025166824 【微信与您同步】

奇石 文玩 学习 鉴赏 艺术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