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作者:Boss爆史

在上一章节中,爆史君给大家介绍了让明朝开始走向衰亡的郑贵妃,今天则跟大家聊聊对万历皇帝产生重要影响的太监—“大伴”冯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干政的朝代数不胜数,但明朝却显得尤其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厂卫制度导致的。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防止功臣篡夺皇位,整天疑神疑鬼,专门设立了锦衣卫替他监听和打探臣子们的一举一动。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明成祖朱棣在将侄子朱允炆赶下台后,为了堵天下悠悠之口,也为了寻找失踪的朱允炆,特设了东厂。从此,东厂和锦衣卫就成了明朝皇帝的喉舌。而掌握这些喉舌的人,则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这也就给了他们干预朝政的权力和机会。刘瑾如此,魏忠贤如此,冯保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冯保留下的却是贤名。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于明嘉靖年间入宫。很多人以为宦官之所以能干政,是因为皇帝后期的昏庸。但事实上,这是对宦官的一种误解。在洪武初年,明朝便开始让他们参与朝政,皇帝不仅派宦官去全国各地考察税收,而且还会派宦官充当自己的代表出使外国,宣读诏命。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宦官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光凭阿谀奉承成为皇帝眼前红人的宦官,不是没有,但绝非多数。而冯保,便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太监。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凭着优秀的学识,冯保在嘉靖年间出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年间,冯保又奉命提督东厂、御马监。当司礼监掌印太监退休后,原本按资历该冯保接掌此事,但隆庆帝却不喜欢他,内阁首辅高拱推荐的也是御用监的陈洪。等到陈洪被免职后,高拱又推荐了尚膳监的孟冲接任掌印监一职,但事实上孟冲是没有掌印的资格的。因此冯保与高拱势如水火,后期与张居正联手,一起把高拱赶回了老家。

隆庆六年,隆庆帝驾崩,遗命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三人辅政,但冯保修改遗诏,将自己也加了进去。于是在万历皇帝继位后,冯保也接连受到重用,不仅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而且还被万历皇帝当作“内相”。由于他协助李太后监督万历皇帝的学习,所以万历皇帝还有几分惧怕这个“大伴”。每次与小太监胡闹时,一看到冯保来了,便正襟危坐,说:“大伴来了!”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在万历皇帝登基的那天,冯保故意站在小皇帝的身后、龙椅的旁边,满朝文武心中大骇,首辅高拱也十分不满。高拱认为,冯保就是故意想让群臣跪拜他,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见冯保嚣张跋扈到了什么程度?于是高拱授意内阁成员,让他们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同时组织御使弹劾冯保宦官干政。但冯保却捏住了高拱当初在隆庆帝病榻前说过的:“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让万历皇帝把高拱开除回了家。此后冯保更加骄纵,甚至到了万历有赏罚,他不开口,没人敢执行的地步。

那为何冯保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贤宦”的好名声呢?首先是因为他与张居正的配合。张居正在万历朝进行变法,提出“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诚然他有大才,但若没有冯保的默契配合,变法也很难执行下去。而在冯保的支持下,张居正的变法能够如愿以偿的进行下去,不仅裁汰冗员、减少支出,而且还增加了国家财政,使大明财政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其次,冯保贪钱却不贪权。成为“内相”后,冯保真正成为站在大明王朝权力巅峰的几个人之一。但比起权力来,冯保更爱钱。他贪财好物,广收贿赂,甚至连张居正都曾送给他不少宝物以换取好感。与此同时,他的宅第店房遍布京中,不可胜数。在老家盖了五千间房子,连郡跨县,华丽程度竟不输王居。他还斥巨资为自己建造了生祠。但在贪财的同时,冯保也做了一些好事,在万历四年五月,冯保曾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定了很多冤假错案。虽然他门人子弟众多,但冯保却能约束他们不为非作歹,所以在京城百姓的心目中,冯保是个“不错的人”。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最后,他能劝万历皇帝学好,而非荒废堕落。像明武宗时期的刘瑾、“八虎”,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为了把持朝政,都是劝皇帝沉溺于享乐之中,荒废国政。但冯保却是劝万历皇帝积极向上,做个勤勉的好皇帝。当内阁产出白莲花、翰林院出现白燕时,张居正都拿来供万历玩耍,但冯保却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该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让皇帝贪玩。”当万历十八岁醉酒调戏宫女时,又是冯保将他的不良行为告知慈圣太后,差点导致万历皇帝被废。从此万历皇帝再不敢荒唐。而他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利国利民的,所以才会在民间好评如潮。

《万历十五年》,同样是权宦,为何冯保就能好评如潮?

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年冯保告万历皇帝的黑状,早就让万历开始忌恨于他。再加上他与张居正的关系,让万历皇帝更是觉得冯保与张居正是一丘之貉,二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摆脱张居正和冯保的阴影,万历授意群臣去搜集冯保的黑料,于是冯保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贪污公款等罪行统统被摆在了世人面前。万历皇帝趾高气扬地对冯保说:“你欺君害国,按律本该处以戮刑,但念你多年来劳苦功高,你就去南京种菜吧……”冯保被贬后,他的家产被抄,兄弟子伯也因受牵连而死。真的是到头来一场空!

参考资料:《万历十五年》、《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