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作者:读书是福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历史#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讬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刺史曰:“前年举公山,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於前,擢正礼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骐骥於千里,不亦可乎!”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僣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追逐使去。於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馀不下。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

【译】刘繇,字正礼,是东莱郡牟平人。齐孝王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后代子孙就在那里居住。刘繇的伯父刘宠,是汉朝的太尉。刘繇的哥哥刘岱,字公山,担任过侍中、兖州刺史。刘繇十九时,叔父刘韪被强盗劫掠作人质,刘繇将他抢夺回来,因此名声显达。刘繇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中,任夏邑县县长。当时郡守把自己的亲戚托付给他,他就辞官离开。州府征召他为济南部丞,济南相是中常侍的儿子,贪污受贿不守法纪,刘繇上奏罢免他。平原人陶丘洪举荐刘繇,想让州里举荐他为茂才。州刺史说:“前年才推举他哥哥公山,怎么又要推举正礼呢?”陶丘洪说:“如果您之前推举刘公山,后又荐刘正礼,就像是驾御两匹如龙的骏马,在千里长途上驰骋,不也可以吗呢?”恰遇朝廷征召刘繇为司空掾,任命为侍御史,但他没有到任。他在淮浦躲避战乱,皇帝下诏书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当时袁术在淮南,刘繇很忌惮他,不敢到扬州上任。他想要南渡长江,吴景、孙贲将他迎接到曲阿。袁术谋划篡位,攻克周围各郡县。刘繇派遣樊能、张英驻军江边抗击袁术,想到到吴景、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就逼迫他们离开。袁术就自己设置扬州刺史,和吴景、孙贲合力攻打张英、樊能等,一年多也未能攻克。汉朝廷命令给刘繇加官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有数万部队。孙策东渡长江,大败张英、樊能等,刘繇逃往丹徒,于是逆江上到江南地区守卫豫章,驻扎在彭泽。笮融先到豫章,杀了豫章太守朱鰑,到豫章郡居住。刘繇出兵征讨笮融,被笮融打败,他再次召集所属各县人马,攻破笮融。笮融败逃到山中,被当地百姓所杀。刘繇不久病死,年仅四十二岁。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馀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馀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於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曹公攻陶谦,徐土骚动,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先是,彭城相薛礼为陶谦所偪,屯秣陵。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昱,放兵大略,因载而去。过杀礼,然后杀皓。

【译】笮融,丹杨人,一开始聚集部队数百人,前往徐州投靠徐州牧陶谦。陶谦让他督管广陵、彭城的漕运,他就恣意妄为,随意杀戮,将三郡的运输利益都截取来做为自己的收入。就大肆建造佛寺,用铜制作佛像,黄金涂抹像体,锦彩缝作像衣,悬挂九层铜盘,下建重楼阁道,可容纳三千多人,这些人都佛经,并使郡内有崇信佛教的百姓和旁边郡县的百姓都来听课受道。再用其他方式招纳人,因此前后远近有五千多人来到。每到浴佛节,就备办很多酒饭,在路上安置酒席,绵延几十里,来观看和食用的百姓有上万人,耗费亿万钱财。曹操攻打陶谦,徐州地区骚乱,笮融带着男女万人、马匹三千,逃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客之礼。之前,彭城国相薛礼被陶谦逼迫,驻守秣陵。笮融利用广陵的人马,乘醉酒时杀了赵昱,让士兵大肆抢掠,将物品载着离开。路过秣陵杀薛礼,又豫章杀了朱鰑。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王朗遗策书曰:“刘正礼昔初临州,未能自达,实赖尊门为之先后,用能济江成治,有所处定。践境之礼,感分结意,情在终始。后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剌。更以同盟,还为雠敌,原其本心,实非所乐。康宁之后,常愿渝平更成,复践宿好。一尔分离,款意不昭,奄然殂陨,可为伤恨!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讬,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昔鲁人虽有齐怨,不废丧纪,春秋善之,谓之得礼,诚良史之所宜藉,乡校之所叹闻。正礼元子,致有志操,想必有以殊异。威盛刑行,施之以恩,不亦优哉!”

【译】后来孙策往西征讨江夏,回师路过豫章,收殓并车载刘繇尸骨,为他发丧,对他的家属非常厚待。王朗给孙策写信说:“刘正礼过去刚到扬州时,不能自己安适,实在是依赖您们家的人为他四处奔走,才得以渡江到达任所,有了处身安定的地方。入境的礼待,感激之情、结交之心,这份情义一直都在。后来因为袁术的嫌隙,关系逐渐背离,以至将盟友的关系变成仇敌的关系,探究本心,实在不是他愿意这样做。安定下来之后,他常常想改变这种既成的形势,重新修复与您过去的友好关系。一旦分离,诚挚的心意不能彰显,而他突然崩逝,实在遗憾伤心!得知您以忠厚来回报薄情,以仁德来回报怨恨,收殓尸骨抚养遗孤,哀悼逝者同情生者,抛弃过去的猜忌,保护托付的孩子,实在是情深义重、名声显著啊!过去鲁国虽说与齐国有恩怨,但齐孝公去世,鲁人没有废弛丧礼而去吊唁,《春秋》中称赞这一行为,说实在很得礼,实在是良史所应该记载的,乡校所应该评议赞叹的。正礼的长子,很有志气节操,想必有不同寻常之处。您威势强盛执掌刑罚,如能对他施恩加惠,不是更有德行吗!”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暑时,尝於船中宴饮,於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馀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与全、张比。基二弟,铄、尚,皆骑都尉。

【译】刘繇长子刘基,字敬舆,十四岁时,为刘繇服丧,都符合礼节,刘繇生前属下官员所赠送的礼物,他都没有接受。刘基姿态容貌都很好,孙权喜爱敬重他。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刘基为东曹掾,任命他为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为吴王,升任刘基为大农令。孙权曾参加宴饮,骑都尉虞翻酒醉后忤逆犯上,孙权想要处死他,因在盛怒之下,由于刘基极力劝谏,虞翻才得以免死。有一次因天气酷热,孙权在船上举行酒宴,在船上碰到雷雨,孙权举伞遮护自己,又命令手下人遮护刘基,其他官员得不到如此优待。孙基被厚待到如此地步。刘基升任为郎中令。孙权即位后,改任刘基为光禄勋,分管尚书事务。刘基四十九岁时去世。后来孙权为儿子孙霸纳娶刘基的女儿,赐了一处宅邸,四时都有赏赐,与全家、张家等同。刘基的两个弟弟,刘铄、刘尚,都是骑都尉。

国学经典之《三国志》导读第一百四十四讲:吴书·刘繇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