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福印记:崇山村画
崇山、俊陵、牛羊、村。多么风景如画的画面...
十多年前,在桂林博物馆参观了"李氏八代画展",为李的世代画,尤其是李继寿的梅花画栩栩如生,梅梅独树一帜,被誉为"梅花圣手"。
如今亲身体验过崇山村,更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气息在这个小山村盛行。
崇山村,是永福县罗津镇的一个村庄,位于永福县东北20公里处,历经数百年,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济济。全村分为莫、李两姓,其中李的祖籍湖北省荆州,清初逃洪南迁到这里。李的第一个长期工作,继第一个李书桥之后,到1902年李增华,连续,五代共14人,共5人。其中,李继寿的六子李继寿是五口之家的父子,所以李家有"父子五邓克,二合一"的美誉。
李家一代画画中,有林书豪等画笔,在广西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青乾隆、李希轩在桂林学习绘画时,老师和周围有名人都,擅长水,既学花、名著等。经过李继寿6个儿子8岁的曦画、玉山画梅,其园内种有72种菊花、21种梅花,致力于画菊花,创作李的画《梅风》,李家有李锡轩、李继寿、李冠、李亦寿、李维年、李汉华等画集, 男人和女人受到攻击,世代相传,代代相传。其中,李熙洙和李继寿是其中的衣架。
李希轩,字星门,东屏,广西永福人。道光十六年恩贡。周刊。景观处于得法的位置,在以后的生活中进出黄色,雄伟厚实,秋秋深。在素描之间,笔的意义是极好的。书法,并能够走到它的一边的弊病。精品鉴别,收藏的法律书籍、名画都非常好。性是轻盈的,晚藏在崇山,以诗、画自娱,并教儿子,所以李某一个,画笔如林,在时代叫盛。享年八岁,享年九十岁。专辑《千里河图》是李熙雄的传记。道光17岁,时任李希璇57岁,应山西邀请为大官李孔玄的弟弟,从桂林乘船北上,穿过湘江下的凌运河,穿过洞庭湖出岭,沿长江而下,到红墙到武昌, 沿途他一共创作了35幅山水画,并诗一首,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岸边著名景点用诗句、绘画向世人展示,被誉为清代的"千里江图",又称永福版的《清明河图》。
李继寿,字子星,没有。著名画家金农弟子李熙雄的长子。陶光做男人已经二十三年了。作品写墨眉,石金农。品尝数百种李子素描。无论是作品山水,古作品逼真。晚年,房子是熔炉,树木、花鸟、虫虫,人物都很精致。书法优美,尤其是八分,薄硬直跟韩伟。草也有一定程度的法律。他在八十二岁时去世。
崇山村的老李家住宅虽然稍有破损,年久失修但基本保存完好,由于远离繁华民俗风简约的宁静自然,七座老房子两旁分道,每座单门高院,大多是青中建筑,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李家大院可容纳100多人,周围有五栋主屋和四合院墙,还有正门楼。在大门大楼和正殿之间,有一条蓝石铺成的道路,路上有两套石雕图案,左边是江山,右边是月亮的阳光。正堂古色古香高开,两边山墙绿砖白缝,飞亭从屋檐里飞出,从马头高高的墙上升起。前屋有三前后,中间的庭院和回廊相连,是永福县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
2011年,崇山村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历史文化村,彰显崇山村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