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就像一所学校,在那里比起幸福,不幸才是更好的老师。 ———弗里奇
说起童星大家都会觉得小小年纪就受万众追捧,那她起点这么高,以后的路一定会比别人容易很多。
童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享受着关注和追捧,为父母挣钱,争脸面,但并不是所有的童星都是顺风顺水的,我们来了解一个饱经风霜备受折磨的童星,她就是纪宝如。
从开始的天才童星到后来的单亲妈妈,一度被注射抑制生长针的纪宝如,她的人生究竟过得多难?
1971年出生的纪宝如,由于当时的传统思想,纪宝如的生母在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把作为女孩的她送到了阿嬷家里。
阿嬷是个农村人,没有什么文化,更是“重男轻女”。因此,纪宝如从小就得不到好的照顾,没有好吃的,也没有新衣服穿,很小就开始干很多家务活。
由于纪宝如大大的眼睛很漂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被一位导演选中了参演一部电影。虽然她从小就不被重视,她在演戏中却独具天赋,能够把人物的眼神和细节很巧妙地表达出来。而且由于她不幸的童年,她对于哭戏更是拿手。导演一喊开始,她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水珠停不下来。
也许在另一个层面上,她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生活中自己受到的委屈和痛苦。因此,在那个年代,她演了很多类似这样缺爱的角色,就算是再难演的戏,她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她的演技自然不做作,而且记忆力也超强,很快就能记住剧本的内容。
纪宝如受到很多导演的喜欢和青睐,在当时她也被称为“天才童星”,深受很多观众的喜爱。
但她接受采访时却说,自己演戏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看见阿嬷开心,为了她对自己好一点。但是阿嬷却人心没尽,把纪宝如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没日没夜得让纪宝如接戏。
当时的纪宝如连去学校的时间都没有,她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学习,甚至都没有睡觉的时间,被阿嬷安排得满满的工作。
但童星的路毕竟很短,阿嬷为了这个财富密码,竟然产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她带着纪宝如去非法的小诊所注射了一种抑制生长的药物。
她不能让纪宝如长大长高,并且纪宝如的声音也停留在了13岁这个年纪,这给纪宝如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那时候流行夜总会,阿嬷为了赚钱,还安排她去酒吧驻唱,被占便宜也是常事。而且一晚就被安排好几场演出,唱得她嗓子都哑了也不能休息。纪宝如赚的钱也到不了自己手中,阿嬷就给她一点生活费,还不让她谈恋爱。
但是纪宝如在长时间受阿嬷疯狂的摧残和控制之下,终于产生了逆反的想法。这些萌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遇到一个机会总会爆发的。
一个小女孩在原生家庭备受折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感受不到丝毫的亲情,就会寄希望于被男人拯救。终于,纪宝如在17岁时遇到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这个人就是余龙。
她与余龙火速相爱并且没多久便怀孕了,被阿嬷和父亲知道后要求她打掉孩子,她不听便与余龙私奔了,而此时的她还不到18岁。
纪宝如跟了余龙之后,便与他一起经营起了餐厅。夫妻俩过了几年一起努力奋斗的日子,慢慢他们俩开始存钱准备买房。当日子快见好转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纪宝如发现了余龙背着她跟另外一个女孩打电话,而那个女孩只有十六七岁。
不仅如此,她的家庭又经历了市场动荡,家里面赔了不少钱,婆婆还都怪罪在她身上。纪宝如一气之下离开了余龙,自己靠着过去的人脉经营着一家KTV。余龙三番五次找上门来道歉,纪宝如都不愿见他。
但是,没多久一个噩耗传入了纪宝如耳中,台北抚顺街一家KTV被烧了,16人命丧当场,余龙就身处其中。后来她才知道,余龙在她走之后整天郁郁寡欢,不去KTV的他也经常去买醉。
纪宝如内疚不已,要不是她余龙就不会去那家KTV,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她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原谅余龙,成天活在自责里。但是她有三个孩子,为了养活孩子她做起了妈妈桑。
那段时间的她活得很颓废,甚至好几次自杀,但最终都没成功。她还把自己的怒火全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她一直想摆脱阿嬷的控制却最终变成了阿嬷,她痛恨这样的自己。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12年。终于有一天,她的一个朋友成功开解了她,纪宝如顿时清醒了。过去的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背叛和折磨当中,完全看不到生活该有的样子,她的一切负面情绪都是悲惨的童年带给她的。
她最终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后都堵死了。但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感受到了她该转变思想。
于是,她重新开始了她的人生。纪宝如加入了优质生命协会,帮助那些患有障碍的老人和小孩,专注于公益事业,还努力与自己曾经厌恶的亲人达成和解。
如今的纪宝如,自己从深陷的泥潭中把那个黑暗的自己拽了出来,自己救赎了自己。她看到了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她在节目中也分享着她的经历和教训,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在感情和精神中被自己伤害到不能自拔的人当中。
就像她所说,将破碎的生命重新拼凑,就要一点一点的将碎片捡起,一点一点的找回自我的价值。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更好的抓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