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作者:余十月

1996年,70岁的李翰祥找到了刘晓庆,请求刘晓庆帮忙,投资1200万拍摄《火烧阿房宫》。然而,40集的电视剧,李翰祥只拍了4集就猝死在《火烧阿房宫》片场,刘晓庆因此损失700万。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那么,李翰祥猝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李翰祥猝死的背后,到底有些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呢?

李翰祥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因为心脏病猝死的。我想,对于心脏病人,很多人应该都清楚,心脏病不宜动怒、不宜情绪波动过大,只要情绪平稳、注意的好,一般情况下不会猝死。但李翰祥这个人呢?明明已经70岁的老头一个了,还容易动不动就爆怒。对于一个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动不动就爆怒,这是大忌。

据刘晓庆后来在她的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中提到,李翰祥他脾气非常暴躁,现场“辱骂”工作人员是家常便饭。他的心脏搭桥了N次,进剧组前几个月才刚刚做完一次大手术。

而且刘晓庆在自传中海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在《火》《垂》二剧拍摄时,由于李翰祥的言语刻薄,不留半点情面,要求一天八变,加上清宫戏的拍摄本来就特别繁杂,全组大陆主创人员(包括刘晓庆在内)曾经集体关在酒店房间里放声大哭,超过20分钟。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我在想,这是骂的有多厉害,才能让全剧组集体躲在房间里大哭呀?反正这画面也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李翰祥这个人太容易动怒了,一动怒就容易情绪反映过激导致心脏病发。

所以,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平常不管遇到啥事,都要尽量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大喜大悲,更不要动不动就发怒、生气。有时候,动怒、生气会成为无形的杀人利器。

在拍摄《火烧阿房宫》时,李翰祥就已经70岁了。对于70岁这个年纪的人而言,相当于是已经半条腿迈进棺材里了,这个年纪本就体弱多病,且寿命将至,谁也不知道死神在哪一天就会突然降临。

再加上李翰祥在拍摄《火烧阿房宫》时,有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李翰祥作为香港著名导演,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拍戏时花钱如流水。像李翰祥曾在拍摄《火烧圆明园》时,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居然搭建了一部分当年英法联军焚烧殆尽的圆明园,搭建比例和实景几乎相等,并在拍摄“火烧圆明园”这一场戏时,真的把它焚毁,把全部过程纪录了下来。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李翰祥拍戏这样的大手笔,不知道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在拍摄《火山阿房宫》时,只有1200万的预算,本来40集的量,结果只拍了4集,就花了700万,这花钱之土豪,让人叹为观止。

以这个花钱速度来看,剩下还有那么多集,钱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解决剩下的剧本钱的缺口了?这成了压在导演李翰祥心中的一座大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再者,他之前一直是拍电影的,《火烧阿房宫》是他第一次拍电视连续剧,不知是因为他没有过拍电视剧的经验,还是因为他对艺术太过于严格,太过于追求完美,他用拍电影的手法拍摄电视剧,每天工作时间特别长,这也导致他过度劳累。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对于一个本就年迈,且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的人来说,本是需要需要静养的,但李翰祥却为了拍戏,而每天工作到很晚,简直是在拼命,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拍戏的。所以,最后李翰祥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艺术。

李翰祥,70岁的高龄,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在刚刚做过手术后没多久就又继续去拍戏了。在拍《火烧阿房宫》的时候,李翰祥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这对于他当时的身体状态来讲,是严重超负荷的。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最后,李翰祥终究还是走了,猝死在了《火烧阿房宫》的片场,他用生命谱写了什么叫艺术。李翰祥作为一个老艺术家,心中装着对艺术的热爱,一做完手术没多久就继续来拍戏了,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艺术。他对艺术的这种执着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仰,更值得当今的很多流量明星或导演学习。

李翰祥猝死后,刘晓庆主动站出来挑大梁,收拾残局。然而,这时候,却突然冒出好几个自称是李翰祥的“女朋友”的女人,拿着李翰祥字迹的借条跑过来找刘晓庆要钱。李翰祥的离世,才拍了4集就花去了700万,1200万的预算本就很困难了,毕竟后面还剩下36集要拍嘛,这时候大家见李翰祥死了,有人出来善后,就站出来以各种明目要钱。

看到李翰祥死了,由刘晓庆来善后,演员们也纷纷来找茬,嫌弃之前李翰祥给的片酬待遇太低,要求刘晓庆提高他们的片酬,否则他们就撂挑子不干。再者,刘晓庆她还要面对主演像大爷一样的不停发难。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这些人在李翰祥死后表现出来的丑恶,真让人不耻,这不是墙倒众人推是啥?完全是看谁好欺负就使劲欺负。

从李翰祥死后这些人的嘴脸,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恶。导演的离世,剧组成员不但不齐心协力,反而还处处刁难刘晓庆,让人心寒。

导演李翰祥猝死时,440集的电视剧却只拍了4集,刘晓庆投资的1200万,也只剩下500万了。而剧本,也被导演李翰祥永远的带到了地底下。但当时已经与多家电视台签约了电视剧发布时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晓庆不得不接盘继续拍摄。

但继续拍摄没有剧本怎么办?没剧本,就刘晓庆自己来写!但钱又所剩无几,又该怎么办?

面对从各个地方冒出来自称是李翰祥女朋友的女人的讨债风波,刘晓庆又该怎么办?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面对剧组成员趁火打劫,不给提高片酬,就撂挑子不干的威胁,刘晓庆又该怎么办?面对演员乃至主演的刁难,刘晓庆又该怎么办?

面对李翰祥妻女孤苦无依,可怜兮兮没有一分钱的惨状,来找刘晓庆要钱,刘晓庆又该怎么办?在上面这一点上,刘晓庆做的很厚道,一直资助李翰祥的妻子直到她去世。

从李翰祥死后刘晓庆面对困境时,爆发出来的惊人的处理大局的能力,以及这种责任和担当,都让我们深深的感到敬佩。

1996年,李翰祥在《火烧阿房宫》片场猝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最后,《火烧阿房宫》播出后,非常成功。这足以说明刘晓庆的不简单,这也难怪刘晓庆后来在出狱后能够东山再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