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位用生命完成使命的老兵

作者:光明网

7月4日凌晨5点50分.m,一辆装有黄琦黑白照片的灵车缓缓驶出罗城的驿鲁族自治县凤凰寨。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自发地赶来,泪流满面地给在前线牺牲的士兵最后一站。

黄琦,1967年9月出生,1986年入伍,1990年入党,1999年调到罗城机关事务局。2014年连续三年被县委、政府评为三等信用优秀年度评比。2018年,他主动到爱村村,为打好打仗打扶贫,连续两年考核被评为优秀,今年6月晋升为三级科长。

7月1日晚,黄琦在探望贫困户的路上突然晕倒,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救助,在执勤中死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通往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之路上。

我当过兵,我可以扛着它

黄琦在不到10岁时就失去了父亲,靠母亲为生。他19岁当兵,考兵时在武警,曾担任排长、中队长、教官等职务,最优秀的青年都是献身军营。

转为本土后,黄琦始终保持军队前人的性格,不忘党员勇敢地执行使命的第一心。

2018年,黄伟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山高路、艰苦条件、爱乡爱村作为攻坚攻坚(村镇振兴)的班组长。

当时,村党支部刚刚连任,村里干活工作还不熟悉。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一分钱,扶贫产业发展缓慢。村里仍有48户人家151人没有脱贫,都难以咀嚼"硬骨头"。

"我当过兵,我可以扛着它。请组织放心,我坚决服从安排,确保任务的完成!"部队领导跟黄琦聊了聊,问他有没有困难,得知很快就会赶到黄琦战场上去,军心还在。

不过,平时在家里做一道好菜,经常抓起做家务的黄琦,或者有些放不下老婆和孩子。"你在家里不用担心我。黄琦心情悲伤,村里即将传来的消息告诉家人,妻子罗荔林立即表示全力支持。

不用担心,那年3月,黄琦收拾行囊,奔向新的战场。

他做事干净利落,言出必行

黄琦来到村子的时候,还有两个贫困家庭住在老房子里,不愿意进行危险的房屋改造。

"他做事干净利落,他做他所说的他所做的事情。艾村党支部书记孟立杰说,黄卫刚驻扎在村里,专门要选择最难做的事,挑最难的"骨头"去咀嚼。

在距离村委会4公里多的干孔屯,因为没有路,之前有10多个家庭已经搬出去,只有孟彩光家独自一人住在山上。之前让村干部软磨硬泡,说破口瘦,蒙彩光是铁心,不敢动。

为了做好一般人才的思想工作,黄琦多次主动上门,像对待亲人一样,煞费苦心地宣传政策、沟通感受、理解困难、解决问题,一个接一个,两个人都成了好哥哥,什么也没说。

2019年6月18日,在黄琦多次耐心的指导下,之前像一块铁板一样,孟彩光终于放手,同意搬家,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迅速搬进了新房子。另一个住在长屯的贫困家庭孟天勇,也在黄琦的动员下,迅速建起了新房。

随着这两个贫困家庭搬到了新家,整个村庄的爱情也消除了所有危险的住房。

村民不仅要有坚固的住房,还要有使他们摆脱贫困的工业。为此,黄琦在巩固村里原有的蚕、优质水稻、优质鸡、冷杉树等"3-1"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油茶、青蒿素等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积极争取50万元扶贫无息贷款,积极配合企业实力,走委托管理之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黄琦进驻该村2年多,全村有40户128人脱贫脱帽,贫困户实现特色产业覆盖率100%,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提高到1.2%;

意识到很多小康路,没想到但少了黄哥

在村委会院子前,一只大黄狗经常四处游荡,等着主人回来。"这只狗是被黄伟从帮手孟连福家中'绑架'的。村民们幽默地说。

孟连福的家离村委会几百米,家里有一只大黄狗。黄琦第一次来访时,大黄狗看到一个陌生人来到门口,立刻冲了出去,不停地吠叫。孟连福回忆道:"黄琦一有空就来到我家,帮我打小米,问我有什么困难,慢慢地,狗也认识他了。"随着黄琦的动员,孟连福和两个儿子搬到了镇上洋基的家,黄琦成了狗狗的新主人。

孟连复最小的儿子孟东江在端彝族自治县娶了妻子,两个孩子的户口在段佬,今年到了上学的年龄,他想出了把两个孩子搬到罗城的主意。得知情况后,黄琦跑来跑去,在今年5月21日把事情做好了。孟东江说:"黄哥前几天还说要帮解决孩子的低安检,没想到会有人走。"

村民孟全贤(Meng Quanxian)的家人有两个孩子在读书,他将在2018年通过养猪和种植冷杉来摆脱贫困。没想到2019年初养了8头仔猪全部死亡,冷杉没有达到砍伐期,生活陷入困境。黄伟挨家挨户为他做产业规划,动员孟全贤的妻子外出打工,目前每月收入约2700元。同时,村里还安排了孟全贤家的清洁人员的公益岗位,月薪1500元。此外,在驻村干部的动员下,孟全贤还种植了5亩油茶、2亩桑树,养了20多只鸡,家庭生活逐渐走出困境。

目前,希艾村只剩下六名村民,尚未摆脱贫困。看着战图上打贫攻坚的倒计时卡,村队员孟云红伤心地说:"我们的计划是今年要通一清,要实现不少小康路,没想到会少黄哥。"

接过"接力棒",不赢,绝不接受部队

7月3日,罗城县召开动员大会,学习黄琦同志的先进事迹。会议向黄琦同志通报了他的一生主要事迹,宣读了自治县党委关于学习黄琦同志的决定,并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县各级党员学习黄琦不忘第一心、忠心耿耿的政治性格;

"广大党员干部要接过黄琦同志的'接力棒',坚决完成全县脱贫脱帽的任务,不赢不收部队。"县委书记兰启章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向他学习的最好方式,也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和怀旧。当天,参加黄琦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干部群众表示,要化悲痛为坚强,向黄琦学习,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在决战的最后时刻战胜贫困,战胜贫困,取胜小康,如期实现整个罗城县, 燕族人走出贫困,努力不辜负罗城38万父亲和村民的期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