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作者:木小兰生活vlog
电影《塔利》讲述的是一位美国的三胎妈妈玛洛为照顾家庭而精疲力尽,直到后来体贴周到的年轻保姆塔利到来后,她的生活发生改变的故事。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以为它们讲述的是婚姻的故事,看着看着才发现这是关于女性的故事。作为一个未婚未育的女性,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开始庆幸自己还没有结婚生子。

随着电影的进度,你会突然醒悟,“母亲”这两个字承载着女性太多的牺牲。

“女人”和“母亲”分明就是两种生物。

这部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表现玛洛的疲惫。大儿子患有狂躁症,稍有不顺心就会又哭又闹,大女儿虽然乖巧懂事,但是年纪还小,衣食住行都还是需要母亲的照顾。

影片开头顶着大肚子的玛洛下楼,给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大儿子梳理身体的剧情,电影使用特别温暖的暖橘色调,整体给人感觉十分温馨,这一段预示着玛洛心中对于孩子与家庭的爱。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很快随着剧情的改变整个电影的色调整体呈现冷灰色调,画面偏暗,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昏暗、无力,以及对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的厌恶。她甚至在与弟弟交流的时候突然透露出想自杀的话。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玛洛的老公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只管打游戏,照顾孩子成了玛洛一个人的责任,这种现象很常见,我们中国称这种现象为“丧偶式婚姻”。

儿子在学校被老师同学嫌弃,校长多次与她谈话,她有气没地方发;想喝杯咖啡,陌生人却劝她怀孕的人不适合喝咖啡;在咖啡店遇到以前的朋友,朋友没有结婚,还是身材姣好笑容明媚,这令玛洛心里十分难过,看看自己,马上就要迎来第三个孩子,没有社交、没有工作,有的只是无尽的疲惫。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随着三胎的降生,日子变得更糟,玛洛不停地重复着:“抱娃、换尿片、喂奶的动作”没日没夜地重复着,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恍惚。这一片段随着紧张的音乐,卡点式的开关灯等一系列动作,给人一种难以喘息的压抑感。

视频加载中...

所有的一切都令她精疲力尽,甚至精神崩溃。

直到年轻保姆“塔利”的出现,才令玛洛开始拥有喘息机会。与玛洛截然不同的塔利,年轻漂亮、身材姣好、精力充沛、自信开朗,对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

在塔利的帮助下,玛洛觉得似乎轻松了很多,塔利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玛洛也终于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这种美好一直维持到塔利向她提出辞职,玛洛慌了。玛洛在与塔利的对话,说出了很多心声。玛洛对年轻的塔利的羡慕、不舍,对现实的恐惧,同时塔利也告诉她有得必有失。但是玛洛只想逃避。

在回家的路上,玛洛的车掉进了水里。朦胧之间,塔利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美人鱼救了她。玛洛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在精神科医生与玛洛丈夫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在玛洛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之后她便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之后塔利再次出现在她的病房,与她郑重告别。到这里我们不难猜出,塔利只是一个玛洛在极度疲倦、抑郁的情况下幻想出来的完美的自己。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玛洛是不幸的,她为了家庭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朋友、放弃了自我;玛洛是幸运的,她的丈夫还是爱她、爱这个家的,在这次车祸之后丈夫向她道歉并开始主动参与到育儿日常中。

电影的结尾整个电影的色调终于开始回暖,玛洛拄着拐杖去给儿子梳理身体,呼应着电影的开篇,画面温馨,儿子也忽然变得懂事。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夫妻两一起做着家务,玛洛终于放下了过去的自己,重新拥抱母亲、妻子这个身份。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近几年来类似于《塔利》的题材不少,相较之下韩国电影《82年出生的金智英》在国内的知名度大大高于《塔利》。

讲述的故事与《塔利》是同一类型,也是一位原本优秀的女性在结婚育儿之后因为家庭丢失了自我,面对着各种压力而出现了精神问题的一系列故事。

电影《塔利》:三胎妈妈真实写照,压力大到精分,做“母亲”好难

尽管《塔利》的最终目的是探讨身为母亲,如何自我接受,如何逐渐完成身份转换的成长。

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曾经面对、正在面对、即将面对生育的女性,都无法忽视片头一长串深渊式的绝望,当看着她,就像看到了婚育后被生活磨去棱角、失去激情的自己。

故事中的玛洛终归还是幸运的,在丈夫的爱与理解之中,逐渐找回了新的自我。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些“玛洛”们呢?她们是否也能如此幸运?

继续阅读